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双黄连粉针剂_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研究

    时间:2019-02-07 03:24: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3味中药经提取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作用为抗病毒、抗菌和增强免疫力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能,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双黄连的化学组成、各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及部分成分的提取、合成等。为进一步研究其化学组成和制备、提取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合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5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中药制剂,主要作用为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尤其是在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等方面尤为见效。本文主要对双黄连的化学组成、各成分的提取、合成等方面做一综述。
      
      1双黄连的化学组成
      
      化学分析通常是以双黄连中的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咖啡酸以及黄芩素等作为研究指标成分,现有研究表明[1]金银花、黄芩和连翘都有比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简单介绍如下。
      1.1金银花化学成分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及有机酸类等。
      1.1.1挥发油类
      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会发油类含20种绿叶醇类化合物,27个种单菇及倍半菇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为香树烯、芳樟醇和香叶醇。70余种棕榈酸类化合物,其他为醇、醛、酯、酮、烷、烯、炔等有机化合物。金银花的产地、部位(如干和花)及干、鲜状态不同,化学组成也就不同,挥发油在干花和鲜花中成分差异较大,鲜花以芳香醇为主,其他成分多为低沸点不饱和萜烯类成分,而干花成分以棕搁酸为主,一般占挥发油的26 %以上,芳香醇含量仅在0.39 %以下。
      1.1.2黄酮类
      金银花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有木犀草素(luteolin)、忍冬普(lonicerin)等4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木犀草素-7-O-a-D-葡萄酸苷(luteolin-7-O-a-D-glucoside),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金丝桃苷(hyperoside)、 corymbosin和5-羟基-3",4",7-三甲基黄酮(5-hydroxyl-3,4,7-trimethoxyflavone)、 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等30多种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
      1.1.3三萜类
      金银花种含有30多个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为齐墩果烷型。其中含有三个水溶性的具有保肝活性的三萜皂苷,分别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 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
      其他还有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醇类,包括: β-谷甾醇、肌醇和二十九烷醇等。
      1.1.4有机酸类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和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其中异绿原酸为一混合物,它的异构体有7种,分别为4,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酸酰奎尼酸,1,3-二咖啡酸酰奎尼酸,3-阿魏酰奎尼酸,4-阿魏酰奎尼酸,5-阿魏酰奎尼酸,其他有机酸还有咖啡酸和棕榈酸和绿原酸乙酯等。
      1.2黄芩的化学成分
      黄芩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成分,还有挥发油、苯乙醇糖苷和少量葡萄糖、谷甾醇、胡萝卜苷和微量元素等。
      1.2.1黄酮类
      黄芩中的黄酮类成分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基础,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从黄芩中获得的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有40多种,此外还有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和查尔酮。
      1.2.2挥发油类
      据文献报道,黄芩中的挥发油类成分有30多种,主要分为,烯类成分:β-广藿香烯(β-patchoulene)、α-愈创木烯(α-guaiene)等;同类成分:薄荷酮(menthone)、番薄荷酮((+)-pulegone)等;酯类成分:癸基-己基-邻苯二甲酸二酯(phthalic acid,decylhexylester)、邻苯二甲酸二异己酯(phthalic acid,diisohexylester)等;醇类成分主要为β-芳樟醇(linalool);还有酸类成分主要为正十六烷酸(cetano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等。
      1.2.3苯乙醇类
      黄芩中主要有四种苯乙醇苷分别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1-O-α-L-鼠李糖-(1→3)-β-D-(4-阿魏酰)-葡萄糖苷[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1-O-α-L-rhamnosyl-(1→3)-β-D-(4-feruolyl)-glucoside],该苯乙醇苷是最早分离得到的,另外三种分别是,salidroside、darendoside A和darendoside B。
      另外,黄芩中还有氨基酸、苯甲酸、黄芩酶和淀粉等物质。
      1.3连翘化学成分
      连翘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类。黄酮类主要有槲皮素、芦丁、紫云英苷和汉黄芩素-7-O-葡糖苷等,汉黄芩素-7-O-葡糖苷发现的比较晚。挥发油类化学物质种类比较复杂,主要为单萜、单萜醇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还有一些含量相对较多的成分,比如蒎烯、香桧烯、水芹烯、对-聚伞花烯、松油烯-4-醇和芳樟醇等。此外还有苯乙醇及其苷类、木脂素类、C6-C2天然醇及其苷类和萜类等物质。双黄连中部分化合物的结构如表1所示[1]。
      
