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面对“部分学生上课不主动举手”的现状该怎么办】 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怎么办

    时间:2019-02-07 03:29: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小学科学课由于学科的特点是许多小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但现实的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几乎从不举手主动回答问题或提问,这一部分学生在不同的班级中人数或许不一样,但群体相对固定。针对这一现象,我对所教的小学四年级6个班级(总计28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上课时能主动积极举手的学生群体占四年级班级总人数的1/4左右。这个群体的学生在班级中是优势群体,是课堂中的活跃分子,往往成绩优异。那些不举手或难得举手的群体是否真的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呢?通过对他们平时学习的观察及学业的考评,我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业优异者,但大部分是班级中的后进生。可见,上课举手的现象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学生的学习状况。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举手回答或提问,因为主动举手在教学中发挥着这样的作用:1.学生主动举手,能给予教师积极的教学反馈,推动教学的发展。2.对学生个人来说,上课举手能得到教师更多的注意,多享用教学资源。3.学生主动回答或提问,更利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训练思维能力,而上课不举手或难得举手的学生在班级中一般默默无闻,会成为教师教学视野中的盲点,教师会忽视他们的存在,不自觉地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发展。
      如何改变现状?我结合自己的研究,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或难得举手的状况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下面将逐一列出,并针对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1.学生对科学课没有兴趣,所以不举手。
      现状: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好,同样的学习内容,不能吸引所有学习者的注意,所以学生经常出现偏科的情况。
      对策: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草率,要有情境性和指向性。教师要提高个人魅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授其业”。对于儿童,教师是他人生成长中的重要的人,有着特殊的地位。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尊重、期待,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爱屋及乌,喜欢科学课。
      2.学习确实有困难、不会,所以不举手。
      现状: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强调“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予机会。
      对策:首先,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台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学生无言以对,就要考虑如何继续提问,可以降低提问的难度,转换提问的角度。当学生跳一跳摘不到桃子时,应该给他们一块垫脚石。其次,这类学生思维的反应能力偏弱,有时教师问题还没说完,心领神会的学生就抢得先机举手回答,而他们需要思考良久,所以在教学中要学会等待。对于这类学生要以鼓励为主,问题的回答不管对错,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好,应多给予正面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班级中固有的不良学风,导致学生不举手。
      现状:不举手的学生中,很多人认为举不举手无所谓,只要自己上课认真听就行了。更有甚者,班级中存在着“冷嘲热讽”的风气,回答错的同学受到别人的歧视。
      对策: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优者”在他人眼中变成了“爱表现”,“学习差者”成为别人打击的对象。这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大力表扬积极举手的同学;要向学生说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意义;要求当别人回答问题时要给予耐心和掌声;要求学生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教师要时刻注意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教师授课时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不再举手。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比较强势的,一般很难做到与学生平等,教师的某些错误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信,造成学生不再举手。
      现状一: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容许学生犯错。当学生犯错时,对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会使学生产生畏缩情绪,减少举手的次数。
      对策:教师要清楚人的认识是慢慢提高的,正确的认识往往是在多次错误认知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要容许学生出错。
      现状二:教师会排斥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如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但是缺乏细致的思考,回答问题的错误率就很高。时间一长,老师不愿意再点这些学生回答问题,以免“耽误时间”。
      对策:错误往往暴露了思维误区,这些错误的回答并不是无效回答,只要好好剖析这些错误的回答,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就有启发意义。
      现状三: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回答问题时,小学生会出现词不达意,很难表达观点的情况,教师会直接重新指定其他学生“帮着回答”,不顾学生的感受。
      对策: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所教的学生毕竟只是孩子,要多给孩子们一些笑脸,一些期待。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微笑,在学生的眼里分量会特别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教师应该用平常心、平和心对待孩子,相信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
      5.学生的性格特点,造成学生不爱举手。
      现状:学生的性格是多样的,表现是复杂的。有些学生不善言谈,性格不甚活泼,造成上课不爱举手,这是常见现象。在班级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只是从来不举手,有意识地叫他回答问题,他都能答对。此类学生不举手不是不会,也不是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而是性格使然。
      对策: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中,孩子的性格如果先天的因素占得多,要改变起来,就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性格没有所谓的好与坏,假设孩子不爱举手发言,怕说错,就说明他做事谨慎,考虑问题全面,换个角度来看,未必不是好事。所以,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在提问时要主动出击,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
      6.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学生不爱举手。
      现状:学生慢慢长大,将要进入青春期,有些孩子由于发生了生理性的变化,影响了心理,表现得不愿被别人注意,羞涩的心理随之产生,课堂表现不如以前活跃,这是造成上课不愿举手的原因之一。
      对策:在低年级,学生主动举手的人数比较多,到了中高年级逐渐呈下降趋势,教室内由过去的吵闹变得相对安静。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适当加强问题的深度、内涵,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
      提问时学生不举手或难得举手的原因是多样的,不同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情况。在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希望每位学生都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希望学生多举手。遇到不举手的学生要平和看待,不能一味生气、粗暴对待。如果要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就需要全面、详细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学习变化。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多交流,课后更要与学生多接触,摸清底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

    推荐访问:举手 上课 现状 主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