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你的学生有“问”提吗?_学生好问题提什么问题

    时间:2019-01-27 03:34: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问题意识”,似乎只理解为由老师没计好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对此,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表示深深忧虑:“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特别是学生又没有问题提出,这堂课上它干什么呢?”在这里,不妨从教师的角度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没有“问题”?
      
      一、你有没有接受学生“拷问”的胆识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个人感受都是不同的,在学习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也是独特的,因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会超出我们所参考过的资料,不同于专家学者的解读,也常常会大大出乎我们教师的意料。很多教师怕就怕在这一点上,怕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怕在课堂上难堪,只求一堂课下来,稳稳当当的。有节公开课,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以“学了这一课,我想说……”或“学了这一课,我想问……”为开头,让学生发言。结果,学生接二连三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在评课时,大家都一致肯定了这个教学环节,认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同时也几乎都一致认为,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不到位。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所剩不多,教师来不及细致引导学生作出更好的解答;可能是因为是公开课,学生都很想给自己的老师争点光,表现得好些,提出的问题确实出乎老师的意料。我想,在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学识,不断提高解答能力和解答技巧的同时,首先要对这敢于接“问”的胆识表示敬意。
      
      二、你的课上有没有“问题”学生的“捣乱”
      
      我们老师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说都是优秀的导学设计大师。每堂课教什么怎么教要完成哪些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安排得满满当当。可是总有些“问题”学生,在你正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们正听得津津有味时会突然一问:“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老师,如果怎样怎样那又会是怎样呢?”一般会认为,包括学生们也会认为,这是个爱捣乱的学生。老师可能会对他的班主任说这学生如何如何,或者把这学生叫到办公室来,“和和气气”地说:“以后不要这样了,不要打断了老师的思路。”因为我们的课时有限,教学任务很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打岔”,或者停下课来解答学生的问题,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于是乎,整堂课里,就是学生静静地聚精会神地听,或者是老师问问学生答答,井然有序,安安稳稳,波澜不惊。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完成对全班同学的“负责”的同时,是否打压了个体“问题”学生,让他也成了没“问题”的学生呢?
      
      三、你有没有看出学生“问题”的价值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于漪的一堂语文公开课很让人受益。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学生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我们的课堂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教学鲁迅的《药》时,有个学生问道:“老师,华大妈是男的还是女的?”他本是要问文中为什么用“他”字而不是用“她”字,只是意识里可能存在疑问,“大作家鲁迅怎么会用错字呢?”这些都让人反思学生“问题”的价值。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那么的有深度那么的有广度,于不疑处见疑,敢于把看似肤浅的问题提出来更是难能可贵。我想,让学生从“问题”的解答中学得知识、获得解答思维指导、掌握相应的解答技巧是很重要的,学生这种敢问精神更重要,让学生由“满脸通红”到“抬起了头”更为重要。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胡适在1932年6月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的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命寿终正寝之时!”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你的学生有“问”提吗?

    推荐访问:学生 提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