•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结构压力与进程动力:中国和平崛起的体系层次分析

    时间:2021-06-28 04:01: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结构压力;进程动力;中国和平崛起;体系分析
      [摘要]冷战结束之后,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着美国单级霸权试图遏制中国的实力增长和全球战略空间的扩展、美国与其盟友联合对付中国、美国的制度霸权对中国的国际选择和行动的制约以及美国假手周边邻国和国家集团遏制中国崛起的多种结构性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中国有效利用了单极国际体系的多层次性、“多强”利益的多元化所形成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分化和组合以及“多强”对单极霸权的挑战等结构特点,在与美国、周边邻国以及域外国家和国家集团互动的国际体系进程中,规避了单级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压力,正在逐步走向和平崛起。今后,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其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保持多层次互动进程的良性发展和持续性将是中国规避单级体系结构性压力,实现和平崛起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10—0057—09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拓展,有关中国崛起的潜在国际政治后果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尽管中国政府不断明示“和平崛起”的意愿和战略目标,并试图用“和平发展”来淡化国际社会的担忧,但仍有诸多国家对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存有疑虑。有些西方学者则根据西方大国在崛起的进程中通过战争方式实现权力转移的历史经验而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持怀疑态度。然而,西方的权力转移理论和历史经验根本无法解释今天的现实。为此,本文把中国的崛起置于现实的国际体系之中,结合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的结构和进程两个方面进行解析,试图用事实客观地说明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性。因为,进行体系层次的分析就是要观察和研究系统结构、系统进程等国际体系因素对于国际行为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所说的国际体系结构是指单元间的能力分配。国际进程是指系统单元的互动和互动方式。它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指国际行为体动态意义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是指国际行为体在互动基础上所构建的国际制度。
      
      一、单极霸权:中国和平崛起的结构性压力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解体,冷战时期美苏两极结构的国际体系转变成美国一超主导的单极体系。尽管多级化趋势更加明显,诸大国和国家集团(人们称之为“多强”)正在努力发展自己并增强各自的实力,不断提出对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诉求,但任何一强都没有达到与美国力量均衡或制衡的程度。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在“多强”的全力合作和配合下,已在中亚、南亚、西亚连连得手,完成了其控制潜在对手崛起或挑战的全球战略部署。美国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传统安全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和主导地位无不表明现实国际体系的美国单极霸权。尽管这种单极国际体系与历史上的单极国际体系有诸多的不同,但它表明的是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现实国际体系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当前,对外战争和金融危机对美国实力造成了创伤,但是“当根据经济与军事资产来衡量权力时,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军事实力而言,美国2010年度的军费开支仍然达到6 980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份额的43%,比排在美国之后的十个国家的军费开支之和还要多。美国的军事支配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巨额的军费开支上,还体现在美国广布全球的军事基地上面。美军在38个国家分布有725个海外基地。这些海外军事基地保证了美军的远距离作战能力和对全球的控制。美国是唯一一个能将其军事力量的重要部分投入到世界遥远地区的国家。同时,美国在太平洋以美日同盟为轴心,在大西洋以北约为中心构筑起了捍卫美国本土的联盟体系。
      
      
      就经济实力而言,虽然美国的优势没有军事实力那么明显,但仍然占据了世界经济总量的最大份额。2010年,美国的GDP总量达到14.66万亿美元。尽管欧盟整体的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GDP总量达到16.28万亿美元,但是欧盟仍然不能被看成为高度聚合的政治单位。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达到5.87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美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当前的单极国际体系表现了如下特点:第一,美国实力的绝对优势。就综合实力而言,美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大国和国家集团(以下简称“多强”)挑战美国超级大国(“一超”)地位的实力仍然不足。美国的绝对优势不仅表现为硬权力集中于美国,而且软权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美国的优势是对资源的控制,而不必控制行为体、事件或者结果。第二,单极国际体系的多层次性。在单极国际体系之下,形成了多强的局面。“多。强”既在国际体系层次上形成了与“一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在区域、次区域层次上具有相对优势,形成了制约“一超”的网状结构。这种多层次网状结构制约着美国在区域、次区域,乃至全球事务中的单极霸权,使美国不能为所欲为。第三,“多强”利益的多元化,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分化和组合。多强是在两极国际体系中形成发展的,既有美国的盟友(欧盟、日本),也有美国昔日的对手(继承了苏联遗产的俄罗斯),还有过去被美苏争夺的发展中大国和国家集团(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东盟等)。多强与美国的利益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悖的一面。多强之间的利益也是如此。趋于一致的利益将导致多种合作,趋于相悖的利益则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分化和组合。这在国际关系的问题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第四,“多强”对单极霸权的挑战。“多强”对单极霸权的挑战表现在方方面面。就美国而言,它并不担心昔日盟友的挑战,担心的是昔日的对手和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的挑战,特别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与美国相悖又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的中国的挑战。
      单极国际体系的上述特点,使中国的崛起面临着如下结构性压力。第一,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实力增长和全球战略空间扩展的结构性压力。由于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挑战,对中国实力的迅速增长和全球战略空间的扩展格外关注。如中国的军费开支只占到世界份额的6.6%,较之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差距巨大,中国的GDP总量仅为美国GDP总量的39.3%,美国就惶惑不安。根据权力转移理论,尽管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并未构成对美国的挑战。再如中国的企业刚走进非洲,并与非洲合作刚有了一点起色,美国就惶恐不安。从当前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来看,它既试图遏制中国的实力增长和全球战略空间的扩展,又需借助中国应对自己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第二,美国与其盟友联合对付中国的结构性压力。单极体系的上述特点,使中国不仅面对着美国对中国挑战其地位的担忧,而且面临着西欧、日本对中国超越它们实力地位的担忧。特别是西方集团根深蒂固的遏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冷战思维将会促使它们将这种担忧转化为联合对付中国的行动。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便是这种思维的表

    推荐访问:中国 崛起 进程 层次 和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