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事迹材料 > 正文

    1999~2020华师环境科学概论真题答案

    时间:2021-03-08 13:31: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第 1 页 论 环境科学概论 1999 年

     一、名词解释

     1 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2 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

      3 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酸沉降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湿沉降通常指 pH 值低于 5.6 的降水,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4 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这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

      5 垂直绝热降温率:在大气静力条件下,空气做绝热升降运动而引起气块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6 富营养化:指生物所需的 N、P 等营养物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人类活动可加速此过程。

      7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辐射逆温。

      8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

      9 声压:是由于声波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是衡量声音大小的尺度。

      10 资源化系统:没找到哦。。。

      第 2 页 论 环境科学概论 2000 年

     一、名词解释

      1 海岸逆温:陆地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上空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海上冷空气流入陆地地面,而使海岸地面产生逆温的现象。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主要标志为 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4 环境本底值:环境本底值即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5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第 3 页 环境科学概论2001 年 一、 名词解释(15分)

     1 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2 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机物不断输入水体中,造成藻类大量繁殖,溶解氧耗竭,水质恶化的现象。

     3 酸雨:又称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通过降水(如雨、雾、雪)等迁移到地表,或在含酸气团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

     4 噪声:凡是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人们心理和生理声音,统称为噪声。

     5 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二、 简答题(40分)

     1、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原则:

     第一,公平性原则:

     1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 2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3有限资源公平。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纸张等,都占全球的80%。

     第二,可持续原则: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三,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2、 简述大气污染预报的依据。

     主要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出

      第 4 页 的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主要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3、 什么是食物链?它在难(不)降解污染物迁移中的作用如何?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作用:如果一种有难降解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虫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当它经常吃草,有毒物质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青蛙吃大量的虫子,有毒物质会在青蛙体内进一步积累,当蛇吃青蛙时,污染物质又进一步积累。因此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

     4、 试述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与动力的关系? (1)第一阶段:食物采集者社会阶段(原始社会,初级阶段),主要是人力,基本没有环境问题; (2)第二阶段:农业社会阶段(低级阶段),主要是家畜,基本没有环境问题; (3)第三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发展阶段),主要动力是以煤炭、煤油为主的能源,煤炭、煤油的大量燃烧利用,产生大量的大气、固废、水污染等。

     (4)第四阶段:现代:主要能源是煤炭、煤油,核能,在产生大量的大气、固废。水污染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污染。

     三、 论述题(45分)

     1、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零点行动”未达到预期效果,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25分)

     主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治理过程急于求成,对治理所需财力物力准备不充分,没能够按照预期很好的治理; 没有充分考虑太湖治理的特殊性,而是照搬淮河治理模式,污水处理厂很少有脱氮

      第 5 页 除磷工艺; 工农业和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废水,治理措施和治理标准严重滞后,从工厂排污口和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仍然是劣于五类的污水; 监管不力,有部分企业出现排污超标现象; 农田面源污染得不到控制;

     排污审计紧跟不上。

     2、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分)

     主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1)自然原因: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物种本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环境突变。

     (2)人为原因: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掠夺式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3)制度原因: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第 6 页 环境科学2002 年 一、 填空题(10分)

     1、《人类环境宣言》于1972 年在 斯德哥尔摩 市制订。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包括:

     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有六类,它们分别是:

     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 、一类混合区 、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 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4、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有:风 、湍流 、大气稳定度和 大气温度层结。

     5、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二、 名词解释(10分)

     环境要素最小限值律:最小限制因子率是德国化学家J.Liebig在1840年提出的。J.Liebig在进行各种因素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时,发现作物的产量常常不是被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所限制,而是受那些之需要微量的营养物质所限制,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将此称为J.Liebig最小限制因子率,同时将因子范围加以扩大,并严格地限制于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平衡状态时适用。

     环境本底值:又称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其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空气二次污染物: 是大气污染物的一类,是各种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或与大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能(如紫外线)参与下所能引起的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与一次污染的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巴塞尔公约: 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 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

     三、 简答题(30分)

