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慢”处理_数学模拟课堂教学视频

    时间:2018-12-23 19:41: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只有在慢的情境中才能自主探究,深入体验,所以慢功夫才能使教学总体目标落实到位。
      慢的选择,应根据新知的特点和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灵活地选择,没有统一的模式,或者是课始的导入、或者是新知的揭示、或者是学生思维困惑之处、或者拓展提升之时,因生因时因地而异。
      一、“慢”导入,在设计情境中激发热情
      导入好比说相声,要做足包袱,将观众的胃口吊起来,再抖露出来,观众哈哈一乐,这样就成功了。数学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教师也要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一个适当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之心,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片段1(摘自《退中的数学》一课)
      师:这是一张白纸。
      老师拿起一张白纸,正反展示了一下,右手向空中招了一下。
      师:注意看好,现在要变了。
      老师突然蹲下,藏在讲桌后面,只听刺啦一下。
      师:猜一猜,现在白纸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来了兴致,有的站了起来,伸长脖子张望,但没看着。
      生1:没有变。
      生2:撕去了一个角。
      生3:变成了两张。
      老师站了起来,两手各拿着撕下的半张白纸。猜中的学生欢呼了起来。老师又拿出一张白纸,重新藏在了讲桌后面。
      师:听好了,这次看谁猜得准。
      只听刺啦、刺啦两声。
      学生异口同声喊了起来:四张。
      师:不改了。
      生齐答:不改了。
      老师站了起来,摊开双手,白纸果真分成了四份。教室了里“耶”声一片。
      师:如果我再刺啦一下会怎么样呢?
      生:会分成八份。
      生:老师,我发现了规律,刺啦一下变为2份,刺啦两下变为4份,刺啦三下变为8份,如果再刺啦一下就是16份。
      生:老师,我发现这个规律可以用一列数来表示:1、2、4、8、16。
      老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下了:1、2、4、8、16。
      生:老师,后面还要加上省略号。
      师:为什么?
      生:如果像这样撕下去,后面还有无数个数。
      这是一个简单的等比数列的教学。如果教师简单地将数列写出来,学生也能迅速地得出规律。但教师舍近求远的作用是什么呢?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开始,需要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另外也渗透了本课的基本思想,寻找规律要从起点开始――“退、退、退,退到起点处”。虽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为后续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且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原来数学这么好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两分钟的时间投入,换取了良好的学习心向,这样的慢进入是合适的。
      二、“慢”练习,在充分讨论中澄清疑惑
      旧知的复习、套路的模仿、技能的训练,应以快节奏的形式进行。但现行教材中的习题许多是对例题的补充和拓展,应针对不同的习题采用不同的策略。
      片段2(摘自《认识厘米》一课)
      师:有一个同学小明也学习了认识厘米,他也学会了怎样量物体的长度,但是小明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着了一场大火,把心爱的尺子烧坏了。
      老师拿出一根纸制的直尺,用打火机将直尺的后端烧掉了一截。(笑声)
      师:现在这把破尺子还能量长度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可以?
      生:因为有些尺子也是很短的。
      生:0刻度还在。
      师:但是小明家太不幸了,又着了一场火,把尺子的另一端也烧坏了。
      老师用打火机将有0刻度一端也烧去了一截。(笑声)
      师:还能量出打火机的长度吗?
      生:不能。
      老师将打火机和破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上。
      师:有没有说能的?
      有孩子举起了手。
      生:0烧掉了,可以用1做起点。
      师:现在1也烧掉了。
      生:可以用2做起点。
      师:真是了不起的发明创造。0没有了,2居然也可以作为起点。就请你拿这把破尺子去量打火机的长度,行吗?
      学生以2厘米为起点对准打火机的一端,另一端大约处在10厘米的位置上。
      师:打火机的长度是10厘米吗?
      生:不是,8厘米。
      师:你们怎么会想到8厘米呢?
      生:因为0没有了,1也烧了,只有2了,所以是8厘米。(笑声、掌声)
      师: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生:10-2=8。
      师:孩子们,我们从2厘米开始1厘米1厘米的数起,数到几就是几厘米了。
      学生跟着老师1厘米、2厘米地数了起来。
      用断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认识厘米》这一课中的难点,直接出示习题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烧尺的形式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高明之举。第一次烧尺,打破了“完整尺”才能测量物体长度的局限,学生在短暂的疑惑之后立即意识到0刻度还在,还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第二次烧尺,打破了有“0刻度”才可以测量的认识误区,学生通过争辩、操作,懂得了可以用2作为测量的起点。将一道习题分解为两个步骤来进行,有效地分散了难点。更为可贵的是,教者并没有在学生困惑的时候做出暗示,而是充分地让学生讨论操作,自主地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在得出结论之后,又带着学生1厘米2厘米地数,彻彻底底地消除了学生的困惑。这样的慢功夫是一种境界,是教师对题目的深度开发和对学生真实把握后的从容。
      三、“慢”展开,在深入探究中明晰原理
      新知的学习需要充分地展开,深入地探究,在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再予以概括,所以新知的学习不能匆匆而过,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根据新知的特点,有步骤有层次地展开,让一帧一帧知识图景在孩子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展现。
      片段3(摘自《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
      老师首先在屏幕上打出例题:你能用下面的小棒摆成三角形吗?
      (1)3厘米、4厘米、5厘米;(2)3厘米、3厘米、5厘米;
      (3)3厘米、2厘米、5厘米;(4)3厘米、1厘米、5厘米。
      师:孩子们,请拿出一号信封,倒出小棒,按照长短的顺序摆放好,可以自己研究,也可以几个人合作,看一看当中有什么规律?
      有个小女孩举手,说:“老师,我知道。”
      老师有点意外,示意回答。
      生:第一组、第二组可以围成三角形,第三组、第四组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两组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就可以;第三组的两边之和等第三条边,第四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所以不可以。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是爸爸告诉我的?
      老师微笑着看着小女孩。
      师:老师非常欣赏你。
      继而转向全体同学,说:“孩子们,她说的对吗?”
      生:对。
      师:为什么?
      生:是她爸爸说的。
      师:孩子们,究竟对不对,我们只是听说而已,还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做,靠我们大脑去思考,自己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行动起来。
      孩子们开始行动起来,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师:孩子们,刚才这位女同学说的对吗?
      生:对。
      师:怎么知道对的呢?
      生:我们做过了,就是这样。
      师:对了,只有自己亲手实践过,我们才可以真正相信。请大家拿出2号信封,倒出其中的两个小棒,用剪刀将其中的一根小棒一分为二,看一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每个孩子倒出的两根小棒长度不尽相同,且有等长和不等长之分。
      孩子们投入到第二次操作之中。
      很显然,小女孩过早地揭示了问题的答案,打乱了正常的教学流程。孩子们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没有在丰富表象地支撑下,很难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即使发言的孩子也只是机械的记忆,并没有明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如何处理?是接着孩子的话,通过验证揭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还是仍然让孩子们经历探究的过程?教者选择了后者。又因为小女孩过早地揭示了答案,弱化了探究的价值,所以第二轮操作尤其显得必要。关键处不能匆匆而过,它是课堂的核心所在,只有让学生明晰新知的生成过程,才能解惑,也才能内化为活的知识。另外,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只是老师与个别孩子的对话,不能因个别孩子的发现而剥夺其他孩子探究的权利。新知教学一定要慢展开,使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张弛有度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境界。而弛(慢)是张(快)的基础,起于弛而趋于张,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新”的教学……慢工出细活,恰当的处理,同样慢功夫也能造就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中 数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