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 稀释,是为了更好的吸收

    时间:2019-04-15 03:12: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议论文教学不易出彩,何况是让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驳论文;鲁迅的文章学生本来就畏惧三分,更何况还是一篇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事评论。当这几种情况同时“聚焦”到《中国人丧失自信力了吗》这一课的公开教学,对执教老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我县青年教师陈来胜在安徽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执教的正是鲁迅的这一篇。课堂上,陈老师举重若轻,紧紧抓住文体、文本、文字,巧妙“稀释”文章的“高浓度”,让学生体会了鲁迅先生的深刻,也汲取了这篇奇文所蕴含的丰富营养,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扎实而又充满灵动的高效课堂,获得了一片好评,荣获了大赛一等奖。下面把课堂上亮点呈现出来,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
      一、巧妙举例,降低了解读的难度
      在淡化文体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文体意识越来越淡,“议论”能力越来越弱。然而,教学议论文,必要的文体知识是无法绕过和回避的。我们来看陈老师是怎样处理这个难题的——
      师:大家稍微放松一下,看老师给大家做一道数学题。(屏幕同步显示)
      在△ABC和△A’B’C’ 中, ∠A=∠A’,∠B=∠B’,∠C=∠C’, 请判断△ABC与△A’B’C’的关系。
      证明:在△ABC和△A’B’C’中
      ∵∠A=∠A’, ∠B=∠B’,∠C=∠C’∴△ABC≌△A’B’C’
      请大家分析一下,老师做的题对吗?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生:老师,你做错了,已知条件根本证明不出你的结果。
      生:从题中的已知条件只能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故作惊讶)老师一直认为在两个三角形中,只要它们的对应角的度数相等,那两个三角形就全等呢。感谢大家,帮助老师纠正了这一错误!
      刚才老师听见是谁在嘀咕:咦,怎么上成数学课了?其实大家不知道,语文和数学的联系可大着呢!我们还来看这道题,证明过程中老师想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生(齐):是△ABC≌△A’B’C’。
      师:老师用来证明这个结论的论据是什么?
      生(齐):在△ABC和△A’B’C’中, ∠A=∠A’,∠B=∠B’,∠C=∠C’。
      师:如果把这道题的求证过程写成一篇议论文,老师想得到的结论就是论点,老师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就是论据。大家理解吗?
      生(齐):理解了。
      师:只不过老师辛辛苦苦证明出来的结论被大家毫不留情地否决了,你们推翻我的证明的过程,认为我的论据不足以证明我的论点,这就叫做驳论。哎呀,从这点来看,大家岂不都会驳论文了?
      (生笑)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驳斥对方的观点的。(板书课题、作者)
      新课开始,陈老师设计了一道浅显易懂的数学证明题。在求证的过程中故意卖关子,让学生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老师的失误点,通过分析老师故意设置的陷阱,学生很快在头脑中构建了驳论文的相关知识。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回避了常规的文体术语的枯燥介绍,消除了学生的学习驳论文的畏难情绪,为后面的理清课文思路作了重要的铺垫,大大降低了学生解读文本的难度。
      可能有人认为,理科例子的呈现冲淡了“语文味”,换个语文类的实例效果是否更明显。其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科间的融合已初见端倪,尽管文理科之间还是经纬分明,但只要我们留心,还是能够发现它们之间不乏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值得我们探索。
      二、紧扣词句,突出了朗读的效度
      鲁迅作品的经典性,不仅在于其思想的超时代,也在于其作品语言的深刻。本文的语言尖锐犀利,如投枪似匕首,最能代表先生杂文的语言风格。但同时,略带艰涩的语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双管齐下,采用品味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和语句所包含的情感的把握——
      片段一:
      师:请你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生读)
      师:不错,一个“总”读出了反动官僚沾沾自喜的丑态。“只”呢?“一味”呢?你忽略了这两个字,应该怎样体会?
      生:从“只”字可以看出他们可怜兮兮的神态。
      生:从“一味”看出了他们的麻木不仁状态,这像上一节课中我们刚刚学过的《故乡》中的中年闰土一样。
      师:很好,再读一遍,注意体会。
      片段二:
      师:哪位同学说说,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生:“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应该读出满怀自信的语气。
      师:对,应该满怀自信,斩钉截铁。请你起来读一遍。
      (生读)
      师:不错。大家齐读一遍。
      片段三:
      师(故作无奈地):唉,中国古代确曾有“脊梁”,可惜呀,现在没有了。
      生(齐):还有。
      师:怎么?你们在哪儿发现了?
      生:“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
      师:味道不足,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齐):反问句。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读)
      师:嗯,有点意思了。谁能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生: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
      师:请男同学齐读书中的原话,女同学齐读改后的陈述句。
      (男女同学分别齐读)
      师:哪一组读得好些?
      男生:我们。
      (女生不满)
      师(笑):大家读得都很好。不是女同学读得不好,是老师改得不好,是陈述句用在这里不好。
      片段一中,老师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最容易忽视的虚词“总”“只”“一味”,读出反动官僚那种沾沾自喜、可怜兮兮、麻木不仁的丑态;片段二中,老师要求学生读出作者的立论,体会作者包含其中的情感;片段三中,老师改变策略,用变换句式的方法,通过分组朗读,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文中反问句的妙处,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精妙的遣词造句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时那种义愤填膺。陈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既纠正了议论文课堂上缺少读书声的痼疾,也没有让朗读成为课堂的零星点缀,凸显了课堂朗读的效度,让朗读成为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三、抓住文本,凸显了拓展的广度
      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同的是,本文的论据十分简洁,高度浓缩,比如在文章的立论部分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时,只点出了“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这四类人。在教学中,陈老师及时抓住了文本拓展的内容和时机,进行了有效的课堂拓展——
      师:大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举例说说我们古代有哪些这样的人吗?
      生:有文天祥。
      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拼命硬干的榜样。
      生:我要说的是谭嗣同。
      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舍身求法的楷模。
      生:杜甫。
      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民请命的榜样。
      生:大禹治水。
      师:“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典型。
      ……
      从古代、现代和当今举例印证,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教师点评及时,用诗句丰富例子的内涵,师生同频共振,互动水乳交融,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这种既超越文本又反哺文本的富于广度的课堂拓展,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学生在理解论据有力的同时,又平添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课堂一大亮点,让人印象深刻。
      当下,中学语文课本调整鲁迅作品成为了内外热议的话题,利弊之争不绝于耳,令人莫衷一是。其实,这样的“嘴仗官司”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毫无意义,还不如一节精彩的课例来得实惠。比如,陈老师的这堂课。稀释,在尽量保证营养不丢失的前提下,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吸收,让先生的智慧滋养学生茁壮成长。
      [作者通联:安徽怀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推荐访问:稀释 是为了 吸收 更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