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浅议中学课本苏轼词中的“仕”]小学语文1~6年级课本

    时间:2019-04-24 03:17: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苏轼 词 仕宦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60-02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从二十一岁出川赴京应试人仕,到建中靖国元年七月逝于常州,其四十余年的仕宦生涯,历经外任密州、杭州,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走过了一条“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仕宦之路,忍受着手足分离、妻亡子丧的人伦煎熬。其思想也从儒家的“拿得起,敢担当”为主导而融进释家的“知无常,放得下”和道家的“常满足,看得开”等元素。
      现行中学课本选有多篇苏轼抒人世报国之志、咏造福黎民之怀、叹人生变幻无常的词。从时间上说,以“乌台诗案”为限。此前的词较多表现“入世报国,造福黎民”的思想,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仕宦观(本文称为“仕”),此后的词,则“仕”味渐淡,“释”“道”味渐浓。现以初、高中课本中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说说其中隐含的上述思想的变化。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是熙宁七年(1074年)作者出杭州移知密州途中所作。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光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搞锦,朝露滓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该词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以议论入词直抒自己政治抱负的议论文。“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把自己和子由与西晋诗人陆机、陆云兄弟二人相比,直言要像伊尹那样“使是君为尧舜之君”,要像杜甫那样“致君尧舜,再使风俗淳”,兄弟俱“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对”“致君尧舜”当然是“此事何难!”他此时心中的神宗皇帝就是古之尧舜,“致君”意何在?“此事”言何事?再从“世路无穷,劳生有限”“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中不难看出,苏轼希望趁盛年之际,将满腹才学,报效赵宋王朝。羁旅孤行中“孤”“清”“野”“浅”的景物都无法影响作者心中的豪迈之气,其积极人世之心态虽在外放、转徙时亦不曾消减,洋溢着“拿得起,敢担当”的“仕”的情结。
      再看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705年)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篇,紧接着刻画自己“左牵黄,右擎苍”的雄姿,这种雄姿在“锦帽貂裘”的随从衬托之下更显勃发。其间千骑奔腾、万犬齐鸣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太守狩猎,竟告知人民,已见其“狂”,且是倾城追随,更显其“狂”,猎必射虎,比肩孙仲谋,已是“狂”态毕露也。词的下阕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自己的“少年之狂”:“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生性豪放的苏东坡在酒的作用下更为豪放不羁。老廉颇能饭即能为国效力。此时的苏东坡年仅四十,“鬓微霜”不值一提,他渴望冯唐重现,自己有魏尚之幸,能得到朝廷委以边任,赴边疆抗敌。作结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个挽弓射箭、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本词以“狂”字开篇,以“狂”态收结,上阕出猎,下阕请战,慷慨淋漓地直抒自己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之概,将“仕”的情怀上升到无与伦比的高度。
      在密州待了3年,面对没有丝毫变化的政治面貌,苏轼作于建安年间(1076年)中秋之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曲折地表现“仕”的情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面对这当空皓月,感受着自己茕独情怀,一幅孤高旷远、美人千里的境界图在苏轼遗世独立的思绪与远古的神话传说熔融中被勾勒出来,借月之阴晴圆缺感喟人间之悲欢离合,渗透浓厚的禅味。闪现了作者“龆龀好道”的“隐”的情结。
      全词以反问入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将屈原之《天问》与李白《月下独酌》变通传承,融而为一,既有励志之意,亦有不落尘俗之味。以下数笔,一气呵成,摇曳生姿,跌宕多彩,诉说作者“仕进”“退隐”的徘徊矛盾心态。正如“苏轼的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透过诗词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园”遁世’更深刻更沉重。”
      词的下阕由写实转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照无眠”含意双关:既言明月整夜照着不眠之人,又言明月高照使人整夜无法入眠。宦旅已然孤单,即便中秋月夜,依然无人同醉,此月圆人缺之离恨,无解也,唯与明月相伴,偏月不谙风情。问月“长向别时圆”为何事,亦然“应有恨”也。此处把人的思想感情转移于月。然月之“阴晴圆缺”与人之“悲欢离合”为千古难两全之事,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盼。全词至此收结,“知无常,放得下”和“能知足,看得开”的释道意味甚浓,从中窥探到作者努力从自然的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
      1079年,苏轼由徐州太守调任湖州太守尚不足三个月,就被以“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坐牢103天,逃过死罪的苏轼出狱后被降职为位低无权的黄州团练副使。经此一役,心灰意冷的苏轼到任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作。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冷雨潇潇,穿林打叶,其响声与自然界别的声音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故“莫听穿林打叶声”,更不必“吟啸”奔突,只管“徐行”便罢。此两句为全词总起。上阕后三句刻画了一个手持“竹杖”,脚蹬“芒鞋”,与“行人路上马蹄忙”的“俗人”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闲云野鹤的形象。“轻”字道尽个中韵味:“竹杖”、“芒鞋”皆是轻便、轻巧之物,在雨中比那些骑马奔波的人更为便于“徐行”,分明有“无案牍之劳形”之意。
      “乌台诗案”后,苏轼贬居黄州,政治遭遇的灭顶之灾,生活中虚官无权,物质上困顿窘迫使他萌生归隐之念,“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这种念头的表露。
      词的下阕是写实,先写迎面吹来的料峭春风让醉酒之人感觉微冷,而此时正好有斜阳映照,雨后复天晴,寒冷时见阳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触呢?苏轼的仕宦之旅,一路走来,顺逆起伏,坎坷不已。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到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这23年,和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到哲宗元祐占八年(1093年)这9年,苏轼走的是一条顺境的路,其余时间都是在颠沛流离的流放中度过。面对此景,联想周遭际遇,怎样才能在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许只有“归去”此途了。作者对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已有全新的体悟,即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表现苏轼这种体悟的,还有其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将三国时的英雄人物浓缩在特定的广阔悠久的时空背景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极言东逝长江的浩大气势,为历史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他们在此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描写赤壁的雄奇壮阔: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滔滔的江流。如画的江山必然哺育出无数的英雄,必然“地灵人杰”,故日“一时多少豪杰”。
      词的下阕以“遥想”领起,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之中,苏轼主要以卓著的战功、潇洒的仪态来塑造青年名将周瑜。借周瑜言志,表达自己时刻关心危机日深的边疆战事,渴望效仿三国里的英雄,以自己的才谋来扭转局面的意愿,而眼前的处境,逼迫他从“故国神游”里幡然醒来,唯自嘲“多情应笑我”。命运多舛、壮志未酬、华发早生的苏轼自感苍老,何必让“闲愁别绪”萦回心中,“一尊还累酹江月”正是这种微妙心理变化的结果。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仕宦观始终贯穿于这些作品,只是越往后儒家的“拿得起,敢担当”的主导思想越淡,释家的“知无常,放得下”和道家的“常满足,看得开”思想逐渐增多。身处逆境而政治幻想仍存的苏轼面对现实只能从“释、道”思想中寻求精神依靠,在苦难的抗争中去发现诗情和画意了。
      (责编 马超勤)

    推荐访问:课本 苏轼 词中 中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