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李立:专注专业,成就卓越

    时间:2021-06-06 08:02: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生活着一个帅气、迷人的工科男,他专心又专注、他专业又专长,他活泼又聪明、他踏实又贴心、他严谨又浪漫。他比人们想象的要帅气,比人们想象的要幽默,比人们想象的要热情开朗,比人们想象的要善言健谈,比人们想象的要文青……这次,本期封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华人工科美男子!他是联邦德国劳动管理总署信息技术工程师、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主席、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副秘书长、纽伦堡中文学校校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苏州太仓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李立先生。
      工科男的完美化身
      李立先生今年将迎来他50岁的生日,他英俊潇洒、西装笔挺,神清气爽的范儿特别足、一米八几的个头,加上白净帅气的颜值,闯入“花痴”世界,走过之处回头率与引发的骚动不亚于“男神”级的明星出场。
      我们照面,李先生是这样说的“我已经认真地做好了作业,看我都逐一写在了这两页纸上了。”“啊,我们的采访不按照之前列写的提纲从前往后聊吗?”显然,他充分发挥了工科男特质,用严谨的数学化思维对我列写的采访提纲进行了深入求解。
      我暗地里坏笑,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在接下来的聊天过程中,我故意打乱预定的采访顺序,不按照采访顺序闲聊,并破例中途接了2次电话,同时暗地里观察他的表情和对我这种不礼貌做法的回应。果真,这种“暂停键”他是不喜欢的,但是他很快切回主题,还不时看看他的“答卷”,提示我进行到第几个问题了。在对话过程中,对好回答、不好回答的问题,他不回避、不兜圈子,坦诚直言,也不包装修饰,将工科男追求严谨、高效的风格展露无遗。
      这个工科美男子,做事情不仅严谨高效,还非常细腻。十多年前的事情,他都能清晰地说出几月几日,有哪些人参与。据李先生介绍,他每天都会记录当天做的事情,几点几点到了哪里,谁接待了他,入住什么酒店,是公家还是私人接待的等等,事无巨细。
      不仅如此,李先生还有一个近乎强迫的整理癖。他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收藏。他从小就集邮,当到手一套限量版的邮票时,总是心花怒放,忍不住要在朋友圈晒晒。他不仅爱集邮,还喜欢收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四,比如门票、明信片、电话卡、香烟盒、粮票……在杭州就专门有间用来放收藏品的屋子,藏品按照年份、面额大小等整整齐齐摆放。有时回国来开会或者出差,哪怕是半夜三更,也会把新、旧藏品拿出来,翻一翻,整理整理,就算是不睡觉,也要把藏品整理到自己心满意足为止。
      这个喜欢整理的习惯同样体现在工作中,为此,身边还有人笑称他是奇葩。他给我举了个例子:“我的抽屉,谁动过,我都会知道,因为抽屉里面的东西,我都是靠边放,紧紧贴边,不留一丝缝隙,然后轻轻关上。如果有谁开过我的抽屉,文件材料贴边就不会那么紧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缝隙,包括抽屉里的每一支笔,笔尖、笔尾的朝向是交替放的,这样才能确保笔不会因为一端粗、一端细打开相碰撞而造成扇形状散开,显得凌乱不整齐。”
      对事情是如此,对人亦如此,也许是半年前跟朋友聚会时,听说朋友喜欢什么、爱好什么之类的,尽管当时没有回应,但会用脑子记下来了,当出差或者别的机会遇到了,就会买下给朋友邮寄过去。
      如此用心用情地做事,不是亲耳听说还真让人难以相信。而他说这些习惯的养成,均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他非常遗憾母亲去世的时候没能陪伴在身边,所以要用更优秀、更出色的自己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与众不同的履历说明
      在答应接受我们的专访后,李先生主动为我们发来了一些材料,因为网络上找寻不到关于报道他的稿件,我埋头阅读他给的材料列写采访提纲。一份发言稿,一份个人经历,一个精练浓缩的ppt。最让我诧异的是,个人经历的介绍是“1966年5月,我在杭州出生。父亲方面,祖籍合肥……母亲方面,书香门第……”单刀直入讲述个人隐私,一点也不避讳。接着往下又读到“我外祖父的一个弟弟裘法祖是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我外祖母的弟弟是蒋经国的亲家,其小女智怡为蒋经国三公子蒋效勇妻,后称蒋方智怡……”
      我想这不是炫耀自己出身名门望族来着吗?就一份简历,至于这样吗?后来才发现,李先生原本也天真地以为自己有这样显赫的家族关系,出国留学应该不在话下。但现实中换来的却是一句狠话“孩子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就不要出国,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从现在开始就要一切自己想办法!”
      李先生在采访时说到,正是因为当初这些个大名人的不近人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留德20多年来至今,他一直遵循一切靠自己的原则,一步步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九千公里的追梦启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国潮汹涌澎湃。外面缤纷多彩的世界通过电视、电影、杂志、小说等渠道,频频向国内的“先进分子”招手。人们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手段,以走出国门为最终“旨归”。尽管远渡重洋之后,是什么样的生活在等着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特别清楚。但这批“先进分子”坚信会苦尽甘来!
      李先生1984年如愿考入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营中型企业计算机中心,4年的国企工作经历并没能让他安稳下来,他有自己的追求,想要留学德国。1991年,经过努力,他终于拿到了签证,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买的火车票前往德国。李先生回忆称“11月13日起,八天七夜,九千公里的火车旅程,途径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华沙、抵达德国柏林,这次刻骨铭心的旅程是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
      但这只是留学德国吃苦的开始,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他不轻言放弃,也不再奢望“快车道”和“便捷通道”,拿着父母亲给的3000马克血汗钱,在一年的时间里刻苦努力攻破了语言关。上大学期间,他说从来没有去食堂吃过一次,因为4马克一顿的饭菜,如果自己在家里做的话,可以吃上好几顿。说起留学期间的勤工俭学,洗盘子、做二厨、当营业员、仓库保管员、送货员、大学实验室助理、成人高校中文教师……能挣钱的活都干,从不挑剔。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初顺利从德国大学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成为了计算机工程师。

    推荐访问:专注 成就 专业 李立 卓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