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重生小说推荐【中国“文革”小说与西方哥特式小说的契合点】

    时间:2019-02-09 03:27: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国的“文革”小说和西方的哥特式小说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在诸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契合点和相通之处。这种相似主要表现在:小说中人物的恐惧、压抑等心理,暴力凶杀的极端行为,用死亡解救灵魂,以及审美和崇高的主题升华。
      关键词: “文革” 哥特式 小说 契合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心理相联系。以这一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反映当时人们的诸多社会心理。“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创伤是不可磨灭的。“文革”小说给定人物特定的社会环境,刻画人物扭曲的性格和心理,它把人的心理看作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侧面。
      “哥特”一词,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可以找到其大致的意义,它指代着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恐惧痛苦、暴力死亡等也恰是哥特式小说所极力追求的心理和艺术的审美效果。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革”小说和哥特式小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契合点和相似之处。
      1.小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从心理学来看,人格特质与其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质。“畸形”人物往往是特殊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1.1“文革”小说中的变态心理
      “文革”期间,个人崇拜、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和普遍压抑的畸形形态,使群众心理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法西斯主义”心理倾向,表现为既受精神奴役又渴望权威、造反的“小人”精神,身心倍受压抑。“文革”小说刻画了人物这种复杂的心理,以及逐渐转化为残酷的破坏性和对“病态”荣誉、义务的追逐。
      1.2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惧心理
      “哥特”一词最早指古日耳曼人的一支,当时被罗马人蔑称为“蛮族”,因此“哥特”一词当时含有“野蛮的、未开化的、粗鲁的”含义。哥特式小说体以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在哥特式小说中光明与黑暗冲突是其特征之一。黑暗象征着未知,未知意味着恐惧。伯克认为:“黑暗的本质是可怕的。”[1]美国现代著名哥特式小说家洛伏克拉夫特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感情是恐惧。”哥特式小说故事一般发生在荒野、废墟、城堡、破宅中,场景通常阴郁、恐怖,往往营造出神秘、紧张、恐怖的氛围。
      以《呼啸山庄》为例,
      ‘Wuthering’being a significant provincial adjective,descriptive of the atmospheric tumult to which its station is exposed in stormy weather.Pure,bracing ventilation...gaunt thorns all stretching their limbs one way,as if craving alms of the sun.――Wuthering Heights[2]
      呼啸山庄坐落在约克郡的荒野上,那里天气恶劣――终年狂风呼啸,暴风雨雪肆虐。“‘呼啸’在当地是个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3]整个故事的背景就在这种哥特式天气中,如洛克乌走进呼啸山庄的那个夜晚,凯瑟琳下葬的那个夜晚,希斯克利夫死的深夜,都是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暴雨如注。黑沉沉的夜,呼啸的狂风,猛烈的雨雪,使整个故事始终笼罩在恐怖和阴霾的氛围中,从而塑造人物的恐惧压抑心理。哥特式小说以恐怖为主题来描绘人类变态心理的全景图[4]。
      又如,爱伦・坡在《泄密的心》中,在“我”杀害老头时有这么一段描写:
      First of all I dismembered the corpse.I cut off the head and the arms and the legs.
      I then took up three planks from the flooring of the chamber,and deposited all between the scantlings.I then replaced the board...――The Tell Tale Heart[5]
      要爆炸开来的心是“我”痛苦扭曲的心灵;“心里偷偷乐着笑”表明“我”在享受折磨他人所获得的畸形的快感。很显然,坡的心灵式恐怖小说“不是一个有道德是非的理性世界,而只是从潜意识中弥漫出的一团变幻不定的迷雾”。[1]在这个世界里,坡十分着重对变态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描述,并借此营造出心灵的恐怖。
      荣格认为情结是一种心象和意念的集合,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创伤性的体验、情感上的困扰或道德上的冲突都会导致情结的形成。他指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结,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与之协调的话就会引发心理疾病[6]。“文革”小说和哥特式小说中描写了有变态情结和心理异常的人物。“文革”小说和哥特式小说都把精神紧张的人物放到所创造的特殊环境之中,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进入到人的潜意识领域,揭示人类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暴露人类灵魂深处的丑恶。
      2.小说中的极端行为
      2.1“文革”小说中的暴力血腥行为
      “文革”年代,暴力泛滥。余华作品对暴力凶杀进行了血淋淋的描写。比如,他在《兄弟》[7]描述长发青年李伟被人用剪刀剪断脖子动脉,鲜血四溅的场景:
      “红袖章手里的理发推子像一把锯子在孙伟的头发上和脖子上绞割着,红袖章的用力和孙伟的拼命挣扎,……红袖章还在用力绞割,鲜血涌出来染红了理发推子,红袖章的手仍然没有停止,红袖章割断了里面的动脉。”
      又如,余华《一九八六年》[8]中对受难的冷漠。那位在“文革”初期受过隔离审查、十年后回到小镇、已经变疯的中学教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自残的场面,几乎到了每一个字都在滴血的地步:“他嘴里大喊一声:‘劓’然后将钢锯放在了鼻子下面,锯齿对准鼻子。……又将钢锯举了起来,举到眼前,对着阳光仔细打量起来。接着伸出长得出奇也已经染红的指甲,去抠嵌入在锯齿里的骨屑,那骨屑已被鲜血浸透……”