      第 7 页 1、 二次能源及其举例 二次能源(secondary energy ):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2、 水体的氧垂曲线和DO的变化过程 水体的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称氧垂曲线。

     变化过程:在未污染前,河水中的溶解氧(DO)一般是饱和的。污染之后,先是河水的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溶解氧(DO)不断下降;随着有机物的减少,耗氧速率逐渐下降;而随着氧饱和不足量的增大,复氧速率逐渐上升,当两个速率相等时,溶解氧(DO)到达最低值。随后,复氧速率大于耗氧速率,溶解氧(DO)不断回升,最后又出现饱和状态,污染河段完成自净过程。

     3、 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及其主要污染事件 特点:(1)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挂广泛,重金属在水体中具有高迁移活性,含量虽然低于0.1%但是危害性确十分明显。

     (2)重金属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大多数属于元素周期中的过渡性元素,在水环境中变现为价态变化多、配位络合能力强、生物毒性效应明显等特点。

     (3)重金属在水中易迁移转化:微量即可产生毒性效应,可以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毒性更强的邮寄金属化合物,可以经过食物链进行放大。

     比如:日本水俣事件,工厂含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海鱼体内含甲基汞,当地居民食鱼而中,截至1972年有近200人患病,50余人死亡,20多个婴尔生出来神经受损。

     日本富山事件,由于镉污染,截至1968年有300人患病,有100多人死亡 4、 从四种划分类型简介大气污染源 (1)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划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此划分法适用于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绘制污染源分析图。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可划分为高架源、面源、线源,此划分法适用于大气扩散计算。

      第 8 页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可划分为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此划分方法适用于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规律。

     (4)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可划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此划分法适用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5、 降温率与排烟类型的关系 大气稳定度用气温垂直递减率(γ)与干绝热递减率(γd)的对比进行判别 (1)波浪型。这种烟型发生在不稳定大气中,即γ>0,γ>γd。大气湍流强烈,烟流呈上下左右剧烈翻卷的波浪状向下风向输送,多出现在阳光较强的晴朗白天。

     (2) 锥型。大气处于中性或弱稳定状态,即γ>0,γ<γd。烟流扩散能力弱于波浪型,离开排放源一定距离后,烟流沿基本保持水平的轴线呈圆锥形扩散,多出现阴天多云的白天和强风的夜间。

     (3) 带型。这种烟型出现在逆温层结的稳定大气中,即γ<0,γ<γd。大气几乎无湍流发生,烟流在竖直方向上扩散速度很小,其厚度在漂移方向上基本不变,像一条长直的带子,而呈扇形在水平方向缓慢扩散,也称为扇型,多出现于弱风晴朗的夜晚和早晨。

     (4)爬升型。爬升型为大气某一高度的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即γ>0,γ>γd,而下部为稳定状态,即γ<0,γ<γd时出现的烟流扩散型态。如果排放源位于这一高度,则烟流呈下侧边界清晰平直,向上方湍流扩散形成一屋脊状,故又称为屋脊型。

     (5)熏烟型。与爬升型相反,熏烟型为大气某一高度的上部处于稳定状态,即γ<0,γ<γd,而下部为稳定状态,即γ>0,γ>γd时出现的烟流运动型态。若排放源在这一高度附近,上部的逆温层好像一个盖子,使烟流的向上扩散受到抑制,而下部的湍流扩散比较强烈,也称为漫烟型烟云。

     6、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一般方法 主要分为陆地处置和海洋处置两大类, 陆地处置包括土地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和深井灌注。

     海洋处置方法包括深海投弃法。

     四、 叙述题(50分)

      第 9 页 1、 叙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 (一)非生物成分:

     (1)无机物:包括氨、氮、二氧化碳和各种无机盐等;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2)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和各种无机盐等。

     (3)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和降水等,来自宇宙的太阳也可以归入此类。

     作用:非生物成分它们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能量与物质基础,又称为生命支持系统。

     (二)生物成分:

     (4)生产者:指能够进行光和作用的各种绿色植物。蓝绿藻和某些细菌。

     (5)消费者: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生物。

     (6)分解者:是指分解动植物残体、粪便和各种有机物的真菌、细菌、原生动物和蚯蚓等食腐动物。

     作用:自养型生物能够将化学能、太阳能等转化为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能源,消费者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传递与循环,分解者将有机成分转化为无机物质,促进物质的转化,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再循环的作用。

