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综什么什么析 群文迷人眼,综析拨云雾

    时间:2020-02-23 07:31: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综述      2011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16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中重庆没有出现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而是选用了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北京卷、湖北卷、天津卷、安徽卷、江西、全国卷、四川卷、浙江卷、江苏卷等不设选做题,过半试卷只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涉及面广,既有散文,也有小说,既有国内作品,也有国外作品,既有优秀作家作品,也有名不见经传作家的优秀作品。考点分布均衡,对考纲中的的5个要求基本都有涉及,考查要求体现新课标特征,尤其是新增新课标省市诗句都设置了“探究”题。命题有层级性,试题几乎都是按照考试说明中呈现的5个不同层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来设题。2011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如选补词语、补写情节等题型。
      总之2011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体现着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要求。下文对2011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作具体分析。
      二。特征分析
      
      1. 选材和作者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材料,散文和小说各占半壁江山。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体裁为散文和小说,自各省市逐渐自主命题以来,2005年-2006年18套试卷中只有1篇小说;2007年有2篇小说,并首次引进古典小说;2008年有4套试卷选用小说,2009-2010年有6套试卷选用小说,2011年16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有8组选用了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小说已经分得高考文学类选材的半壁江山,散文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此外散文、小说的选材涉及广泛,散文有记人散文、记事散文、有写景散文,小说有国内、国外小说。作者分布也非常广泛,既有内地作家、台湾作家,也有国外作家,既有著名作家马尔克斯、林海音等,也有名不见经传作家芳菲、学群等;既有现代作家,也有当代作家。选材和作者分布的广泛既有效的避免了押题猜题,又突出了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面和阅读层次的要求。
      2.题型和分值
      从表格中看,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有主观题、客观题、填补题三种题型,其中填补题为今年新题型,天津卷要求考生“选补词语”,浙江卷要求考生补写“来信内容”(不超过50字),在题型选择上,各省市一般采用一种题型或两种混合题型进行考查,江西卷、福建卷、新课标卷、北京卷、湖北卷继续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形式混合考查形式,剩余省市继续只采用主观题一种考查形式。相对于2010年,各省市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值没有明显变化,在15―25分之间,设题数量在3题和6题之间。
      3.考查重点
      ①赏析要求突出。
      大部分命题都突出了鉴赏或者赏析要求,如天津卷要求赏析语段的妙处,四川卷要求赏析句子的妙处,浙江卷要求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湖北卷要求赏析语言特色,评析细节描写,这是命题人对考生要求的提高,也是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区别于大纲版考纲之处。大纲版考纲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试卷中考查的数量都在减少,尤其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形式呈与“鉴赏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综合考查的趋势。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和“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考点的数量在增加,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已经由逐渐过渡,转向了重点考查。
      ②表现手法考查细致化。
      因为所选题材多为、表现手法丰富、构思精巧的作品,命题人在表现手法的考查上也越来越细化,在命题题干中就明确了考查对象,如全国卷考查“反复”作用,北京卷考查“引用”作用,湖南卷、浙江卷考查“人称”作用,江苏卷考查“细节描写”作用,江西卷考查“景物描写”作用,安徽卷考查“描写方法”,考查形式多种多样,考查要求不一而同,既有表现手法运用的效果考查,又有结合语段的鉴赏、探究,这些表现手法中又以景物描写为考查重点。
      ③文本热点区域继续关注。
      文章的开头、结尾是近几年命题者特别关注的热点区域,今年共有10套试卷在命题题干中直接出现“开头”或“结尾”提示语,如湖北卷“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北京卷“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福建卷“文章末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湖南卷“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天津卷“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安徽卷“小说的结尾部分,……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山东卷“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四川卷、全国新课标卷、浙江卷等命题都涉及这一区域。
      ④探究备受青睐。
      探究是新课标新增层级,也是大阅读中占分比例较高的试题,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探究题仍然是考查重点,15套试题中(重庆、上海除外),只有全国大纲卷、四川卷、广东卷、福建卷、湖北卷没有设置探究题,探究题的考查可以说是全面开花,有对文本主题的探索,如北京卷、湖南卷、浙江卷;有对情节处理的探索,有对标题的探究,如辽宁卷、安徽卷,山东卷、天津卷、新课标卷等。
      
