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滑子蘑栽培技术 [滑子蘑玉米芯袋式栽培技术]

    时间:2019-05-07 03:33: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滑子蘑又称滑菇,是低温型食用药用型菌类。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多糖等物质,既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又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抑制肿瘤生长、抗癌的功效。
      滑子蘑是一种木腐菌类,在自然界中滑子蘑常生于阔叶树的倒木和腐木上,人工栽培的培养料以前主要是以木屑为主,辅料添加米糠、麦麸、石膏等。随着林业资源的萎缩和紧张,木屑的产量越来越少,又由于滑子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木屑的价格越来越高,无形中就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率,阻碍了滑子蘑生产发展。为降低成本,吉林省磐石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筛选出以玉米芯为栽培主料的栽培配方,在生产中试验示范推广并取得成功。现将滑子蘑玉米芯袋式栽培技术的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一、选择生产品种和生产季节
      滑子蘑按子实体发生温度的不同划分为:低温型品种,出菇温度5~10℃;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7~15℃;高温型品种,出菇温度7~20℃。生产者应根据生产方式和目的选用品种,外贸出口的选择子实体紧凑、成熟期较集中的品种。鲜品销售上市的应选子实体大、产期较分散的品种。一个生产户,为避免出菇过于集中,不便采收,可采用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进行搭配。生产季节要根据生产区域的气候特点、栽培形式及所用品种来确定,吉林省选择春季接种、秋季出菇的季节安排。
      二、配料装袋
      1. 配方
      滑子蘑玉米芯袋式栽培技术的配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三种配方任选其一):(1)玉米芯60%,木屑20%,米糠17%,豆粉1.5%,石膏1%,白灰0.5%。(2)玉米芯67%,木屑30%,豆粉2%,石膏0.5%,白灰0.5%。(3)玉米芯50%,木屑30%,壳糠17%,豆粉2%,石膏0.5%,白灰0.5%。
      玉米芯选择当年新鲜无霉变的,粉碎成0.5~0.8厘米的颗粒,木屑以硬杂木为宜,针叶树木屑不超过15%,米糠选用无霉变的,稍粗些的稻糠。
      2. 拌料
      拌料的原则是拌匀,料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先将石膏、白灰、豆粉、米糠等辅料干拌均匀,然后再与木屑、玉米芯混拌,第一遍干拌,第二遍加水拌均匀。
      3. 装袋
      栽培袋采用17×33厘米的塑料袋。一般采用装袋机装袋,生产量少的也可人工装袋。要求装料松紧适度,一般装20厘米袋高,中间打孔,插棒,装铁筐内,插棒时,塑料袋口卷入孔口内。
      三、灭菌接种
      1. 灭菌
      常压灭菌,采用灭菌锅或灭菌箱灭菌。灭菌时,温度达到100℃,灭菌8~10小时。灭菌开始时要注意排除锅或箱内的冷空气,灭菌过程中要随时向锅内或产气炉内补水,防止烧干锅,灭菌锅内补水应补热水。
      2. 接种
      去有资质的菌种生产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购买母种(一级种),自制扩繁原种(二级种),再用原种扩繁栽培种,栽培种接种栽培袋。
      由于滑子蘑是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中旬低温季节接种,不易污染杂菌,所以接种时如果气温在5℃以下,可以采用开放式接菌,但不用接菌箱,一般杂菌污染率不高于1%,接菌要等袋温降到25℃以下时进行。如果环境气温升到5℃以上,要在接种室或接种帐内接菌,气温达到15℃以上,就不再进行接菌。
      注意事项:虽然在低温环境中开放式接种,但接种用具、菌种瓶或(袋)表面、衣服和手都必须做消毒处理,环境必须卫生、清洁,在接菌前,应向空间喷洒3%的煤酚皂液做消毒处理。
      接种方法:拔掉扎眼棒,将菌种接到孔眼的中部,用菌种块封堵住孔眼口,达到与菌袋口平齐。菌种块不要掰得太碎,玉米粒至核桃大小为宜。
      四、发菌期管理
      1. 摆垛