      这些行为正反映了“文革”对正常人生活的践踏,心灵的折磨,使他们以血腥和暴力作为宣泄内心恐惧的手段。余华作品里充满了对暴力的叙述,体现了强烈的童年记忆――“文革”记忆,他认为,暴力和死亡能带来强烈的冲突。
      2.2哥特式小说中的凶杀场景
      暴力凶杀可以刺激人的心理器官,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这也是美国哥特小说追求的重要特色。比如,爱伦・坡在《黑猫》中写道:
      Uplifting an axe,and forgetting,in my wrath,the childish dread which had hitherto stayed my hand,I aimed a blow at the animal,...I withdrew my arm from her grasp and buried the axe in her brain.She fell dead upon the spot without a groan.――The Black Cat[9]
      小说中“我”心狠手辣地用刀挖出黑猫的眼珠,不久后又把黑猫用绳子吊死在树上,最后用斧头砍死阻拦“我”杀猫的妻子并把尸体砌进墙里。这种残忍得令人触目惊心的凶杀场景。哥特式小说毫无顾忌地大肆渲染此类残暴血腥的场面。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世人所接受,甚至被斥责。但这正是哥特式小说家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作为艺术中阴暗一脉的哥特式小说正是从反面映射了作者对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希望用“博爱”与“宽恕”,而不是“暴力”来感化罪恶。
      “文革”小说和哥特式小说都通过对暴力凶杀细致的刻画,帮助小说中人物排解、发泄内心的恐惧和痛苦。外表专制、血腥、暴力的权威人物,其内心承受着莫大的恐惧、痛苦和压抑等精神折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语言和行为,在诡异、压抑的氛围中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恐惧。
      3.小说中的死亡结局
      3.1“文革”小说中人物的结局
      在“文革”小说中,人们之间的感情被阶级斗争淹没。父女、母女反目,亲情因为阶级斗争变了质,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在阶级和革命面前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一个人一旦背上右派的罪名,全家人都要活在被社会唾弃的阴影中。人们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提防,甚至相互揭发。死亡,在那个充满恨的年代里或许是最好的归宿。例如,《兄弟》中宋钢卧轨而死,是不愿再被李光头那些人摆布,是维护尊严所做的最后的抗争。此时,选择死亡是为了解救灵魂。
      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现实。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自杀,也反映了是拯救灵魂的一种方式。当社会的恐怖超越对死亡恐惧,当心理承受巨大的恐惧、压抑,死亡便不再如此可怕。
      回忆“文革”中自己及其他人的软弱性、依附性,季羡林痛定思痛,在自我剖白中,以老舍、陈寅恪为旗,高扬“士”的独立精神与自尊。在他眼中,老舍的以死守节,用死亡使灵魂获得解救。
      3.2哥特式小说中的死亡
      同样,在哥特式小说中,人物也难逃死亡这一命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不择手段的复仇计划一步一步落实,但他在最后的日子里不吃不喝,等待死亡的来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那颗挣扎和痛苦的心得到了平静。
      又如,《僧侣》中谋杀、乱伦、丧失人性的安布罗斯最终因灵魂深处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在痛苦中死去。死亡成为他唯一的高尚的选择――解救灵魂。
      由此看出,“文革”小说和哥特式小说都选择了死亡使人物的灵魂获救。
      4.小说中的主题升华
      不论在“文革”小说,还是哥特式小说,都有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产生情节。
      在读“文革”小说和哥特式小说时,绝不是只有恐怖这一层含义。“如果危险或痛苦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恐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之外,或是受到某些缓和,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快的”。[1]
      从审美角度看,这种恐惧是指与之相关的壮美。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美学家博克在谈论壮美时,就已经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与恐惧联系起来。人的崇高感一般是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活跃起来,激起它们的一定是某种痛苦或危险。[4]它以浓重的色彩渲染暴力场面和恐怖氛围。在主题思想上,主要是通过表现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
      哥特式的破败、怪异、恐怖和古老的形式中玩味着痛苦的情感,享受着情感发泄的愉悦,同时也宣泄和治疗着生理、心理的伤痛。
      以“文革”为题材的小说与哥特式小说相似,在黑暗恐怖的背后,也有反观自省的剖析,最终会惩恶扬善。善作为一股道义力量从未泯灭,始终与恶冲突搏斗,伴随着紧张的道德探索。小说的“黑色”性质具有一种“净化”功能,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升华,激发读者内心自由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力。
      
      参考文献:
      [1][英]伯克著.李善庆译.崇高与美――伯克美学论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69,37,60.
      [2]Wuthering Heights.Emily Bronte.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1.
      [4]Marie Mulvey-Robe,ed.,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New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155.
      [5]熊荣斌,彭桂菊编著.爱伦坡作品选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212.
      [6]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259.
      [7]余华.兄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8]中国小说一九八七[Z].香港:三联书店,1992:193.
      [9]熊荣斌,彭桂菊编著.爱伦坡作品选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
      
      (指导老师:戴铮铮)

    推荐访问:哥特式 契合 文革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