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法律解读

    时间:2021-04-09 12:06: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卫生部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虽然只是一份医疗急救技术规范,但在施救者因搀扶老人造成被救助的老人二次伤害的情况下,又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甚至在事实上将成为决定施救者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评判标准。以医学专业的标准来规范民众的施救行为,这对社会公众是极不公平的,这将使原本就难以解决的老人跌倒“扶不扶”困局更加错综复杂。为避此种弊端,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扶不扶;医疗技术规范;无因管理;赔偿责任
      中图分类号:D669.6;D630;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077-02
      作者简介:郑坤(1980-),男,湖北房县人,民商法硕士,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研究;万雅琴(1979-),女,湖北洪湖人,民商法硕士,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研究。
      2011年9月6日,卫生部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下文简称为《指南》)。《指南》最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它明确地提出: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指南》区分了跌倒老人的具体情况,提出施救指引。如“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
      在经历了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常州彭承军案、南通殷红彬案等一连串挑战公众良知与道德底线的“搀扶老人反被讹诈”事件后,在2011年前后,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已经俨然成为全体民众热议的焦点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讲,《指南》在这一微妙的时间发布,可谓生不逢时。就像舆论所指出的那样:指南的发布不合时宜。一本技术指导,只能解决“怎么扶”的问题。而眼下,最迫切的问题要首先解决“愿不愿扶”、“敢不敢扶”和“该不该扶”。只有在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以后,才谈得上怎么去扶的问题。较之跌倒的老人,失衡的道德更需要被扶起。
      一、《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性质及评价
      卫生部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究竟是在做好事还是在帮倒忙?这首先需要厘清《指南》的性质。从名称上看,其性质是一目了然的,所谓“技术指南”,顾名思义,他不是卫生部作为卫生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立法权所制定的部门规章,不具备法的属性,不属于法的范畴,仅仅只是一份为预防和处置老年人跌倒而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的指导意见。
      关于《指南》的性质,需要明确两点:第一,《指南》不是法,不具备法的强制力和法的各种功能及作用。所以即便在《指南》发布后,有见义勇为者在对跌倒老人进行救助的过程中,违反了《指南》中规定的急救技术规程,并不能据此就简单地认为施救者的行为就“违法了”,更不等于施救者就必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第二,《指南》也不是道德规范,当然不可能具备道德的教育作用和指引作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对其作出过度的道德评判。就事论事,《指南》只是一份纯粹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指导意见,本身能解决老人跌倒“怎么去扶”的问题,至于“愿不愿扶”、“敢不敢扶”和“该不该扶”,《指南》确实无能为力。毕竟一份医疗急救技术指南不可能解决那些应由道德和法律解决的问题。更何况,老人跌倒“扶不扶”至今仍然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身就说明了对这个问题,道德手段和法律手段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连道德和法律都解决不好的问题,却强迫一份“技术指南”去解决,这注定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指南》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评价其作用?接受卫生部委托,具体负责编制《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所作出的回应恰如其分地解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指南》的发布与当前热议的老人跌倒事件并无关联,赶在这种微妙的时间发布,纯属巧合。《指南》只是从公共卫生角度总结国内外老年人跌倒预防控制的证据和经验,提出了干预措施和方法,以期对从事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的人员和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今后,中国疾控中心还将针对社会公众制订更加通俗的科普读本,大力宣传正确的预防与救护措施。“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消除造成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遇到老人跌倒时,既能勇于伸出援手,又能科学救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跌倒造成的死亡和伤害。”
      参照在伤害预防领域起步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为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老年人跌倒,必须从教育预防、环境改善、工程策略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而普及老年人跌倒的急救方法,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避免或减少救助过程中产生二次伤害的办法。因此,我们对《指南》的基本评价是,作为一份伤害预防领域的技术指南,它并不超前,甚至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显得有些滞后。为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老年人跌倒,我们的社会也需要一份这样的技术指南。指南既不是法律规范,也不是道德规范,它无法解决本应由法律和道德解决的问题,更无法解决连法律和道德都解决不好的问题。作为一份技术指南,它只能也只应当解决老人跌倒后应如何科学地扶、正确地扶的问题。
      二、《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法律意义
      《指南》的性质是技术操作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这是否意味着它就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施救者因搀扶老人造成被救助的老人二次伤害的情况下,《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
      老人倒地后,路过的陌生人对其实施救助,构成民法上的无因管理行为。所谓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对他人进行事务的管理或者服务的事实行为。[1]无因管理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本人则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管理他人事务的人,称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称为本人或受益人。因此在民法无因管理制度中,好心对跌倒老人进行救助的施救者,处于管理人的地位;而被救助的老人,则处于本人的地位。

    推荐访问:干预 跌倒 老年人 解读 指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