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主观属性

    时间:2021-06-12 04:02: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田野工作的主观属性进行了论述。通过梳理民族音乐学学科本身存在的主观属性,及田野工作各个步骤中存在的主观因素,来说明田野工作的成果中存在主观性因素的合理性。
      关键词:田野工作 主观 真实
      民族音乐学在发展起步时就与文化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承袭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方法和理论。自然,作为文化人类学发生发展开端的田野工作也就成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田野工作的性质是现场作业,其所进行的是对当下发生的活动的考察,它要求民族音乐学学者走出书斋,本着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和对“真正事实”的追求以及面向事情本身的态度,到所要了解、学习、研究的民族音乐事象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亲身体验和实地观察,从而获取可靠、有研究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在田野工作中,对所要研究的音乐事象进行客观描述是对民族音乐学学者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这个“客观”并不能达到,只能是无限接近。暂且不论我们在田野工作中要如何进行这种所谓的“客观描述”,正视田野工作中存在的主观性因素,并保证这种主观性因素是普遍存在的、且会引导观察者得到科学、可靠的材料,才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主观性因素在田野工作中存在的合理性。
      (一)民族音乐学的主观属性
      民族音乐学涉及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文化人类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所以其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或人类学的下属学科。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两大分科之一,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借此找出人类文化的特殊现象和通则性,并揭示出人類文化的本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族音乐学始终是围绕人进行音乐研究的,且这个研究也是由人操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意识是人发挥能动性的无形力量,当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客观世界时,绝对客观的事情就不存在了,因为意识是主观的,作为思维主体、意识主体的人也就是不客观的,靠意识的指挥去有选择、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的本性。不同的人由于知识储备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自身不同的语境,看待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进而对事物的描述就会带上自身特点的烙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每个人的观点都很诚实、都无所谓对错,是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展现。但是对于民族音乐学在田野工作中追求的绝对客观,或许各位学者对于与自己不同的“客观描述”,都认为不那么可靠,按这样的思路想下去,在田野工作中,恐怕永远得不到可靠的资料。
      因此,我们要正视田野工作的成果中出现的主观性因素,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绝对客观的成果是不存在的。要明白结果体现的是观察者对事件的观察,它们都说了实话,说的都是它们所知道的全部。对于田野工作的成果,我们要相信它的真实性,也要明白它们之间存在差异。
      (二)田野工作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础,与之前扶手椅上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者不同的是,现代的民族音乐学家倡导经过田野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研究。田野工作是一项繁复、持续周期长的工作,整个工作过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在田野工作中,每进行一个步骤,就会获得一些资料。面对收集到的繁杂的大量资料,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获得的所有资料都是真实、可靠、有意义的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一定会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因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现象与我们的观察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或直接或间接, 有的甚至无甚关联,所以获得的有些资料对于研究来说就是无意义的,当然会被舍弃。这样一来,田野工作的成果中已经加入了观察者的主观思考,保留哪些、舍弃哪些,都是由观察者决定,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
      为了进行高效率的田野工作,民族音乐学学者在进行田野工作之前会设立“假说”。有了一定的假设能使田野工作的目的更为明确、观察方向更为集中,调查表的设计也会更有效,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说”属于准备阶段的工作,决定了我们对观察范围的选择、观察重心的分配、记录描述的详略等方面要有所预测,思考哪些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现象?哪些需要我们进行详细记述?哪些可以做简单记述或忽略不计?并在考察过程中做必要的调整。这些环节都会渗入观察者的主观思考。
      在田野工作的实施阶段,观察者会对音乐事象进行实地观察,主要是通过访谈的形式与观察对象面对面地交流来获取相关信息。访谈调查是一项操作技术性很强的方法,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信任在访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观察对象的角度来看,有些观察对象会因为种种原因对外来的观察者产生一些排斥,但又碍于政府或别的外界压力,不得不接受观察者的采访,这种情况下获得的资料常常是经过观察对象主观思考过的,有所保留或存在虚假的成分。有些观察对象也会因为想借助民族音乐学学者的力量,弘扬自己地方的音乐文化,导致在访谈中会猜测观察者的意图,向着观察者所想要听到的方面去讲,这样得到的资料也不是客观的。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有些观察对象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知道很多,但却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有层次、系统地表达出来,这很容易造成我们对其表达内容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观察者进行适当的引导,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主观性,且是不可避免的。
      主观思考在田野工作中是客观存在的,就像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讲的那样:“没有理论的解释,观察仍是盲目的——不提供任何信息的”[1],所以,我们要正视主观思考在田野工作中的作用,绝对客观的描述是不存在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保证观察对象的真实性。
      注释:
      [1]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应[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272页.
      参考文献:
      [1] 陈达波、李姝、李虻.田野调查是音乐研究的重要手段[J].音乐探索,2010年,第2期.
      [2] 蒲亨建. 主观思考中的客观真实——田野考察工作中的另一种观察与描述方法[J].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
      [3] 林林.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主观属性及其道德规范[J].乐府新声,2010年,第3期.
      [4]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应[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272页.
      [5] 汤亚汀著译.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9月.
      作者简介:秦晶晶,女(1994,11—),汉族,山西长治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推荐访问:田野工作 民族音乐 主观 属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