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校“犯罪学”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1-05-08 20:00: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教学内容枯燥,学生没有兴趣,是高校理论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开放式”教学模式具有教学主体的非单一性、教学方式的非单一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等特征,在具体应用时应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施手段、教学考核的开放性,从而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挖掘和发挥师生的潜能。
      [关键词]理论课“开放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志红(1964- ),女,山西介休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犯罪学、警察心理训练。(江苏南京21004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16-03
      理论课作为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常常会面临授课内容枯燥、授课方式单一、授课对象无兴趣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期以来,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师”成为“终身制”的课堂的主角,无奈地唱着“独角戏”。因此,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新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是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犯罪学”课程是公安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事实现象为研究平台,以犯罪事实为标准,通过对严重背离一个社会或国家所确立与倡导的主流社会规范的行为的研究,来揭示犯罪的事实意义。无论是从学科体系的构成、课程内容的组成还是教学手段运用来看,“犯罪学”都属于以讲授为主的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理论课教育的必选之路。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我们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找寻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契合点,寻找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共鸣点,引导学生运用课程理论对犯罪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控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手段、措施和方法。事实证明,“开放式”教学模式既是“犯罪学”课程教学需要探索的模式,也是高校其他理论课教学需要探索的模式。这是因为,“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所说:“如果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生活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愿意学习、想要成长、寻求发现、希望掌握、渴望创造。”①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一)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以往理论课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状态下的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永远的主角,而是与学生一样作为不同教学情境的教学主体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师生关系始终处于随教学内容变化而变化的动态互动关系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互动,并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激发师生的潜能,提高师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院校把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内容。因为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多种核心特质主要包括: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问题分析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思维是创新的动力,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应该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所在。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价值在于用课程理论去揭示、分析、研究、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揭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所有过程都离不开思考。例如,在“犯罪学”教学中,采用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典型案例定向小组讨论—讨论记录—代表发言—他组质疑—本组答疑—教师点评,学生对讲授的相关问题进行质疑——教师及时回答或商榷后回答等开放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或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开发师生的潜力,提高师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相互学习能力,让理论课教学的课堂变为平等、互动、互助、提高、创新的开放式教学课堂。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主体的非单一性。传统的“一言堂”式理论课教学,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部就班地讲授,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学生听不听、有无兴趣听、听不听得懂,学生被囿于讲—记—考的僵化模式中,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主体体验,更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模式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感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主体,而是师生“双主体”交替、互动。在“犯罪学”教学中,有些内容经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就可以解决,这时教师只是充当组织、提示、点评的辅助角色,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来分享个人或小组观点,唤起主观体验和主体感受;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课堂主人翁的地位;让他们激发起更强烈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例如,在讲到第三次严打时期的犯罪状况和特点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社会事实犯罪现象,经过思考、探索、总结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肯定,激发他们继续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
      2.教学方式的非单一性。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多媒体把教师从繁重、重复的课堂书写劳动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入声、像、图、影的多彩课堂世界。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主体作用依然未变,教师的教学活动由讲讲义变为讲课件,久而久之,视觉疲劳让多媒体失去了光彩,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依然得不到培养,学生与教师依然处于听与讲的关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深入的开发与挖掘,高校教育的目的依然无法实现,而“开放式”教学模式正好能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在“犯罪学”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目的,除了教师的讲授以外,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双主体间采取问、答、质问、释疑、审视、反思、讨论、分析、解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倾听、思考、总结、表达、再思考、再总结中感受高等教育的魅力。
      3.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以往封闭式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为手段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相对静止的主动讲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处于动态的互动关系中,把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不是“1+1=2(或<2)”式的理论知识灌输,而是把枯燥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发生在身边的社会事实现象去解读和诠释,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收获、提高和进步。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所以“开放”,是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思路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把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自主作用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经验意识、问题意识、创造意识,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犯罪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互动把学生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既注重课程理论内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对现实犯罪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推荐访问:开放式 教学模式 高校 课程 犯罪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