      2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前文献报道的关于双黄连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2.1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王洪杰等[2]采用ODS C18色谱柱,结果黄芩苷在血浆和唾液中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0 μg・mL-1和0.15 μg・mL-1。该方法适用于血液和唾液样品中双黄连有效成分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取样量小,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黄小莉[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在24.85 mg・L-1~198.8mg・L-1间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单迅速,结果准确,精密度好。杨瑞芬等[4]通过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苷外表定量的方法,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3.772 μg・mL-1~94.30 μg・mL-1, 该试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重现性好。
      2.2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黄小莉[3]采用Kromasil ODS色谱柱, 结果连翘苷进样量在0.496 μg~3.47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覃薛文等[5]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连翘苷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连翘苷在0.1006 μg・mL-1~0.3018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2.3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张进博[6] 采用 HypersilODS2 C18柱作为色谱柱,结果绿原酸在12.0 μg・mL-1~12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该方法适用于双黄连颗粒的质量控制。朱广东等[7]以依利特C18柱为色谱柱,结果绿原酸在0.1028 μg・mL-1~0.719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3化学成分的提取
      
      双黄连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主要是对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的提取研究。
      金华[8]采用单独提取的水煮醇沉和醇提水沉及混合提取的水煮醇沉和醇提水沉4种不同提取工艺制成的干浸膏进行对比,结果醇提水沉法混合提取,所得的干浸膏�膏率最高且颜色松脆有光泽。得出结论:双黄连制剂中醇提水沉法混合提取金银花和连翘优于其他方法。
      李群力等[9]以口服液、颗粒剂的提取工艺为基础,进行对照试验研究,将口服液法、颗粒剂法和滴丸法三者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三种剂型提取方法以滴丸中黄芩苷和金银花、连翘提取方法最适合制取滴丸。
      张文清等[10]采用先对药材进行超临界提取挥发性成分,再用亚沸态水提,絮凝和醇沉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双黄连的提取和精制,从而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其最佳方案为:经超临界萃取的100 g药材,加入10倍体积的水,在90 ℃下煎煮2 h,经过过滤,滤液浓缩至80 mL,在50 ℃下,加入1.5 %的絮凝剂133 mL,搅拌5 min,离心,上清液浓缩至16 mL,加入95 %乙醇至含醇量为80 %,过滤,滤液蒸干,产率约为5 %~6 %。在最后的制剂过程中再加入挥发性组分,以保证其疗效。
      胡宝荣等[11]在醇沉的基础上改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来澄清双黄连口服液,得到结论为:最佳絮凝条件是壳聚糖的加入量为100 mL・L,温度为20 ℃~30 ℃。壳聚糖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且更能使有效成分保留在药液中,还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使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于淑萍等[12]用微波辐射的方法从黄连种提取黄连素,并以水代替乙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原料比对黄连素提取率的影响,再以正交试验确定微波法提取黄连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法比传统使用的醇法、酸法或碱法等提取工艺缩短时间近百倍,微波提取法操作简单,产品纯度好、安全、环保。
      
      4双黄连粉针剂的制备
      
      因为本品为纯中药制剂,运用化学方法进行合成的报道几乎没有,所以主要涉及到制备方法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并经过加工制备成可以临床使用的药物。吕本强[1]制备双黄连粉针剂的工艺流程为:(图1)
      该制剂即为临床使用的粉针剂。由该流程图可以看出注射用双黄连主要成分应该是极性较大的水溶性化合物,极性较小的成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双黄连药剂在临床使用中虽然有很不错的药效,但是它因为是中药制剂,其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它难免会出现过敏等不适应现象,所以进一步探讨其化学成分有那些配伍禁忌及如何会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如何采取措施等工作仍然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吕本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物质基础研究.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院,2004.
      [2]王洪杰,冯宇飞,刘佩莉,等.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双黄连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J].黑龙江中医药,2008,(3):52~53.
      [3]黄小莉.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含量研究.齐鲁药事,2007,26(12):722~724.
      [4]杨瑞芬,彭家钢,张远远,等.RP-HPLC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3):53~54.
      [5]覃薛文,李志怀.RP-HPLC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8,11(5):550~551.
      [6]张进博.HPLC测定双黄连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J].内蒙古中医药,2008,(14):33.
      [7]朱广东,魏岩,孙庆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含量[J].药物鉴定,2005,14(7):47.
      [8]金华.双黄连制剂中连翘与金银花提取方法的探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34.
      [9]李群力,黄金龙,施存元.双黄连滴丸中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7,30(4):481~482.
      [10]张文清,夏玮,那晶,等.双黄连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世界科学技术[J].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66~69.
      [11]胡宝荣,哈力,李晓红.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双黄连提取液的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3):202~203.
      [12]于淑萍,叶健.微波法提取黄连素的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增刊:48~4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化学成分 研究 粉针剂 双黄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