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浅谈旅游城市景点与道路的英译问题] 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景点

    时间:2019-02-07 03:15: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入世和申奥成功后,我国的旅游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古老的中国观光旅游,他们来我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游览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对涉外旅游的从业人员来说,旅游景点和道路的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城市景点名称和道路名称的英译为实例,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直译、意译和音译。指出译者无论采取哪一种翻译手段,都应该考虑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同时应该使景点名称和道路名称的译文达到规范一致的效果。
      关键词:地名;翻译;旅游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234-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到中国来旅游观光或生活居住,其中尤以来自英语国家的为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英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和出行密切相关的景点和道路名称标注直存在很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不仅有损于城市文明有序的形象,也给外国友人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翻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借助准确、地道的旅游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毫无疑问,准确而地道的译文会对宣传旅游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把旅游资源向外推广,就必须关注景点名称的英译现状。
      一、城市景点与道路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地多名,译法不一
      在一些旅游资料及对外宣传品中,有些地名的译法很不统一,例如:“太湖”,有的译作TAI LAKE,也有的译为TAI HU LAKE;上海“西藏中路”在某张地图上被翻译成“XI ZANG ZHONG LU”,全是音译;而西藏中路的路牌上却标注着“CENTRAL TIBET RD.”,直接采用英文名称;几步开外的灯箱上还有一张“上海旅游图”,那上面的西藏中路又被翻译成“CENTRAL XI ZANG RD.”,一半英文一半音译。汉语名称对于外国人来说本来就挺难记的,一地多名更增加了难度,这种名称的不规范也会破坏旅游地乃至中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降低信誉度。
      (二)生硬对译套译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许多名胜古迹取名时有丰富的含义,然而很多名称却被生硬对译套译。比如,西湖之畔的“汉三老石室”中的“三老”常常被译为“Three Old Men”,但“三老”并不是指三位老人,而是古时掌管教化的乡官,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和“三位老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再如很多车站的问讯处总被写成“Information Desk”还有“Customer sevice center”,实际上一个“Information”就全部解决了。
      (三)滥用“名从主人”原则
      一些旅游景区简介在景点或某一景观、景象、景物名称的翻译中,由于这些名称多属命名者的意境想像,或者由于形似或神似而得名,其内涵的准确把握难度较大,英译较为困难,因而译者干脆用汉语拼音替代。比如国内许多景区都有“三叠泉”、“五泄瀑”之类的景点,一些景区简介中将其音译为“Sandie Waterfall”或“Wuxie Waterfall”。“三叠泉”、“五泄瀑”
      中的“叠”或“泄”,其实就是指数级瀑布中的一级,因而可以译为“Three-cascadeWaterfall”“;Five-cascade Waterfall”。再有,河南景点“桐柏山淮河源”被简单翻译为“Tongbaishan Huaiheyuan”显然就是不动脑筋,因为这类景点名称很容易意译,且不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完全没必要音译。如果景区景点名称中过多地出现汉语拼音替代翻译,就难以做到信息的准确传递,使外国游客难以理解,从而降低该景区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粗制滥造,拼写错误百出
      如果稍加留意旅游景区及道路的英文名称翻译,我们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疏漏或错误。深圳盐坝高速上一处指示牌,把“深圳市区”译成了“DOWN TONB”,此外,海景二路也被译成了“HAI JING 2th RD.”。这两处都是明显的拼写错误,众所周知,市区的正确的译法应是“DOWN TOWN”,海景二路译文中的“2th”应该是“2nd”。再比如深圳著名景点“锦绣中华”把“Windows of the world station”标成“Window of world station”。“深圳”的英文写法“Shenzhen”有时候写为“ShenZhen”,这不是翻译人员的问题,而是排版制作人员的疏漏。
      二、造成城市道路与景点名称翻译问题诸多的原因
      (一)译者水平良莠不齐
      管理者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所聘请的翻译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很多的翻译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翻译的素质,更别说旅游方面的知识,而且他们对此类翻译重视不够,认为仅仅几个字的翻译很简单,于是,不加思考,不做调查研究,应付了事。
      (二)译者缺乏适用的翻译理论指导
      城市景点与道路翻译不可简单套用普通翻译的理论原则,它有自己的特殊性。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名从主人。所谓“名从主人”是指音译人名、地名,应按原名所属语种的发音进行音译。
      中国地名的英语书写过去一般采用威托玛式(Wade)由外国人拼写。例如:“北京”写成Peking,“厦门”写成Amoy等等。现在中国地名罗马化的国际标准是汉语拼音方案。据此,中国地名一律以普通话为准进行拼写;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一律以当地民族语言的字母转成英文字母,如“乌鲁木齐”要写成Urumqi。准确到位的路名翻译无疑会提升城市国际化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对外宣传形象。
      2.译名的可记性与确切性。城市景点道路的名称首先是个名字,名字就应该做到简单易记,所以简洁是城市景点和道路名称翻译中要优先考虑的。再者,就是名称要确切,能正(下转236页)(上接234页)确恰当地概括内涵。我们看到的城市景点道路名称翻译中出现的生硬对译套译,滥用名从主人原则,就是翻译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造成的。
      三、规范城市景点与道路名称翻译的几点思考
      (一)统一名称翻译,实现“一地一名”
      笔者认为要实现“一地一名”,就要由国家或省级权威部门出台统一标准。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认真斟酌,统一地名翻译。
      “过街天桥”英语有三种表达,即“Overline Bridge”,“Platform Bridge”和“Overhead Walkway”,可选其一,求得统一。“西藏中路”的正确译法只有一种:“XI ZANG ZHONGLU”。这样的统一标准不仅可以实现一地一名,并且外国游人在中国旅游时会很方便,比如,在问路时,就不会出现沟通障碍。
      (二)音译、意译相结合
      道路与景点名称采用音译或意译要根据具体情况各有侧重。一般而言,音译的译名较简洁,可记性较好,适用于地名翻译;同地名翻译不同,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名称大多不完全用音译,而是采取意译或音译、意译相结合的办法。对景点来说,人们不仅要知道它叫什么,还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时景点的名字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景点名称时有必要在意义上下点功夫。
      (三)组织专门委员会,认真翻译校审
      对城市景点与道路的名称翻译必须高度重视。建议由各地风景、旅游管理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组织旅游、英语专家,尤其是既懂英语又熟悉旅游业的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小组或委员会,提供专门的旅游翻译服务,或专门负责旅游翻译的审校,而工作人员在制作标识牌时,最好能就翻译请教专业人士,以防止印刷排版错误出现。
      四、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旅游景点名称和路名翻译在直译、意译和音译方面的粗略探讨,不难看出这两种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直译、意译和音译三种翻译手法的选择也不仅仅是翻译技巧的问题。旅游翻译和路名翻译同一个地方独特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涉及心理学、广告学、美学领域。在做这一类翻译时要考虑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译文读者的接受度以及译文是否地道。旅游景点翻译和路名翻译是翻译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译者在实践中要把握好源语的内涵,采取灵活的翻译手法,不必拘泥于一种手法,努力使译文准确、地道、有效地传达源语信息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接受度。
      
      参考文献
      [1]李怀奎,李怀宏.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8(1):32-35.
      [2]林克难.何必一“路”到底:街道名称翻译小议[J].上海科技翻译,2009(4):59-60.

    推荐访问:景点 浅谈 旅游城市 道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