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2018广东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_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广东卷)化学试题评析

    时间:2019-02-05 03:31: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1-0062-02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B      1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的特点
      1.1试卷总体印象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的试卷结构与以往截然不同,全卷满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其中化学试题包括24分单选题、12分双选题、64分非选择题,满分值为100分,做题时间大约为50分钟(都远远少于去年的X科),主要考查《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等两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内容,不再设置不定项选择题和选做题,不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的内容,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广东高考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创新意识。
      1.2考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I卷8道选择题注重基础,主要考查高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涉及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根据盖斯定律求焓变、元素“位―构―性”推断、常见有机物的重要性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化学实验评价、原电池等知识。单选题都是常见题型,考生比较熟悉,相对容易。双选题则是一个创新,难度稍大。
      第II卷4道非选择题注重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但也注重双基。如第30题为有机题,涉及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和同分异构体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的计算、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加成反应原理的迁移应用;第31题为化学反应原理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和配平、运用图像解释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计算硼酸的电离常数;第32题为物质制备工艺流程题,涉及解释操作目的、选择除杂试剂、离子方程式书写、回收物质等;第33题为实验探究题,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对吸收液中阴离子提出假设以及限选试剂完成设计实验方案。题型和前三年高考X科的主流试题基本一致,但排列顺序则与各市模拟考试完全不同,让考生略感意外,考查的也都是中学化学核心知识。
      1.3以能力立意为核心,体现科学思想和学科方法的应用
      试题情境与设问围绕能力立意,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如第31题以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的硼酸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紧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考试大纲说明的基本内容,第(1)问书写并配平B2H6气体与水反应制硼酸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第(2)问以硼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为载体,考查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正确运用文字表达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做出合理解释;第(3)问计算硼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突出了计算技能的考核。
      1.4关注化学与SY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 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非选择题选材大量来自于实际应用情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如第30题以固定和有效利用CO2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为线索,引申出固定CO2的反应机理,最后迁移到CO的固定和利用等方面;又如第32题以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领域,引申出β―锂辉石为原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
      1.5突出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试题将化学实验与其它化学知识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2、23、32、33题都涉及化学实验,寓化学原理的应用于化学实验和生产,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化学实验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6加强对学生接受、吸收以及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
      广东高考化学命题一直重视对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与过去三年X科相比,2010年主要体现在图像、表格等非文字表达的信息呈现方式上,形式多样,信息量较大,立意明确,力求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读图、 读表能力以及图表数据分析处理能力[2]。如第 10题提供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的位置表,第22题有实验I~IV的装置图,第23题有含盐桥的锌铜原电池装置图,第30题是有机物结构简式、反应方程式,第31题有坐标图,第32题有工艺流程图,第33题有实验表格等。
      1.7知识内容要求层次呈梯度性变化,更好地体现高考的选拔性
      2010年试题设问层次要求呈现梯度性变化,从了解、理解(综合)、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逐步递进,对学生的考查层层深入,有利于选拔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如第30题可以区分出不同程度的考生:第(1)问,从题目给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就可以直接写出其分子式,比较简单;第(2)问写有机反应方程式,将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的原理迁移,可以间接写出,也比较容易;第(3)问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考查有机官能团的化学性质,乙酸与乙醇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一元酯,则二元羧酸与过量乙醇酯化生成二元酯,考查学生能够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难度稍大;第(4)问需要在接受、吸收加成反应②的基础上整合、类推出反应生成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难度为全题最大;第(5)问则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度稍大。通过不同设问方式体现能力考查层次的梯度,从初步加工的层次逐步到提取信息重组知识的能力要求。
      2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向
      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正确理解命题趋势并指导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看,今后复习备考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2.1夯实“双基”,降低难度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区分度都是在基础上设置障碍,没有高难度的试题出现,因此考生考后普遍反映题目容易,但是得分未必很高。造成绝大多数考生丢分的主要原因,不是试题的难度,而是“双基”上的不足。“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题的依据,离开扎实的“双基”,任何有关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都毫无意义。夯实“双基”,就等于控制了化学的主要得分点。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回归基础的特点启示我们,高考复习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主干知识,不盲目追求高考“热点”。另外,复习还应狠抓能力的培养,如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表达能力、审题能力等,以不变应万变。
      2.2 关注“往届高考题”或“传统题”
      “往届高考题”或“传统题”可以突出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命题有所继承的指导思想下,这些试题仍然有可能经过改编后在高考试题中再现。如今年第8、9、11、12、23、30、32、33题,都是在非常典型的“传统题”或“往届高考题”的基础上重组、变形和创新改编而成。只要认真研究好近三年高考题,不断变换思维角度、不断创新,就能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2.3重视化学实验,提高设计和探究实验的能力
      近年高考化学实验主要有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评价方案的优缺点、实验数据的处理等类型,实验是高考的重头戏,在理综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区分度最大的试题。如第33题第(3)小题,需要学生在表格中用文字去表述探究的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的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表述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得分的高低。因此,重视实验,学会使用仪器、会观察、会解释、会简单设计,就是要“会实验”。
      2.4注重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包括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简答题要求考生准确组织文字,简明扼要地答出要点,如第31题第(2)问,需要从平衡前后两个阶段解释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因此,切实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从命题趋势看,高中化学教学中仍需要切实重视“三基”的教学,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规范性答题训练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2]雷范军.新课程理念下数据型图表的利用[J] .化学教学,2006(4):P41~42.
      [3]李佳.2009年普通高考化学科(广东卷)试卷评价与试题分析报告[N] .广东招生考试,2006/1/15:第2版.

    推荐访问:年高 广东 评析 理科综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