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英汉词汇空缺的文化根源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时间:2020-03-23 07:23: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文化缺省是英汉翻译的一个重要现象,词汇空缺又是文化缺省的一个现象。在英汉翻译中,应搞清楚英汉词汇空缺的文化根源,进而掌握其翻译策略,以便使翻译地道通顺,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词汇空缺;文化根源;翻译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词汇意义往往带有独特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语义范畴分解和描述世界。一种文化里有的语义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就不存在”(Lado,1957:78),这种现象被称为词义空缺。由于中西方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汉语与英语的词汇体系中存在许多词义空缺的现象。
      一、词汇空缺的文化根源
      (一) 物质文化差异
      由英汉物质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俯拾皆是。像英语中的“hamburger”, “swandwich”, “sofa”,“coffee” 等。这些词汇在汉语中原本没有对应的翻译,是在传入中国后,才有了与之对应的音译。汉语传统文化中的“饺子”“糖葫芦”,“馄饨”,“乌纱帽”等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词汇。
      (二) 地理环境差异
      英汉词汇空缺也常与地理环境差异相联系。英国四面环海,所以语言中有很多与海、船有关的词汇。例如,“all at sea”, “to clean the decks”, “drunk as a sailor” 等。与之相反,几千年来中国处于亚洲大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土地息息相关。同时,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务农耕种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大量与土地有关的词汇。例如,“进退维谷”, “拔苗助长”,“畅通无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顺藤摸瓜”等。
      (三)风俗习惯差异
      如中国人把“娶媳妇”称为“红事”,把“死人”称为“白事”。又如,汉语中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以及与春节有关的“春联”,“剪纸”,“压岁钱”,“拜年”等。与之相比,英语中则有“Christmas”, “Halloween”,“Valentine’s Day”。
      (四)宗教信仰差异
      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且基督教在英语国家的历史上曾一度占统治地位,教会的势力往往凌驾于国王,君主之上。因此有“God bless you”, “go to hell”,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而在中国,儒、佛、道三教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人心目中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更是根深蒂固。因此便有“一尘不染”,“借花献佛”,“玉帝”,“阎王”,“龙王”等传统特色词汇。
      二、词汇空缺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目标语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意义形象和句法结构以及表达方式的一种方法。例如 “易经”(Book of changes)、“号脉”(feel the pulse)、“京剧”(Beijing Opera)、“纸老虎”(paper tiger)、“龙舟”(dragon boat)。这种翻译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译文读者很难深入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在有必要的时候,译者可将直译法与加注法结合起来,使词语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中得到更好地传达。
      (二) 意译法
      意译法是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时经常采用的策略。例如: “元宵”(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粽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对于这类词汇则不能采取直译法。如将“眉飞色舞”翻译为“his eyebrows are flying and his countenance is dancing”的话,会使读者完全摸不着头脑,因此应意译为 “ to beam with joy”意译法看似和字面有出入,但实际是传达了原语的精神实质。能很好地传递词语的文化内涵。
      (三)音译法
      当原语文化中特有的食物在目标语文化中完全空缺时,应采取音译法,将汉语拼音与之相近的英语替代。如“雅戈尔”译为younger,“功夫”(kong fu)、“磕头”(kowtow)、馄饨(wonton)、“杂碎”(chop suey)、“荔枝”(litchi)、“乌龙茶”(oolong)等等。英语中如“coffee”(咖啡)、“sofa”(沙发)、“sandwich”(三明治)等。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外来词,被中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四)加注法
      加注法就是通过注释的形式在译文中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弥补汉英文化的差异,帮汉语英语中都有很多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词语,这些词语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因此应增加背景知识来解释说明。例如:“围棋”weiqi(a game played with black and white pieces on a board of 361 crosses)。
      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空缺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词汇空缺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传播交流的重要部分。成功的文化交流要求准确地道恰当地翻译词汇空缺。因此我们有必要熟悉词汇空缺的文化根源极其翻译策略,恰当运用直译、意译、音译及加注等翻译策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Claire Kramsch. Language and Culture (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杨仕章.略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 院学报, 2001 (2);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 ].外语学刊, 2000 (4).
      [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安玲(1986―),陕西渭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英汉 空缺 根源 英汉词汇空缺的文化根源及其翻译策略 谈文化空缺的翻译方法 法律词语空缺及翻译对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