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让学生“究由自取”]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时间:2019-02-08 03:2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他们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时下新课程标准新要求的真正以全体学生为主体的一个主要体现。在此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 问题情境 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
      
      开学又接手了高三的一个理科班,几天过后有不少学生跟我聊天说,平时上课听老师讲也懂,但上学期期末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思路很乱,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没有考好。这种现象很具有普遍性,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多讲,让学生想的少,抑制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想什么都给学生讲,让学生多做一些题目,其实越是这样,学生越疲于应付,效果就越差。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是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各种问题,而有些问题不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不但需要一定的基本功,而且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科学探究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条件,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究由自取”,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领悟科学本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究由自取”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它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实施“究由自取”的前提。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探究式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因此,自主探究教学常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开端,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成为教学活动的归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激发探究欲望,这是“究由自取”的教学方法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比如,在讲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对焦点在轴正半轴上的,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推导,然后提出问题:“焦点在轴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你会推导吗?”然后留出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自主去探究,试着去推导。因为只有他们亲自体验了,才能享受到探索知识的快乐。
      最好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当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前苏联教育学家马赫穆夫指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方式有:(1)使学生面临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2)利用学生完成实践式作业来产生问题情境;(3)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现象的途径的问题作业;(4)激发学生比较和对照事实现象,由此引起的问题情境;(5)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加以检验,等等。总之,只要教师全面把握探究教学的目的,找准探究式思维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就能创设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
      二、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形成过程
      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很多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是能力的提高,有时候学生还没有思考,教师就直接把方法说了出来,没有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虽然能听得懂,但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一到考试就什么也不会了。
      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是促使学生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知识,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探究,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践,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有不同见解,各抒己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既不能盲目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切交给学生,又不能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误入教师中心误区。教师应当提供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三、师生总结,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他们探究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常常各异,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把自己所获得东西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的规律性。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广泛交流和表达探究的结果,并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质疑、争辩,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言简意赅地把知识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地构成一个整体。根据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延伸问题和应用问题,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增强其创新能力。
      例如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这一节中,基本不等式≤(a≥0,b≥0)如何证明呢?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交流,产生不同的证明思路。我综合同学们的思路,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证明过程。同时我启发学生在证明过程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冷静思考自己的思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整理和迁移,有的学生在证明过程中用到完全平方(-)≥0,由此想到(a-b)≥0,得到a+b≥2ab;还有的学生得到()≥b、+≥2等。
      通过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开启了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多搭台阶,降低探究的难度,使学生动动脑、踮踮脚就能够得着。这样使学生尽可能少受挫折,使成绩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让学生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转变为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课程新课程标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自取 新课程标准 教师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