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语文课堂的喧嚣与寂寞】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

    时间:2019-01-17 03:23: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坚定地认为,语文是最为浪漫的一门学科,相对于理科严密的逻辑推理,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大起大落的精彩,语文也是最为个性的一门学科,相对于亘古不变的唯一答案,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百花争艳的缤纷。所以,我也固执地认为,语文课堂也必须遵循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有大开大阖的争论的高潮,亦有静若止水的沉默。
      语文课堂当是以寂寞入场的。老师当是寂寞的,他要能够走进幽深的文本,以自己颤动的脆弱的内心,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去洞悉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万象。这期间。老师要学会把自身置于远古的沟壑纵横的大地,去体味人情的冷暖,世事的沧桑。他是抛弃了所有的杂念,故而寂寞是他前行的咏叹调。他还要学会想象,冷静地揣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孤独地思索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没有人能告诉他这一切,只能凭借自我的感觉。因为,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本来也是情绪的化身,本来就只相信自己跳动的灵魂。上课的时候,也讲究一种心灵的感应与默契,也讲求一种情绪的集中与纵容。思路、逻辑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就是一个简单的闪念。学生当是寂寞的,在还没有完全了解文本大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说话的底气,这时候的交流,基本都只能是空谈。他是空白的,如同没有任何墨渍的宣纸。所以,寂寞是他走进文本的路灯。他必须顺着从未涉足的小径,去探寻经典的内涵与真谛。这时候,教室里,该是一派从未被开垦的静吧。
      语文课堂当是以喧嚣作为过程的。老师有老师的见解,学生有学生的认识。可能也正因为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对同一篇文本内容,也能够呈现出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观点与体验。个性在课堂上飞舞,思想在课堂上碰撞。争论往往是达成共识的最为理想的手段。当然,在这里,我反对为了要争论,而故意进行一些牵强的话题设置。我曾经听过不少老师讲授《愚公移山》,大多数教者都喜欢用“搬山”还是“搬家”来调剂一下课堂的气氛,好显得活跃,而这实际上恰恰是让学生偏离了文本,跳出了阅读的情感体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所以,喧嚣,是一种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所进行的思维交流与融合,而不是此起彼伏的喧闹。喧嚣,应当是克服了满堂灌的弊症,既淡化了教师的独自表演的尴尬,又削减了学生扯淡主题的信马由缰。正因为喧嚣,教师和学生之间才可以真正建立起一个学习共同体,而杜绝了执意的传授的缺撼,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阅读目标,也努力追求着共同的志趣,他们在思想的深处慢慢地融合,相互影响。他们因为在争辩中有了心得而喜悦,而鼓舞,他们又因为在质疑中产生了新的困惑而增加了阅读文本,解读文本,学习文本的乐趣。这时候,教室里,该是一场硝烟弥漫而又各得所乐的战争吧。
      语文课堂当是以寂寞来收场吧,我想是的。语文课堂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归于寂寞。因为情感的体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攀升,本身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而不能外显出来。也唯有做到内化,语文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所以,我才说,寂寞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好的落脚点。情感的体验要在课堂行将结束的时候作到最为玄妙的延伸,否则,课堂完美无缺的时候,也就标志着学生体验的结束与止步不前。寂寞,不是如同一潭死水,而实际上是批判性思维的发端。是读者以更加冷静的心态去品味文本的优美,去鉴别文本的瑕疵的初始。语文终将不是共识,而应当是一个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应当带有读者本人的个性化认识。所以,这时候,应当是以个体的身份去面对文本。应当远离争论的喧嚣,用更为独特的视角,更为犀利的眼光,更为深刻的思想,更为尖锐的语言对文本来一个转身的大跨度的思考。这时候,需要的是自我的反省,需要的是面对文本的一种超然的心态,是一种跳出文本本身而进行的社会生活,灵魂情感的再次盘点。唯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有生命力,才是达到了人文教学的效果的。这时候,教室里,怕是一湾退潮的浪花吧。
      语文课堂上,喧嚣是一种精彩。寂寞是一种美丽。

    推荐访问:喧嚣 寂寞 语文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