      利用自然温度培养菌袋,接种完毕后,把菌袋摆放到菇棚内,摆成9层高的双垛菌墙,中间间隔0.5米,以便能够进行倒垛、喷水、采收作业。菇棚的上面和四周要遮阴,防止阳光直射菌袋,在摆袋前,菇棚内清理打扫干净,地面撒白灰消毒,老的菇棚要用硫磺熏蒸消毒处理。
      2. 温度管理
      摆袋5~7天后,接种点菌丝萌发变白,开始生长,4~8℃条件下经10~15天,菌袋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并开始向培养基深层生长。此期间温度变化大,一旦气温迅速上升,要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烧堆,造成菌丝伤热。为防止菌袋内温度过高,应在5月份倒袋一次,6至7月份每月各倒袋两次。
      3. 促进蜡质层形成
      接种50~60天后,菌丝便长满整个菌袋,这时要促进菌丝转色,形成蜡质层,这时期要适当的增加散射光线,对形成蜡质层有利。蜡质层一般厚0.5~0.8毫米,红褐色或橘黄色,形成良好的蜡质层,是滑子蘑健壮的标志。
      4. 安全越夏
      菌袋表面形成蜡质层后,表明菌袋发菌结束,菌丝体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具备出菇能力了。但此时正值夏季,外界环境气温高,还不能满足滑子蘑出菇的温度条件,菌袋要越过这段高温时节,到秋季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才能出菇。越夏菌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菇棚温度,加大遮阴度,温度最好控制在26℃以下。超过26℃,可采取菇棚内外喷冷水降温的措施,同时加大夜间通风管理,保证菌袋内温度不超过28℃,安全渡过高温夏季。
      五、出菇管理
      1. 开袋划菌
      到秋季,当气温下降后要及时开袋,磐石地区一般在8月份立秋节气前后。开袋方法是将菌袋的塑料袋袋口剪去,露出培养基,在露出的培养基表面,按2~3厘米距离,平行划“井”字道,深0.5~0.8厘米。目的是破坏菌块表面的蜡质层菌膜,让菌丝接触新鲜空气,让水分进入菌块内部,增加菌块含水量,让菌丝恢复生长。
      2. 打结菇水
      开袋一周后要打结菇水。菌丝生长阶段需水量较少,转入子实体生长阶段需水量明显增加,必须向菌袋上重喷水,让菌袋内培养料吸足水分,含水量达75%左右最好。
      3. 制造温差
      开袋后保持菇棚内湿度85%~95%,同时夜间加大通风,降低菇棚温度,制造昼夜温差,昼夜温差最好在10℃以上。
      4. 原基形成期
      进入8月末至9月初,温度逐渐下降,在满足菌袋需水、保证空气相对湿度,在低温刺激下,划口的菌料表面形成滑子蘑的子实体原基。这时是水分的敏感期,以保湿为主,每天向地面、空间、棚壁喷水数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严禁向菌料表面的原基喷水,通风换气以通小风为宜。
      5. 幼蕾期
      原基逐渐长大,当看到小菌盖和小菌柄时,滑子蘑已进入幼蕾期,加大喷水量,可以向菌袋上喷雾状细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避免大水浇灌。
      6. 成长期
      随着子实体的增多和增大,每天要加大喷水量,每天通风换气2~3次,避免菇棚内二氧化碳积聚。
      7. 采收期
      滑子蘑从出菇到生长发育结束,可以采收多次,各地要根据销售特点确定采收标准。出口部门按菇体大小和是否开伞把滑子蘑划分为三级:菌伞直径在1~2厘米、柄长3厘米以内的菇蕾为一级;菌伞直径在2~3厘米、柄长3厘米以内的半开伞或小开伞的菇体为二级;伞径3~5厘米、柄长3厘米以内的大开伞菇为三级。
      采收方法:采收时,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按住菇根部的菌块,右手捏住菇柄向上拔,这样可以减少培养料块随菇根带起。遇特殊情况,导致滑子蘑成熟度不同时,为防止先成熟的开伞,可以用刀片将先成熟的菇体,从菇柄的基部割下,这样既可以达到适时采菇的要求,又可避免造成其他小菇体死亡。采收一般在每天的上午进行,采前不浇水,采收完成后再浇水,否则采收的滑子蘑菇根发黑,影响产品质量。采收完一茬菇后,要及时清理培养料的表面,将死菇、菇根和培养料碎块打扫干净,为下一茬出菇做好准备。
      8. 光线管理
      滑子蘑从开袋开始,就要适当增加散射光照,这样有利于诱导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增加散射光照到700~800勒克斯左右,即菇棚中间能看清报纸上的小字。当光照不足,易产生畸形菇,降低产品价值。

    推荐访问:栽培技术 玉米芯 滑子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