     2、 叙述能源利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情况 (1)城市大气污染,产生了大量的CO、SO2、NO2、尘及多种方向化合物,已经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不仅导致生态的破坏,而且损害人体健康。

     (2)增加了大气中CO2的积累,由于矿物的燃烧,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带来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将会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3)酸雨,SOx、NOx通过大气传输形成酸雨,将会改变酸雨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哦那个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将会改变湖泊的酸度,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经济损失,还将导致气候的变化。

     (4)核废料问题,核技术产生的废料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年内仍有较强的放射性。

     3、 叙述废水有机污染指标中BOD、COD和TOC的内涵及其应用特点 BOD:生化需氧量, 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作用而氧化分

      第 10 页 解无机化,需要的氧量。。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一般用BOD5标示,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COD: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化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TOC:总有机碳,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它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通常作为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

     4、 叙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1)人类活动燃烧大量的煤炭资源,以及各种工业产生大量的CO 2 、CH 4 、N 2 O,氟利昂和O 3 等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颗粒物,由于其散射和光吸收作用,以及通过对云的影响产生间接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暖。

     (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温室效应加剧。

     自然变化:自然本身是冷暖交替变化的过程。

     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热天气频率的增加,使得由于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增高;传染病增加。

     (2)对水资源的影响,温度的上升导致水体挥发和降雨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加剧全球旱涝灾害的频率和程度,并增加洪灾的机会。

     (3)对森林的影响,森林树种的变迁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温度的上升还会增加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可能性。

     (4)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海平面的上升会对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产生重大影响,海平面的上升还会造成大片海滩的损失。

     (5)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很多动植物的迁徙将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温度的上升还会使全球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常绿植被、冰川生态等)及候鸟、冷水鱼类的生存面临困境。

     (6)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球范围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的地理分布将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可能必须相应改变土地使用方式及耕作方式。

     5、 叙述臭氧层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 11 页 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工合成物质氟利昂和哈龙等物质进入大气,他们能够使臭氧分解为氧气,而CFCs和Halons具有很长的大气寿命,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危害:臭氧层的破坏,会使其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UV-B区强度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由紫外辐射增加可能导致的后果有以下几方面: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紫外线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臭氧层损耗引起质量的下降,同时也会影响植物的生理和进化过程。

     (3)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紫外辐射对鱼、虾、蟹、两栖动物和其他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都有危害作用,最严重的影响是导致其繁殖力下降和幼体发育不全。

     (4)对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阳光紫外线的增加会影响陆地和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改变地球-大气系统中一些重要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 (5)对材料的影响,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

     (6)对对流层大气组成及空气质量的影响,会促进对流层臭氧和其他相关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H 2 O 2 )等的生成,使得一些城市地区的臭氧超标率大大增加。

      第 12 页 环境科学概论2003 年 一、 名词解释(30分)

     环境容量 :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 :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系统的生命的所有变异性,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生态复合体;包括种内的、种间的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噪声级 :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噪声级。

     温室效应 :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赤潮 : 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二、 简述题(50分)

     1、 简述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对人体有害,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点:(1)燃料:伦敦烟雾型常发生在以使用煤炭和石油为燃料的地区;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大多发生在以使用石油为燃料的地区。

     (2)污染物:伦敦烟雾型SO 2 、CO 2 颗粒物和硫酸雾、硫酸盐类气溶胶;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NO x 、O 3 、醛、酮、PAN

     (3)污染源:伦敦烟雾型工厂、家庭取暖、燃烧煤炭时的排放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气为主

     (4)反应类型:伦敦烟雾型催化作用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光化学氧化作用 (5)气温:伦敦烟雾型-1~4℃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24~32℃

      第 13 页 (6)逆温状况:伦敦烟雾型辐射性逆温;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沉降性逆温

     (7)发生季节:伦敦烟雾型12~1月(冬季)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8~9月(早秋)

