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万历十五年》与明朝“立储”之争

    时间:2021-04-10 20:03: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立储向来是国家大事。然而明朝万历皇帝立储却费时冗长,并且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黄仁宇以现代之视角和通俗之语言详细的叙述了万历十五年年间发生的种种。《万历十五年》的叙事在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所给出的微言大义--隐喻,就是以否定文人治国而倡导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这是黄仁宇在对万历十五年的叙事中所给出的深度性思考。文章从何为立储、明朝万历前之立储、万历立储事例以及缘何立储之争不休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明朝;万历;立储
      《万历十五年》以一种潜在的叙事结构,作者以1587年极为平常的一天为起笔,讲述了宛如传奇的历史事件,一次讹传的“午朝大典”,带出万历皇帝这十五年所一一经历过的繁琐而令人窒息的典章制度,揭露了整个朝廷实际上就是一个主要由文人管理的机构,这个机构刻板地按照祖宗不变的法则运转着,是那么的疲惫与乏味。在文臣集团把持朝政的万历年间,“立储”一事成为了很多事件的导火索也使得万历皇帝朱翊钧从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转变成为不思进取的昏帝,这正是立储一事最大的后遗症,皇帝看清了现实和事情背后阴暗的一面便灰心丧气失去信心。
      明朝万历年之前立储之解决
      立储之事通常是各个朝代最头疼、最无可奈何之事。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出身草莽之中故深受封建制度之影响十分重视皇位的继承。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春正月即吴王位时,立长子标九世子,洪武元年即皇帝位,立世子标为皇太子(《明史·太祖本纪一》)。洪武二十五年(1392)夏四月丙子,皇太子标莞,八月庚寅,立皇孙允文为皇太孙,并定立嫡长子为祖制。洪武二十八年秋八月,庚戊颁皇明祖训条章于中外:“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明史·太祖本纪二》)。在万历朝之前册立的太子,都遵循了这一祖制。惠帝允文、太祖长子潞文太子兴宗第二子,因兴宗长子虞怀王雄焕于洪武十五年(1374)五月亮,被立为太子的,符合“兄终第及”的原则。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通过“靖难之役”而即帝位。即位后,令三改《太祖实录》,写他为马皇后所生,成为嫡子。长子标,次子秦王极、三子晋王桐分别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十八年(1395),三十一年(1398)莞,时朱棣即为实际嫡长子。仁宗、宣宗为嫡长子,英宗为长子,景帝为宣宗次子,“土木之变”时英宗被俘,于谦等人拥立,后因“夺门”被废。宪宗为英宗长子,孝宗为宪宗三子,长子、次子早莞。武宗为孝宗长子,世宗为睿宗献皇帝次子,长子厚照生五日疡。穆宗为世宗第三子,长子生二月而疡,次子于嘉靖三十一年三月莞。神宗为穆宗第三子,长子生五岁莞,次子生未瑜月疡。神宗万历朝及其之前的各朝册立太子都是实际上的嫡长子,册立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但都很早,要么在其父皇即位之初,要么在皇长子不过五岁时。
      在明朝万历年前的多次立储行为无一不遵照着朱元璋的意愿进行着,即使是经历过“靖难之役”的永乐皇帝在从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夺取政权后亦不忘将自己在历史上有个名正言顺的地位即嫡长子。但是缘何万历年间立储之事迟迟未定且延迟时间甚长,最后竟然导致了各种政治党派的战争及国家动荡不安呢?
      明朝万历年间立储之争
      “万历十年(1582)八月丙申,皇元子生,颁诏赦天下。”元子朱常洛,母王氏。此时应该册封皇太子并且给予王氏以合理的位份,然而万历皇帝却并没有那么做。因为当朝的皇后一直没有子嗣,于是为皇上同时甄选九嫔,而上文提到的淑妃郑氏正是其中一位,深得皇帝喜爱。万历皇帝有废长立幼的想法,所以元子常洛直到五岁仍旧没有受封。时任内阁首辅的申时行上谏于万历皇帝:“袁断册立东宫,以重国本。”万历皇帝找了两个借口:“第一个借口是常洛年纪太小经不起折磨,第二个是立储大计属于皇帝的职权,他人不得加以干涉。”而后 群臣不停的上谏,万历皇帝竟然想到了三个儿子同时封王的办法即“三王并封即把皇长子常洛,三子常间,五子常浩,一并封为王,等他们长大后,再择其善者立为太子。”“三王并封”之议遭许多人的反对,没有实际实行。实际上来说,万历皇帝是想立三子常洵的,但是又不能违背祖制,最终还是立长子常洛为太子。但是万历年间立储之事拖延时间过长,期间两位首辅申时行等去职,大批的主事、御史等官吏被仗、滴、罚傣、外调,对朝政起到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更使得万歷皇帝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而心灰意冷不事朝政。
      结束语
      立储之争是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重要情况,在明代尤为如此。其出现时皇权至上与君主专制所带来的,是统治阶级利益驱使的结果,并深深植入具有候选储君的皇子贵族们的心中。同时,立储之争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与变革中的重要现象。三代以来,从“兄终弟及”的传承模式到嫡长子继承制的“家天下”政治结构的必然产物。从对立储之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历史演变的各种动因与多种势力的角逐,更可以透视古代社会历史演变的深层动因及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从中探索中国古代社会演变的轨迹。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方福建.法意天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贾艳敏.明万历年间立储事与万历朝政[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4X):53-57.
      [7]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作者简介:曾宇(1992-),男,辽宁辽阳人,研究方向:法律史。

    推荐访问:明朝 之争 万历 十五年 立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