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被鸟屎砸中头暗示什么 新闻中的暗示

    时间:2020-08-06 08:01: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新闻 暗示      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含蓄间接、旁敲侧击、拐弯抹角、意在言外,这些是暗示的显著特征。从暗示者的主观意图来划分,暗示可以分为两种,一为有意识暗示,一为无意识暗示。这两类暗示在新闻报道中都屡见不鲜,但它们所起的作用很多时候是大不相同的。一般来说,有意识暗示的传播效果是确定的、正面的。因为作者使用有意识暗示的目的就是为其宣传意图服务的;而无意识暗示的传播效果是不确定的,甚至是负面的。因为无意识暗示是意外的产物,是记者、编辑粗心大意或看问题不全面、不客观、不深入的产物。所以,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善于运用有意识暗示,同时,也有必要对无意识暗示加以足够的重视,以减少乃至消除无意识暗示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识暗示
      
       有意识暗示在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记者需要把自已的观点、倾向、意图或情感隐藏在新闻事实中,让受众自己去领悟,去揣摩。所以暗示就成为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一、从暗示自身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含蓄的诱导方法,其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的作用显著。
      暗示是人类心理的正常特征,它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批判和抵制,直接进入人的潜意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中由于暗示的效果显著,方式独特,因而颇受传播者的青睐。
      “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那只钢壳表依然放在桌上,滴滴答答地走着。”(《桌上的表》晋绥日报1948年)。
      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是这条新闻要传达的意思。但作者并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那只钢壳表依然放在桌上”等细节,暗示读者。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一九四七年二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十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是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
      新社会温暖、幸福,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读者在看了这条新闻后,很容易得出这样的感受。这也是作者要暗示给读者的东西。
      上述两例新闻中,作者虽然不直接或具体传达意念,但暗示的功能却是强有力的,有时会超过具象的表达。在许多情况下,暗示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中可取得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从受众的角度来说,直露生硬的说教会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而暗示会让他们得到一种心理满足――一种来
      自于平等权、自主权得到尊重而产生的心理满足。
      新闻宣传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最终实现受传者(个人和团体)的心理定势体系发生有利于宣传者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引起受传者行为的转变,实现新闻宣传的预期目标。新闻宣传的受传者都是有思想、有见解、有经验的行为主体,尤其在今天,广大新闻受众思想解放,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强烈要求受到尊重,受到平等对待,不愿意有人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进行训导。所以,在新闻宣传中,应深入地研究新闻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效果。
      几年前,笔者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制定了一个“波尔山羊富民计划”,要求新闻宣传单位动员群众大力养殖波尔山羊。波尔山羊是个新品种,品质优良,生长较快,繁殖力强,养殖这种羊确实是个致富的好门路。尽管有关部门决定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扶持,但一来人们没有养过,二来波尔山羊价格较贵,所以群众顾虑很大。如果依照原来的宣传模式,高呼“大家一定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认真领会上级精神”,“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养殖任务”,等等,宣传效果肯定不好,甚至会引起群众的反感。笔者找到邻市一户养殖波尔山羊并且已见成效的群众,以客观的笔调,叙述了他的养殖过程,并让他面对摄像机镜头,说出自己的养殖效益。通篇没有一句“动员”或“号召”,但是这条新闻给了受众这样的暗示:“既然他能养殖成功,我为什么不能?既然养羊效益这么好,我为什么不试试?”由顾虑重重变为跃跃欲试,由“你要我做”变成“我自己要做”,通过暗
      示,把思考权、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受众,这就是暗示能够得到受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三、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使用暗示有时可以使他们位置超脱,免于麻烦。
      有些新闻报道有时候会给记者带来诸如新闻官司之类的麻烦,如何避免这类麻烦呢?新闻报道在恪守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暗示的手法,就可以避免风险。
      “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美联社1982年10月14日)。
      里根在说谎,在为自己的政绩涂脂抹粉。任何一位读者在看了这条新闻后都会很自然地领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但这条新闻并没有直接说里根对国内经济形势作出的是旨在蒙骗民众的估计,而是通过里根的讲话和他儿子实际情况的对比暗示读者。
      “忽然,在商场院内墙上一张‘营业员试题’的告示,吸引了记者。上面写道:
      ‘什么是商业道德?柜台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处理这些矛盾?部组长的职责是什么?定于20日交卷。’
      今天正好是20日,不知道这些抢菜的营业员怎样回答?领导者又是什么标准评卷?”(《抢菜记》丹东日报1983年8月20日)。
      这条目击新闻从头到尾都是记者在客观地叙述他所见到的一切:在物资紧缺,顾客排队买菜的情况下,商场的营业员没有排队,大模大样蜂拥上前,把菜“抢”走了。这里,记者不是把自己当成法官或裁判员进行直接评判,而是较好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通过记录新闻事实,精心、巧妙地把“营业员抢菜”和“营业员试题”两个场景摆在一起,寓讽刺、批评于暗示之中,发人深思,令人回味。这样的暗示不会授人以柄,惹上麻烦。
      
