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PE 并购【海外并购的PE“功效”】

    时间:2019-05-06 03:20: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不知不觉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为了潮流。而PE也无法抵挡这一潮流的来袭,开始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大展拳脚。  PE参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并不少见,最典型和最具影响力的要属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中信产业基金便是三一重工的重要搭档。
      2012年1月31日,三一重工高调宣布,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工程机械企业普茨迈斯特100%股权。至此,市场关于PE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讨论达到高潮。
      PE有战功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似乎已是大势所趋,而在并购过程中,PE功不可没。
      由于各方面环境不同,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存在很大差异,这使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以及并购成功之后,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而置身其中的PE无疑将会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起到助力作用。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完美收官便是很好的例证。根据三一重工公布的收购公告显示:公司旗下三一德国有限公司将联合中信产业基金收购德国工程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产业基金收购10%。
      在此之前,市场对于三一重工海外并购举动充满质疑。普茨迈斯特成立于1958年,主要从事建筑设备机械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长期高达40%左右,在行业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一重工此举被外界喻为“蛇吞象”。而在“蛇吞象”的背后,市场聚焦此事件的原因,是因为其中有中信产业基金的参与。无论是企业还是机构,都想知道PE能够在跨国并购中起到什么作用以及作用有多大。
      并购成功证明了一切。了解此次收购内幕的PE人士告诉记者:“中信产业基金在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中信产业基金只收购10%,但在并购过程中,却担当了很好的中间人角色。事实上,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意向由来已久,由于并购过程复杂,三一重工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辅助,中信产业基金无疑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PE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不限于此。2008年,弘毅投资与中联重科 、高盛集团和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工程机械制造商CIFA全部股权,弘毅投资、曼达林基金和高盛集团占股40%;2011年5月,弘毅投资助力武汉钢铁集团投资马达加斯加铁矿项目,再次引爆中国跨国并购热潮。
      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交易204起,其中,国内并购165起,交易金额39.41亿美元;海外并购28起,交易金额116.13亿美元;外资并购11起,交易金额6.27亿美元。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共10起,披露金额9起,合计金额38.23亿美元,占比77.7%。
      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外并购对于PE而言只是一种投资方式而已,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PE能够充当一个投资助手的角色,给公司提供并购资金、提供财务咨询,甚至提供管理理念,使海外并购成功率更高,这对企业和PE本身来讲是双赢。”
      联手双赢
      联手是双赢。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PE的援手;而一场成功的海外并购,PE也能从中受益。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从全球经济发展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国际资本的资产价差使得中国企业有了海外并购的机会。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缺乏专业知识,更缺乏冷静思考,很多企业盲目进行海外并购,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做调研,不计算实际盈利情况,不了解并购国的法律和相关政策,一味跟风,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时,PE就要担负起“导师”的作用,与企业联手进行海外并购。
      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单祥双曾公开表示,通过PE进行并购,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路径。“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必须多与专业PE机构合作,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是绑着PE一起去并购,这样就有可能把成本降下来。国有企业海外并购被误认为带有国家侵略背景,但是一个民营企业去海外并购,事实上起到了帮助国家振兴产业的作用。单纯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到海外并购遇到的问题特别多,这时PE在并购领域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单祥双说。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海外资产贬值,国内企业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将目光逐渐转向海外市场,以实现新技术的引入和产业链整合。不过,国际金融环境不断变化,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企业要预估风险、考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而PE则应该能够承担起融资、风险管理以及融资配置等功能。两者之间需要默契配合。
      记者采访中发现,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需要PE协助的难题并不少。有资料指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常常面临与国外企业难以融合的问题,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部门时,就曾遭遇类似困境——原有利润难以维持收购业务的研发费用。另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常常需要银行贷款,而中国银行贷款规定常常限制了企业在海外并购时的资金充足性,此时PE可以为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遇到的另一大难题就是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国企业往往对并购目标企业的了解不详细,不熟悉具体的并购操作事宜,更缺乏管理境外投资的经验和技能。而PE的专业人士则有丰富的并购经验,懂得如何通过产业链整合为中国企业制造低成本优势,从而使得中国企业并购成功。
      一位跨国投行执行董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曾经在美国做过9年公司并购和金融法律顾问,他说:“在海外,PE参与并购本来就是高风险交易,需要法律的健全、制度的可靠以及合同执行的严格。一些国内企业,尤其是缺乏专业人士的民营企业并不了解并购的具体事宜,PE刚好可以进行‘辅助’,也能从中受益。”
      跟风有风险
      如果说中国PE市场还不成熟,那么,跟风炒作就是不成熟的表现之一。不少中国企业纷纷加入海外并购的浪潮中,很多PE也置身其中,有不少PE开始建立海外并购投资基金。但事实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并非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在海外并购潮涌的情况下,市场亟须理性看待其中包藏的风险。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70%,更有评论家认为,实际失败率远高于这一数值。记者翻阅资料注意到,在屈指可数的成功案例背后,实际上是失败案例的前仆后继。
      2007年,华为高达22亿美元收购美国3COM计划,因美国政府以华为公司所谓的背景问题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搁浅;2009年,中铝与澳大利亚企业力拓高达195亿美元的交易宣告失败;2010年腾讯竞购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鼻祖ICQ失败。此后还有,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惨败、中海油放弃收购阿根廷石油资产等案例。即便收购成功,由于并购前“功课”未做到位,盈利也随时可能出现问题。据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平安并购荷兰-比利时富通集团,8个月净亏157亿元;TCL并购汤姆逊3年净亏40亿元;中投集团投资美国黑石集团,一年缩水70%以上。
      这些失败的案例提醒PE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提示PE参与海外并购有风险。PE在参与海外并购过程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是相关附加的一系列专业服务。
      比如规范公司管理服务、优化人事结构以及完善公司治理,同时可以利用PE自身的资源,为公司提供远期规划,起到助推作用。但是,如果PE本身也缺乏相关资源与服务能力,那么并购对于企业和PE而言都意味着在刀尖上行走。
      长期从事PE研究的经济学家孙兆东也看到了这一问题,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海外并购涉及到对所在国家的法律、政治和企业的了解和判断,要求PE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国际化知识和背景,换言之,PE需要拥有更高技术含量的并购业务掌控性,而这些需要的是人才和技术能力。整个并购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判断力,而风险把控关键在于智和人。如果PE机构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走出去是好事,不具备,盲目操作会放大风险。”
      上述国际投行执行董事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说:“中国很多企业喜欢跟风,往往看得到企业成功并购后盈利的喜悦,却看不到成功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中国很多PE在参与并购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无利不起早,因为某些利益因素,乐意积极参与其中,但由于缺乏经验,与国际PE的专业性、风险把控能力等要求都相去甚远。这些是中国企业与PE合作过程中的弱势,也是PE参与海外并购的自身风险所在。”
      不可否认,中国PE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一样,还处于发展阶段,成功案例远远低于失败案例。
      中国PE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更多集中在国内市场进行投资,相比较而言,企业海外并购更为复杂,风险也更不容易规避。这也促使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选择国际PE,无形中对中国PE的前进形成压力,如果中国PE不积极参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则越凸显在这一环节上的短板。所以,中国PE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尽力把控风险的前提下,需要共同摸索,共同发展。
      眼下,企业通过PE参与海外并购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中国PE参与企业海外并购依然在路上,成熟还需假以时日。

    推荐访问:功效 海外并购 PE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