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一题多变,开放答题

    时间:2021-04-08 20:02: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阅读关键词 一题多变】
      一题有多问,一问可多变。前者需要我们逐题解答,后者需要我们首先区别题干中变化的关键词。所谓多变,多指题干中关键词的变化,包括内涵的变化,外延的变化,也包括问法的变化。
      怎样利用熟悉的提问推及变化的设问,怎样从关键词的区分和问句的变化中寻找答题的切入口,是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的重点研究对象。我们用6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析。请大家仔细阅读。
      语文开放性试题的种类较多,有些开放性题是题干造成的。这类题往往是题干中变换某个词语,其答题方向和答案就随之变化。一题多变所引起的开放答题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我们用例题解说。
      阅读欣赏,一字之差几乎就是天壤之别。同一文段,文字、标点、语气、断句的细微变动会带来情感思想的变动。因而,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关注其变化,形成相应的答案。
      例1 (2015年高考北京卷)《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是——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是——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分析 ①以补写主语的形式考查文言文省略句式。此问为第二问做铺垫。②要我们指出两种“解读”的不同之处。由第一问得出的问答方式,可知“不同之处”首先是形式的不同——第一种标点意味着一问一答,第二种标点意味着三问三答。形式的变化,意味着内容的变化。虽然三个弟子一个比一个谦虚,从治理“千乘之国”“小国”到“小相”,可是孔子觉得再怎么谦虚,也都是以治国安邦为己任。第一种标点是孔子回答曾皙的问题之后,继续用一连串的反问回答曾皙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思想。第二种标点,曾皙问一句,孔子答一句,而曾皙的问题始终围绕着“从政与否”这个话题,在曾皙看来,前三个同学的回答都是指向政治的,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先生只笑了子路,而不笑其他人呢?两种断句的不同在于所体现的师生二人的关注点不同。
      赞同哪一种解读具有开放性,选择的基础是“理解”了文本,“知道”了选择对象(或多元)之间的差异。做这类题,要紧扣“差异”思考。这些“差异”常常是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变化造成的。
      如果这道题只有一个问题——“这两种标点,你赞同那种呢?请说明理由”,那么难度陡增。此题从文言文省略句式处开始提问,进而分析标点的变化。实则解读的不同,最后落脚于开放性提问。设问层层深入,抽丝剥茧,体现命题的智慧,对我们也有启示:命题者就文本的标点、观点主张、人物的做法等内容要我们做选择时,其实质还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决不能脱离文本去误读、偏读、无中生有地读。
      答案 ①(曾皙)(孔子)(曾皙)(孔子)
      ②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是:第一种解读认为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其二是:第二种理解中,对话双方关注点不同。孔子关注“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曾皙的志向和其他三人不同,他关注从政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笑了从政的子路,也应该对另外二人有同样的态度,所以连续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看法及理由——赞同第一种解读。理由是,孔子的关注在于“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逊,反衬子路不够谦逊。孔子仔细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赞同第二种解读。理由是,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动地再现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皙一再追问,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同一主题,画面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效果也会有差异。这种题目往往是拟题者提供几种选择,选择的对象不同,则表达的内容也不同。
      例2 (2015年高考天津卷)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
      [我介意][不可以][请停止]
      分析 三幅图画文字不同,表情不同,动作也不同。其实,这里说的一题多变不是题干变化了,而是我们的选择变了。选择对象变化了,答题方向也随之变化。
      就题干而言,“我介意”从“我”的角度思考别人吸烟影响自己的健康,反对吸二手烟,强调自我主观世界,含笑表情,态度温和。“不可以”从客观角度反对吸烟,反对的手掌占据重要位置,劝阻有力,大气磅礴,虽表情含笑,但态度坚决。“请停止”手语内涵丰富,劝阻坚决有力,人物表情严肃。其次,考生根据理解,自由做出选择并阐明理由。
      示例 我认为第一幅最好。第一幅画面人物用手掌遮挡鼻子,并面带微笑,示意你吸烟“我介意”。画中人物态度温和,意思明确,易于让对方接受,更容易达到劝阻对方吸烟的目的。/我认为第二幅最好。第二幅画面人物手掌竖直向前伸出,示意吸烟“不可以”,并且表情温和之中不乏坚毅。温和的态度易于让对方接受,坚决有力的手势不给对方商量余地,有力劝阻吸烟。/我认为第三幅最好。第三幅图画人物表情严肃,庄重。“请停止”的手势让人感受到她那不容置疑、必须立即遵从的情态。劝阻的表情有法律的严峻和力量。
      归纳 开放性试题答题思路一般为:结合文本,发现差异——分析差异,弄清本质——亮明观点,不可“脚踏两只船”——阐述理由,分条表达。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拉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上面划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推荐访问:答题 多变 开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