     (8)出现时间:伦敦烟雾型白天夜间连续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白天

     2、 简述巴塞尔公约的主要原则及其相关措施 原则:各缔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和进口;建立预先通知制度和批准制度;有害废物和非法越境转移视为犯罪行为。

     措施:(1)保证将本国内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减至最低限度; (2)保证提供充分的处置设施用以从事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不论处置场所位于何处,在可能范围内,这些设施应设在本国内; (3)保证在管理过程中不产生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污染,并在产生这类污染时,尽量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4)各缔约国应相互合作,以便改善和实施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3、 简述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1)人口急剧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人口对土地压力的无限制增大,使其生态平衡变得很脆弱,造成生态失衡,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2)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承受过重的需求压力。中国人均占有的林木蓄积量很低,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过度开采,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后果。

     (3)庞大的人口对矿产资源造成沉重的压力。对矿产资源的沉重需求压力,不仅造成资源供给的长期紧张局面,也诱发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4)人口激增对水资源施加了更大压力。随着人民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膨胀和经济发展,人均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水量大大增加,导致大范围的缺水现象。

     (5)人口增长直接导致能源需求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人口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大地超过了生产供给能力。同时,使得中国目前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加剧。

      第 14 页 4、 简述BOD、COD两种水质指标的含义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BOD:生化需氧量, 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作用而氧化分解无机化,需要的氧量。。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一般用BOD5标示,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COD: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化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5、 简述水体植物营养物的来源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危害 来源:水体中过量的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

     富营养化危害:

     (1)水华产生的藻毒素类物质造成人及动物死亡。

     (2) 深层溶解氧降低。如果一旦出现溶解氧为零,底部沉积物附近形成还原状态,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有机物无机化不完全,产生甲烷气体;硝酸盐还原,脱氮反应发生;硫酸盐还原形成H2S气体;底泥中铁、锰溶出,在底泥附近形成硫化铁;底质中磷溶出等,从而影响湖泊水质。

     (3) 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加速湖泊淤积、沼泽化的过程。

     三、 论述题(70分)(1为必选,2、3、4任选二题)

     1、 试述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及其影响状况(20分)

     主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有:风 、湍流 、大气稳定度和 大气温度层结 影响状况:(1)风,风在不同时刻有着相应的风向和风速,它不仅对污染物起着输送的作用,而且还起着扩散和稀释的作用。

     (2)湍流,是大气的不规则运动。风速时大时小,具有阵性的特点,在主导风向上也会出现上下左右不规则的阵性搅动,这就是大气湍流。污染物在风的作用下向下风方向飘移并扩散、稀释,同时,在湍流作用下向周围逐渐扩散,我们看到从烟囱中排出的烟云在向下风方向飘移时,烟云很容易被湍涡拆开或撕裂变形,使烟团

      第 15 页 很快扩散。

     (3)大气层结是指大气垂向的气温分布状况,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着大气的稳定度,大气的稳定程度又影响着湍流的强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4)大气稳定度表示空气是否安于原来的层次,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气在垂直方向不稳定时对流作用显著,能使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扩散稀释。

     2、 试述酸雨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25分)

     主要从一下角度考虑,有新意更好。

     形成机制:含硫化学燃料燃烧生成的大量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硫酸:

     2SO 2 +0 2 ==2SO 3

     SO 3 +H 2 0==H 2 SO 4

     SO 2 +H 2 0==H 2 SO 3

     2H 2 SO 3 +0 2 ==2H 2 SO 4

     汽车尾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进入大气中,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硝酸:

     2NO+O 2 ====2NO 2

     2NO 2 +H 2 0====HNO 3 +HNO 2

     4NO 2 +2H 2 0+ O 2 ====4HNO 3

     硫酸、硝酸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以烟尘等气溶胶颗粒为凝集核聚凝为雨滴并下落,就形成了酸雨。

     防治对策:(一)大气污染控制:(1)二氧化硫净化技术:脱氮除硫、燃烧过程中脱硫或烟气脱硫(2)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脱氮 (二)综合防治:(1)全面规划,综合治理(2)选择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方式,减少局部地区污染。(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4)改变燃料构成(5)绿化造林 3、 试述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特点(25分)