      三。失分可能
      
      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今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失分可能由下列因素造成。
      1.审题失误,角度偏离。
      大阅读问题设置往往既有提示语,又有几方面的作答要求,很多考生往往会忽略一部分提示或者要求。如2011湖北卷第17小题“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该题有两处需要注意,一是提示语限制了答题范围只能是回答“语言特色”,二是注意是“赏析”而不是“理解”。审题失误的考生可能这样回答①处:①句从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人物开朗“常常微笑”的性格特点。对比下正确答案: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形象地勾画出赵树理的形象特征。这样的答案完全不是从“语言特色”角度回答,而是从表现手法角度回答。4分题最多只能得到1分。
      2.术语扎堆,泛泛而谈。
      有些考生在作答时,可能是为了保险,把自己能想到的术语不分青红皂白几乎全部堆上,可是答题区域有限,作答时肯定要顾此失彼,导致答案内容除了术语还是术语,完全没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答案也就没有重点,不知所云。如山东卷第22小题“‘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如果考生答案把平时教学中老师讲授的内容全部摘抄上去,6分对应6个要点,得出答案:标题“审丑”是文章的线索,标题审丑揭示了文章的内容,标题“审丑”一语双关,标题“审丑”是文章抒情的载体,标题“审丑”是感情的诱因,标题“审丑”突出了文章主题。此类作答可谓煞费苦心,可是一看参考答案,只有“一语双关”擦边,究其原因是该类作答没有结合具体文本来作答。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是万金油,要学会结合具体文本来选用,具体进行阐述。如果把“标题审丑揭示了文章的内容”这一空泛的要点和文章主要内容或者中心结合起来,进而如此回答“标题审丑揭示了文章的内容,老人做丑模特,被人们取笑,但却有一颗为子孙考虑的美好的心灵”,就非常接近参考答案了。
      3.层次不清,作答无序。
      高考试卷的设题很多都是一环扣一环,一个小题中往往设置几个问题,或者暗含几个问题,如天津卷16小题“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湖北卷第19小题“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全国卷16小题“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这样的题目一定要一一分步骤回答,而部分学生回答时,却将这几个问题结合在了一起,既没有用标点给答案进行分层,也没有用序号注明答案的层次。给阅卷老师带来很大麻烦,更严重的是作答无序可能导致作答遗漏。如江西卷第17小题“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该题目要学生回答变化过程,既是“过程”在作答时就要注意体现顺序,先怎么样,后怎么样,可笔者在考后发现很多学生答案是这样的:他既失望又紧张,惊恐,还有慌乱和自如。一看评分细则,竟然“顺序错误一处要扣2分”,考生后悔莫及!答题不管是针对几个问题,几个层次,都要习惯用标点或者序号对作答内容进行分割或者排序,一是有利于理清作答层次,不致遗漏要点,避免在一个要点上发挥,二是与阅卷老师方便,让阅卷老师清晰发现自己作答的主要内容。
      4.把握不准,理解偏差。
      从学生反馈的作答情况来看,有些同学由于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太差,或对文章关键字词有理解障碍;或对文章的基本表现手法有鉴赏困难;或对文章情节安排、结构处理难以理解;或对文章的主旨情感把握不准。导致在作答时出现偏差。如辽宁卷第(2)小题“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理解偏差的同学会这样作答: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①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②他嘟哝;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③他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该类答案有几个不足:一是没有概括,纯粹照抄阅读材料,要扣除1―2分,二是由于不清楚文章整体欲扬先抑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将该手法体现的最主要不同之处“内在美”品行特征遗漏,要扣除2分。这类考生要在平时多积累,多训练,多整理。
      5.探究空白,深留遗憾。
      高考考场上也有很多试卷答题区域空白,语文试卷中探究题是“留白”最多的,因为该题一般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的末尾,很多赶时间写作文的考生可能会来不及完成该题,或者认为该题比较难,放在最后来完成而又没时间完成,或是认为该题较难,没必要去完成。今年高考共16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中11组设置了探究题,而该类题几乎都有送分点,或是要求谈谈看法,或是要求谈谈理解,考生只要结合文本,联系实际作答最少都可以得到1―2分,送分没送到手,实在是可惜。
      