      如何消除报道中的无意识暗示
      
       无意识暗示是记者、编辑粗心大意或看问题不全面、不客观、不深入的产物,所以无意识暗示的传播效果是不确定的,甚至是负面的。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消除无意识暗示呢?
      一、消除潜意识中的不健康因素。
      2002年7月1日,俄罗斯一架客机与美国一架货机在德国上空相撞,机上52名儿童遇难,国内各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北京一都市报的标题特别耐人寻味:“俄52名权贵子弟丧生空难”。在空难中消失的只是生命,只是儿童,它应该引起我们的同情。但这个标题却给人以权贵子弟活该倒霉的暗示,流露出了幸灾乐祸的、不健康的情绪。
      最近常常有高官落马的相关报道。在报道贵州省委前书记刘方仁案,有报道强调刘方仁的情人是“理发店小姐”。在报道云南省前省长李嘉廷案时,有文章强调李嘉廷的情人“仅有小学四年级文化”。在报道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成克杰案时,有文章特别告诉读者,成克杰的情妇“原来是个司机”……话里话外暗示的意思是:高官的腐化应当与身份相称,找情人应当有点“层次”。
      血统论是一种荒谬愚昧的论调,但有些人在心底深处还是摆脱不了它的影响。看下面的例子:
      引题:当年大奸商王康年的儿子
      
      如今罗健夫式优秀工程师
      
      主题:杨学敏短暂一生光彩照人
      这则标题暗示给读者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才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父亲是奸商,儿子居然是优秀工程师,这自然是奇事一桩了,自然要在标题中渲染一下了。
      以上事例说明,新闻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素质,砥砺品质,净化心理意识,提升精神境界,才能不辱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崇高使命。
      二、写稿、审稿要细心,莫粗心大意。
      新闻的时效性要求留给记者、编辑深思熟虑的时间并不多,记者一般都要有“倚马可待”的写作本领。事实上大多数动态新闻也都是一挥而就的“急就篇”。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编辑稍一粗心,就有可能出错。
      “三排副王保怀说:‘打仗就需要表,要在三查前,我就要把它装起来了’。” (《桌上的表》晋绥日报1948年)
      前面说过,这条新闻的宣传意图是赞扬解放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整条新闻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但这句话却给了人这样的暗示:在“三查”前,解放军是可以随意拿人财物的。这显然既与事实不符,又违背了作者的宣传初衷。
      
      “马加爵写下绝命书”
      
      杀人嫌犯马加爵落网不久,几家大型新闻门户网站就公布了马加爵写给叔婶的一封家信,并给这封家信加上了上
      面的标题。马加爵虽然落网,但他是否会被处以极刑,当时还是个未知数,最后定案还有待法律裁决。把他的家信称为“绝命书”,其实是向社会公众暗示马加爵必死无疑。这是很典型的“媒体越位裁判”。
      一些明显的错误,记者、编辑可以发现并加以修改。但像这类比较隐蔽的失误,记者、编辑如不细心,是很难发觉的。在写作时间短、发稿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培养精准的辨析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庶几可消除这类失误。
      三、全面、客观看问题,莫顾此失彼。
      客观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能否正确认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是否是全面的、客观的、理性的。如果我们先存主观臧否,戴着有色眼镜去观照事物,就很有可能导致认识的偏差。
      “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督促下,这个县的农民纷纷行动起来,抗旱保苗。”
      天旱苗枯,最心焦的是农民,尽力抗旱的也是农民。这个县却怪了,农民非要在领导的“引导、督促下”,才“行动起来”。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暗示呢?一层意思:领导很英明,工作有力;另一层意思大概是记者始料未及的:农民很懒惰。记者要赞美领导,却在无意之间贬低了农民,歪曲了事实。片面地看问题,就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暗示是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它的诱导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批示更为显著。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掌握熟练运用有意识暗示的本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在新闻报道中彻底地消除无意识暗示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泗县广电局)

    推荐访问:暗示 新闻 新闻中的暗示 如何看懂新闻联播里的暗示 怎么看懂新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