     主要从以下角度考虑,有新意更好。

     (一)活性污泥法,主要有传统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接触稳定法,延时曝气法,活性滤池法,SBR法,AO法等。

     应用特点:常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对冲击负荷很敏感,生化需氧量的去除率

      第 16 页 达85-95%。

     (二)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应用特点(1)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2)处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4)有机负荷较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三)厌氧生物处理法:

     应用特点: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等 (四)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费用低廉、运行管理简便,而且对于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氮磷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都高于常规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级处理的效果。

     (1)生物稳定塘(2)废水的土地处理:主要有土地渗透系统、湿地系统 4、 试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其功能来调控城市环境质量(25分)

     功能特性:(1)生态城市是一个与周围相关区域紧密相连的相对开放系统。它不仅包括城市地区,还包括周围的农村地区。生态城周边应该被完全绿色的农业用地包围着,它既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全生态和无污染的农产品,而且还起到对城市空气和环境的外围保护作用。

     (2)生态城市不仅涉及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也涉及城市的经济和社会, 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

     (3)生态城市还要求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定的社会秩序、开放民主的社会政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的文化发展、绿色的生活社区和生态化的城市空间环境。

     总而言之, 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

     调控作用:(1)净化空气:植被可以吸收大气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减轻大气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但其净化程度取决于城市当地的条件,在城市各类生态规划中必须注意植被种类的搭配、区域的布局、结构的配置等问题。

      第 17 页 (2 )调节城市小气候:城市内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均有助于热岛效应的缓减。水环境不论冬季还是夏季都可减少温度偏差。植被对此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降低噪声污染:研究表明,柔软的草坪比水泥步行街的噪声低3 db;同时,其他植被也可降低噪声:不小于5 m宽的密集灌木林可降低噪声2 db,而50 m宽的森林可降低噪声3~6 db;100 m宽的密集植被仅可降低噪声1~2 db。

     (4)调节降雨与径流:植被根系深入土壤,使土壤具有更强的渗透性,根系吸收水分后植物叶片以蒸腾的方式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大气湿度,从而调节降雨和径流;植被还能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洪水危害。

     (5)

     废水处理:湿地内生物可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并且可减慢污水流速,使颗粒物质沉淀于底部,近96%的氮和97%的磷可滞留于湿地内。这样,既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又减少了废水处理的费用。

      第 18 页 环境科学概论2004 年 一、 名词解释(45分)

     1 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2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或生态锥体。

     3 臭氧层破坏:是指大气中臭氧空洞以及臭氧层变薄的现象。

     4 生物多样性: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系统的生命的所有变异性,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生态复合体;包括种内的、种间的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

     6 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地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处理污水或废水,同时利用其中的水分和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

     7 水处理工艺:分三级:一级处理: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

     8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方案,同时仰卧位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

     9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二、 简答题(45分)

      第 19 页 1、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光化学烟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及其控制对策。

     主要污染物:氮氧化合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

     危害: 1)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可达到呼吸系统的深层,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引起化学变化,其作用相当于放射线,使染色体异常,使红血球老化。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哮喘发作,能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化、呼吸障碍、损害肺部功能等症状,长期吸入氧化剂能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

     2)影响植物生长臭氧影响植物细胞的渗透性,可导致高产作物的高产性能消失,甚至使植物丧失遗传能力,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3)影响材料质量,降低使用寿命。

     4)降低能见度 控制对策:(一)改进技术:(1)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2)改良燃料: 改变汽油成分或使用替代燃料,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3)使用化学抑制剂,使用消除OH自由基的化学抑制剂使反应链受到抑制, 从而抑制光化学烟雾的生成。

     (二)综合防治:(1)全面规划,综合治理(2)选择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方式,减少局部地区污染。(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4)改变燃料构成(5)绿化造林 2、 什么是逆温?辐射逆温是怎样形成的?请简要说明逆温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形成:主要是由于在清空无云的夜间,当风速较小时,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气层冷却最为强烈,较高的气层冷却较为缓慢,因为形成了子地面逐渐向上发展的逆温层。

