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流光溢彩【巧用生活素材,让课堂流光溢彩】

    时间:2019-01-10 03:18: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数学是人类在生活、生产中逐步认识、发现、总结、发展的一门科学,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入门知识,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就应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一、课前捕捉,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并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教学前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事先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在课上进行汇报。有的学生说,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65%表示日本的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14%表示中国的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树木的过度砍伐。有的学生说,据科协调查,去年我国85.9%的人没有参观过科技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有78%的人没有去过公共图书馆。这节课所学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当生活实际中有关的情境再现时,学生就会自觉地用百分数知识来解决。这样能达到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让学生课前自己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不但使学生的学习素材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自己选择甚至自己提供学习材料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课堂体验,促进知识理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来替代过于陈旧的例题,结合学生自己的感性经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第几排第几个”,我设计了这样的三个教学环节: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必须说清楚自己的位置在第几排第几个;2.请学生说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在哪里,让其他同学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3.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座位号,观察自己新位置大概在什么地方,然后坐到新位置上。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新知识是自己已有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才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使枯燥的计算贴近生活,我把课堂设置成玩具超市,给学生平时喜欢的各种玩具贴上价格标签,让学生从中任意挑选自己喜爱的两种玩具,并算一算共需付多少钱,自然地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蕴涵在购买玩具的生活场景中。我还带领学生做风车,在做风车的过程中认识正方形;让学生玩套圈的游戏,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加减计算……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学生在满足探究需求的同时,既主动参与了建构,又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后应用,促进知识运用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体验,可以使其真切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知识的建构,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所学的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是“生活课程”。
      如学习单位长度厘米和米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量一量家里桌子的长、宽、高,灶台的高,客厅或房间的长、宽等。指导学生量不同物品时选用合适的工具(如米尺、卷尺、学生用尺等),如果要分几次量,怎样做记录,最后要算出总长度。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有关知识之后,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星期天与家长一起购物,要求先计划买什么商品、数量,先估一估要花多少钱,购物时做好记录,购完物后回家要算一算实际花了多少钱,与原来估计的相差多少。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被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现价值。在应用中体验数学,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了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生活素材,组织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素材出发,走进数学,感悟数学,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原理。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同时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能力。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营造数学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流光溢彩。

    推荐访问:流光溢彩 巧用 素材 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