      四。方向预测
      
      1.选材分布将更广泛,小说地位逐渐巩固。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推进,对学生阅读层次和水平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避免押题猜题,更多的国外优秀小说、国内的“非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将可能进入命题领域。小说占半壁江山的现状才刚刚出现,不可能突然改变,明年小说的这种地位将继续保持。
      2. 选考将减少。
      今年仍然有新课程考卷提供两组现代文阅读试题供考生选择,但今年现代文阅读不设选考题的省市已经过半,并且很多课改先行省市已经放弃这种形式,加上选考题的设置给命题者在文本选择、命题预设上带来困难,也难以平衡保持两种不同文本难易度的原因,预计2012年的选考题将继续减少。
      3.探究将更加规范。
      广东、福建等新课改先行省份高考试卷在今年却没有设置探究题,既有文本限制的原因,也有对“为探究而探究”的“伪探究”充斥教学领域现象的纠正导向,今后探究题的设置将更加严谨、规范。个人认为, 2011年江西卷、辽宁卷的探究题是一种导向。
      4. 赏析要求更加突出。
      从今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已加大了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这一类题型的分值在这一两年的高考试卷将中有明显增加。2011年天津卷、北京卷的赏析模式有可能推得更广。
      5.新题型。
      2011年出现了阅读填补题,有对情节内容的补充、有对词语的选择,该题型实际上是语言运用题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延伸,并不像探究题一样是一新增考查层级,只是考查形式的一种转变,不可能在2012年得以大面积推广,学生只需偶尔关注即可。至于出现其它新题型的可能性并不大,考生只要关注本地试卷是采用主观题一种题型,还是采用主客观混合题型即可。
      
      大漠沉思 郭晓彦
      滚滚黄沙,也纵目无际中发着别样的光彩,展示着天地间一种别样的存在,响彻着梦畔的回旋,在萦绕心扉间,一切的故事都抒写的那样壮阔凄婉。于是才有了大漠孤烟直是苍凉,长河落日圆的余晖。夕阳西照,折射的光彩却是那样的让人回眸吟唱,在纵目远眺的刹那,似乎一切定格为一种久远的印记,永恒的存在。
      沙粒间似乎躺着梦怀的绝叹,那是千年流转的余声,可是为何竟未能回到那相别的地点,有些内容可以重复许多,有些却只有一次,错过一次,也就永远失去,有时。脚步踌躇着,不知道何处何从。迷茫的心田似乎有一个声音不绝于缕,诉说着一种青春的惆怅与心灵的羁绊。于是,流水花落处一切的苦涩就此定格,化作一段回忆,或许在永恒中慢慢变老,也可能永远保存着同样的容颜,然而却只是短暂的瞬间,在片刻的停留处,便已走向终点,没有奇迹可疑化作一种梦想激荡的歌谣。
      太多的时光注定了与孤独为伴,独自重复着相同的体验,累了。困了,厌倦了,还是无法逃脱,无可逃避。因为没有那么一处可以永远逃避的地点。太多时候,即便不见光明与亮色,还是要在黑暗中摸索。因为不甘心,因为还有希望,还有放不下。
      所以,任凭沙粒充斥着鞋子,让脚步沉重的举步维艰,还是得硬着头皮,向前,向前……
      所以,即便落日也变得那样的多愁善感,真正可以比得上林妹妹的却是那一条条并不常见的小河,仿佛大地的眼泪。别以为那是珍珠,没有那么浪漫,那属于孤独的哭泣,带着迷茫、无助与伤感。将一切生活的体验化作谣言,任凭外界评说,只是沉默不语。不是不想说,只是有太多的酸辛无奈,说过痛过,依然会痛,既然痛苦不会有丝毫的减轻,那么就让他加重,让生命一起沉重吧。只是忍不住想哭,以为泪水会很甜,可是结果却不是这样,不是的。
      于是,忍不住想起一句话来:海水哭,泪水咸。
      只是仍是一遍遍的疑惑,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却只看见荒凉土地在无言中通向的终点,化作千古一声轻叹,留下破镜难圆的遗憾。

    推荐访问:云雾 迷人眼 综析拨 群文迷人眼 综析拨云雾 群文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