     影响:当发生逆温时大气是稳定的,所以逆温层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气流的垂直运动,若逆温层出现在大气的某个高度,由于上述的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积聚在它的下面,所以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3、 耗氧性污染物主要包括哪些?它们对河流环境、生态系统有哪些危害?请简要说明水体黑臭的产生过程。

      第 20 页 耗氧性污染物: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

     危害:

     ①使人憋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使人厌食、恶心、甚至呕吐,使消化功能减退;精神烦躁不安,工作效率降低,判断力、记忆力降低,严重的可把人薰倒,头晕脑胀、头疼、眼疼等等;长期在恶臭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会造成嗅觉障碍,损伤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的兴奋和调节功能; ②某些水产品染上了恶臭无法食用、出售; ③恶臭水体不能作旅游、疗养、养鱼、游泳、饮用,而破坏了水流用途和价值; ④还能产生H 2 S、甲醛等毒性危害。

     产生过程: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有机污染物(多为天然化合物)排入水体以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从而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引起水体缺氧和水生生物的死亡,破坏水体功能。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产生H 2 S、NH 3 、低级脂肪酸等有害或恶臭物质.另外,H 2 S会与铁等金属形成黑色沉淀,引起水体的“黑臭”现象 三、 综述题(60分)

     1、 试述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现状及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管理与技术措施。

     现状:(1)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湖泊目前都已处于重富营养或异常营养状态,绝大部分大中型湖泊均已具备发生富营养化的条件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2)受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影响的湖区,一些湖泊水动力学和水文学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受到流域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

     (3)大城市周边湖泊富营养化仍未摆脱逐年加重趋势,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水华暴发频繁发生,将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

     (4)当前我国水污染呈现全面、复杂和严重化的特点,致使我国饮用水水源地面临严重水污染威胁。

     措施:(1)合理使用化肥,防止流失; (2)降低工业废水N、P的排放量;

      第 21 页 (3)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中的N、P可考虑制造沼气后作有机肥; (4)生活污水可先进行污水灌溉或污水养殖水生植物吸收氮、磷; (5)地下肥水不宜饮用,可代部分肥料用于灌溉,防止新肥水产生; (6)在湖泊、海湾及饮用地下水源带进行监测、预报。

     (7)考虑到湖泊、水库富含营养物质的底泥会成为水体的内源污染,采取清淤挖泥的方法希望通过对底泥的清掏,减少水体沉积物的营养盐含量,从而减轻可能发生的内源污染子。

     (8)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这一自然过程达到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目的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利用藻类有效微生物群、各种高等水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陆生植物等重建水生生态环境,使湖泊恢复其应有的功能。

     2、 试述怎样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有机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

     (1)填埋法:填埋法使用最广,我国不少城市已建起了大型垃圾填埋处理场,这也是国内目前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

     (2)酵化法:酵化法一般分为好氧发酵、厌氧发酵2类,以好氧发酵为主。垃圾经过1-2次发酵,温度达到70℃~80℃,保持数天,垃圾中的寄生虫卵、致癌细菌等有害物质均被杀死,可谓无害化处理,其余渣还是高效有机肥料。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理想,近年又发展为在酵化基础上引种蚯蚓,把垃圾变为高效肥料——蚓粪。酵化法处理有机垃圾的最大问题是建大型处理厂投资巨大,处理量却有限,周期较长,尤其是大型有机垃圾破碎、筛分、输送等设备的故障多、寿命短、维修量大。

     (3)菌种消化法:把垃圾消灭在源头,采用菌种消化法,开发小型有机垃圾生物减量化处理机,把垃圾消灭在源头。

      第 22 页 环境科学概论2005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环境容量: 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2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3 光化学烟雾: 是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它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5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应用于负有公共责任的决策中。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何地举行?会议通过和签署了哪五个重要文件?提出了哪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这一观念对全球环境保护有何重要意义?

