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论文【语文教学体态语技能的运用】

    时间:2019-02-06 03:24: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表情达意、烘托气氛、表示情态、增强气势、是辅助语言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体态语在信息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如根据不同类型课文创设不同情感氛围;提高语言的感情色彩与思想感情的感染效应;直观展示课文提供的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突破教学难点等,增强教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体态语;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37-02
      
      语文教学和它各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一样,是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但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言语方式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相反,老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讲课时,常伴随相应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借以加强表达效果,加深听众印象,或弥补口头语言某些不足,这些以人体在特定交际情境中显现方式和活动形式作为交际媒介实现其表情达意之功能的各种手段就是体态语言,也称态势语。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特 .梅拉别思从许多试验中取得这样一个公式:信息总效果=7%文字+36%音调+55%面部表情。且勿论这个公式里所列百分比的精确度如何,但从中可见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体态语在信息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时,体态语还能传达出某些无法用唇齿表达的信息。在信息交流中,体态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际形式。本文试就体态语特点及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作一浅探。
      一、体态语的特点
      (一)动作性。体态语不同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凭借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语言体系传递信息,而体态语则依靠举止神态传情达意。
      (二)微妙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多凭面部表情,特别是用眼睛说话,仗眼波传情。因为这样的活动是在无声情意中进行中的,就带着含蓄性、隐蔽性。而且,眼睛还具有很大灵活性,由眼睛可带出其它的种种表情,形成复杂的感情世界。在一颦一笑之间,往往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其作用是微妙的。
      (三)感染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时而含而不露,时而极富鼓动,这就从两个极端叩动感情的心弦,引发人们积极地思考问题。语言的感染力,也就油然而生。
      (四)辅助性。体态语与口头语言往往结合使用,体态在人们传情达意过程中,主要起辅助作用。其辅助作用。其辅助功能:一是可提高口头表达生动性。二是可提高信息传递准确性。三是可提高传情达意明确性。
      二、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其学科本身性质及教学任务决定,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人文学科,他兼备多种教育效能,如向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向学生进行文学艺术教育等。尤其是文学艺术教育作用要求教师通过艺术形象分析,把作者思想感情传授、感染给学生,增强学生想象力,发展创造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一)用体态语根据不同类型课文创设不同情感氛围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从上课伊始,从教师目光、神态、步伐、身姿等体态都应配合语言唤起学生感情,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状态进入情感涌动境界中,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情调。如于漪教朱自清《春》,课一开始,就用娴雅和悦教态,如沐春风的微笑,配合诗一般语言,在咏春的古诗背诵中,不知不觉将学生引入鸟语花香绿满天下的“春”的意境中,体验着对春的热爱之情,为接下去的教学确立了一个基调。其实每堂语文课都有一个感情基调。总的说,有的课感情色彩淡,份量轻,如说明文、知识短文教学;有的课感情色彩浓,份量重,如诗歌散文小说的教学。显然,后者的感情表达,难度更大。课文由于内容的不同,感情色彩和份量也不一样:有的喜悦明快,有的豪放舒展,有的深沉坚定,有的细腻清新,有的昂扬有力,有的悲愤凝重......这是由各自主题风格所决定的,教师应根据课文实际设计不同体态语,以求造成一种有利于教学的独特的课堂气氛。都德《最后一课》,老师就应以深沉凝重的神色,严肃悲愤的目光创设出一种庄严气氛。而艾青抒写观舞感受的《致乌兰诺娃》则应以表情、手势创设清新明快意境。这样才能使作品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达到感染学生,有效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目的。
      (二)用体态语提高语言的感情色彩与思想感情的感染效应
      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讲求结合语文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体态语的移情特点,在教学中能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渗透效应。如《最后一次讲演》教学,我便通过讲授时音调、语调、手势表情来提高感染效应。首先把写作背景作简单介绍,以激发学生对国民堂反动派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愤怒之情。接着,我站在讲台一侧,郑重向大家宣布:“就在李公朴被杀害的第五天,广大革命群众在昆明举行隆重追悼会,闻一多在会上发表了一篇旗帜鲜明,慷慨激昂的讲演。他当时是满腔愤怒地登上讲坛。这时,我满腔怒气,阔步向讲桌走去,完全以闻先生当时身份出现,尽力表现他当时激怒的感情,静默了大约一分钟。此间,我注意了一下学生神情:一个个聚精会神,怒目圆睁。“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最后一次讲演”就这样开始了。这时,学生不知不觉地成了闻先生讲演的听众,在伴着起落有致的手势和炽热愤怒的神态的讲演中,学生的激愤之情,犹如决堤之水,横溢难阻,雷鸣般的掌声不断地爆发,不断冲击我的“讲演”,收到很好教学效果。
      (三)用体态语直观展示课文提供的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
      如讲《祝福》把对祥林嫂的无限同情,全部融合到自己的目光中,用不同眼神表现出祥林嫂感情变化的不同层次,或善良、或愤怒、或冷漠、或恐怖、或释然,教师的表情使学生得到深深感染,又如讲《我的老师》中“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教师摹拟“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简单动作,一下子就将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形象化,学生赏心悦目,心领神会。
      (四)用体态语可加深课文内容形象了解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情节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象《扁鹊见蔡桓公》、《狼》、《变色龙》等,可通过编演课本剧,通过师生动作演示,情境创设,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致观察课文中有关情景再现,获得较为鲜明感知印象。如一位老师上《宋定伯捉鬼》一文,将学生分苦干组,让学生上讲台,分别装扮文中的“鬼”与“人”,一遍遍演示,一遍遍背诵,一遍遍体会,演示者背着“鬼”哆哆嗦嗦背“台词”(课文),作为观众的同学也一遍遍默读“台词”,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得以极度兴奋。演示结束,全班集体背诵,此时兴奋中心转到主管抽象思维的左脑,一堂课之后学生全都能将课文背出。一位上台演示的学生回家后还一直沉浸在演示时的兴奋中, 在复习中,突然领悟到,岂止是人怕鬼,鬼不也怕人吗?于是,第二天他在课堂上主动要求重念有关台词,当他以阴森颤抖凄凉哀婉的声调读出“我是鬼”时,全班同学无不毛骨悚然,在这种惊惧带来的亢奋中,又一次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用体态语还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如明代魏学伊《核舟记》里第三节的背诵,“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由于其中表方位的“左”“右 ”出现频率太多,学生背默时往往张冠李戴,这时,若让三个学生上台用体态语将文中所写三人的位置、神态、举止再出来,让其它学生依据台上形象、姿态对照课文识记背诵,便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不仅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更重要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有较大帮助。
      综上所述,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表情达意、烘托气氛、表示情态、增强气势、是辅助语言重要手段。它能增强语言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那些不宜下定义或限于学生接受能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问题。总之,体态与语言配合能够增强教师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体态语的使用,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要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好的效果来,除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外,还要在备课时,根据教学任务、学生心理需求及课文内容,注意体态语设计训练,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配以必要态势语。
      
      参考文献
      [1]王仕斌.语文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运用的方法论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
      [2]郑丽萍.谈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
      [3]王玉龙.漫谈体态语言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05(3)
      [4]陆文泽. 体态语言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功用[J].2005(5)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技能 体态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