     地点:巴西里约热内卢 五个文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和《关于森林问题的政策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里约宣言: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重要观念:可持续发展 意义:

     (1)可持续发展是从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到目前为止所能找到的最佳的发展途径,它是当前世界上“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中最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故可称

      第 23 页 之为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概念。

     (2)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它对人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资源观、科学关和道德等方面的革新,将在思想领域产生深刻的变革。

     (3)可持续发展已经开始转变为战略行动计划,它是可实践的全面发展观。

     (4)可持续发展那的概念是一种时间和空间最为广泛的发展观,它所灌输的公平性、特异性、持续性和共同性的原则,既有利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5)可持续发展战略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则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对待,同时他具有较强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可操作性,也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2、何谓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请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简要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规律。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基本要素:(1)无机物:包括氨、氮、二氧化碳和各种无机盐等。

     (2)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

     (3)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和降水等,来自宇宙的太阳也可以归入此类。

     (4)生产者:指能够进行光和作用的各种绿色植物。蓝绿藻和某些细菌。

     (5)消费者: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生物。

     (6)分解者:是指分解动植物残体、粪便和各种有机物的真菌、细菌、原生动物和蚯蚓等食腐动物。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包括非生命物质:氨、氮、无机盐、脂类、蛋白质,以及阳光、风和水等,以及以植物为主的生产者,湿地中的各种动物如虫子,鸟等为消费者。水中以及土壤中的各种分解动植物尸体以的微生物为分解者。

     能量流动规律: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能量只能从植物—虫子—鸟,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并且植物的数量最大,然后是虫子,最少的是鸟类,这符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逐级递减规律。

     3、目前常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主要有哪些?大气污染有何特点?大气污染对人

      第 24 页 体健康的危害途径和表现方式有哪些?

     问题:煤烟型污染、酸沉降、光化学烟雾污染 特点:传播快,污染范围大,与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不易控制与治理 危害途径及表现方式:

     (1)大气颗粒物:大气颗粒物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或者留在鼻腔和鼻咽喉部,只有很少部分进入气管和肺内,在沉积位置上对组织产生影响。因此,人体长期暴露在飘尘浓度高的环境中,呼吸系统发病率增高,特别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又可促进这些患者的病情恶化,提早死亡。

     (2)二氧化硫:SO 2 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潮湿的粘膜上生成具有刺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增强了刺激作用,进入血液的SO2仍可随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的SO2也会对全身产生不良反应,它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损害,在人和动物体内均使血中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

     (3)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嗅的有毒气体。CO和血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的约210倍,它们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将严重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缺氧,发生中毒。

     (4)铅:轻度铅中毒的症状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消化不良;中度中毒出现腹绞痛、贫血及多发性神经病;重度中毒出现肢体麻痹和中毒性脑病例。儿童铅中毒可推迟大脑发育或感染急性脑症。

     4、天然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有哪些?与耗氧性有机污染相比,水体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与危害?

     迁移转化过程:(1)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机械迁移) (2)重金属化合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物化迁移) (3)重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物化迁移) (4)胶体化学的吸附作用 (5)某些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特点:(1)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挂广泛,重金属在水体中具有高迁移活性,

      第 25 页 含量虽然低于0.1%但是危害性确十分明显。

     (2)重金属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大多数属于元素周期中的过渡性元素,在水环境中变现为价态变化多、配位络合能力强、生物毒性效应明显等特点。

     (3)重金属在水中易迁移转化:微量即可产生毒性效应,可以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毒性更强的邮寄金属化合物,可以经过食物链进行放大。

     危害:(1)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影响: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重金属被土壤胶体或颗粒吸附固定,并在土壤中逐年积累。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 /7,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2)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的影响:造成许多水中生物畸形或者不能繁殖后代,由于受工厂排放污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近岸海水受到严重污染,有些海洋生物已经灭绝。

     (2)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通过食物链或者饮用水进入人体,重金属中毒的急性表现是使人呕吐、乏力、嗜睡、昏迷乃至死亡;慢性症状则是使人的免疫力长期低下,各种恶性肿瘤、慢性病多发。重金属对蛋白质有凝固变性的不可逆作用,损坏人的免疫防护能力。重金属汞为积蓄性毒物,除慢性和急性中毒...

    推荐访问:真题 概论 华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