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事迹材料 > 正文

    教案优选例文

    时间:2021-02-21 13:43: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课题 落花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的 7 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指三名同学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华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

      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

     设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以此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三、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联系课后练习 1)

     2、师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四、全课小结 1、指名写并介绍 2、学生充分说 3、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跟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 1、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2、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板书 设计 落花生 课后 反思

     课题 落花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

     2.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重点段,明白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板书:花生

     桃子

     石榴 苹果 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3、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

     4、父亲向我们将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

     5、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提供辩题练口才?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 指名读 1、默读第三段 (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读一读 指名说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板书 设计 落花生 课后 反思

     课题 拾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晚餐、监督、遵循、搜寻、逼真、偷窃、欣赏、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4.说说你画的句子 5.再读课文 2-5 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 7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的十分逼真,认真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指名说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认读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 3、默读课文 2-4 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5、谈自己的体会 7、指名读第 6、7 段

     学生充分说

      板书 设计 拾穗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

     始

     课后 反思

     课题 拾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前几天,我们欣赏了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课文中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课文的题目是《拾穗》。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指导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

     2、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 3、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4、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指名学生说,并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仔细观察 3、指名说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 2、指名说 3、练习写一写,并相互交流

      板书 设计 拾穗 课后 反思

     课题 飞夺泸定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6 自然段。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记叙文《飞夺沪定桥》。

     沪定桥 1706 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桥长100 米,宽 2.8 米,高 14.5米,是我国古老的铁索桥之一。北上抗日的红军于1935年s月到达四川省沪定县过大渡河。

     二.讨论分段 默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夺桥的。

     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红军战士“像飞一样行军”的。其余的写了什麽 全文可分五段:

     一(1)要夺桥 二(2)命令夺桥 三(3 一 5)飞速行军 四(6——8)夺桥 五(9)夺桥后

     三.自由读课文 审题. 飞:速度快,神速。

     夺: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要夺取沪定桥 飞速赶到沪定桥 夺取沪定桥 渡过沪定桥 分段 四、全课小结。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指名汇报交流 指名说 其他人补充说明 自读课文 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交流

     板书 设计 飞夺泸定桥 课后 反思

     课题 飞夺泸定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把夺桥的经过写成 200 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词语。?2、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战斗英。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读 思考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沪定桥走不可? 2、小结:这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性。

     三、学习第三段 默读思考。

     1. 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麽?抢在敌人的援兵之前是夺下沪定桥的关键。

     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沪定桥遇到了哪些困难?

     四、学习第四段

     1、思考 红军是怎样攻克天险夺取沪定桥的?分几层意思写的? 2.读第六自然段。

     3.指导读 4.为什么要写沪定桥的“险”? 6.小声读, 七.学习第五段 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八、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九、全课小结 指名读 读出必须过桥的坚定语气。

     用笔画下描写红四团抢时间飞到沪定桥的词语。

     读句子体会描写表现红四团战士精神的句子。

     找出表示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小声读 用~画出夺桥有哪些困难 背诵第 6 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总攻开始了红四团是怎样奋勇夺桥的? 默读 思考.

     板书 设计 飞夺泸定桥 课后 反思

     课题 美丽的集邮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2、根据本课的特点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诗歌之美。?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大胆想象。?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邮票,对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事物。课前,我指导学生阅读《开卷有益》中的《邮票是怎样诞生的》,然后让学生收集邮票。使学生对邮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景物、古迹,课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初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的卡片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由“我”搜集的邮票美在哪里?这个问题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三、全课小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读课文 小组集体学习 指名认读 集体订正 边读边思考问题

     板书 设计 美丽的集邮册 课后 反思

     课题 美丽的集邮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2、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潜心品文,读美诗歌。

     1、重点指导第二、三小节,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激发其爱国之情。

     2、重点指导朗读。

     这首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对仗工整等特点。

     3、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4、引导学生找出对仗工整的句子,要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

     三、情感升华,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总结全文,升华情感。说说我们的祖国。2、收集自己感兴趣的邮票。

     指名读 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诗票对照、联系有关资料, 练习朗读 边读边想象 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让学生继续收集有关资料。

      板书 设计 美丽的集邮册 课后 反思

     课题 罗斯福集邮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认识 11 个生字,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 12 个生字。?2. 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罗斯福先生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3. 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猜想文章中可能写什么?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二、从问题入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大意。

     1、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运用在《飞夺泸定桥》一课中用到的加点或画波浪线的方式,进行细读深思。

     2、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阐发出自己的心得,提出看法和疑问,强调体验,体现人文关怀。并且及时鼓励、肯定能用完整、清楚的语言概括问题的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全课小结。

     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罗斯福先生的资料,把人物的生平与集邮联系起来,激发出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1、仔细朗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集邮这一活动的认识。

     板书 设计 罗斯福集邮 课后 反思

     课题 罗斯福集邮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模仿罗斯福先生语言风格朗读他的两次语言描写,体会他表达的意思以及罗斯福先生坦诚、诙谐的性格。?2、指导学生参与集邮活动,鼓励学生畅说个人的感受,参与名人的观点讨论。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联系罗斯福的集邮经历,请学生读读老舍先生的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结合“初显身手”中,讲“集邮故事”的活动组织学生交流集邮的收获,讲一讲经历过的或看见的、听见的集邮的故事。这样“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育体系”。强化继续学习的动机。

     三、生字以自学为主,教师在检查指导学生书写时,可以强调“抵偿”的“抵”字,最后一笔是点,并且与“高低”的“低”等形近字相比较。还有“益处”的“益”第 5 笔是点。

     四、全课小结。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读 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 把收集的资料相互进行交流 谈谈自己的看法 指名认读生字 齐读课文,学生充分说

     板书 设计 罗斯福集邮 课后 反思

     课题

      桥之思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 目的 1. 认会课文中 8 个生字,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的有关桥的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谁能讲一讲你的收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樊发稼的一首有关桥的散文诗《桥之恩》 二.探求新知 (一)自学课文 。

      1.学生自主朗读全诗。

      2.同学之间互读。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二)诵读。

     指名读,要求把诗歌读通,读流利,并体会思想感情。

     (三)交流。

     1.学生边读边感悟,这首散文诗的三个部分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桥的? 2.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诗歌。

     三.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讲解, 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同桌之间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3 读字卡,用竞赛的形式, 看谁读得准,人得快。

     学生诵读,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1.读后同学之间交流。

     2.学生各抒己见。

     3. 学生自己读,并说出 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板书 设计

      桥之思

     课后反思

     课题

     桥之思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 目的 1. 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2. 通过学习,阅读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搜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深入地感受桥所给我们的思考。

     二.探求新知

     1.指名读第一小节,同学交流并思考:

     A.这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B.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什么样的桥? C.再读这一小节,说说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什么关系。

     2.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文插图)说读了这一小节你有哪些收获。

     说一说:从哪些句子体会了桥的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桥的喜爱之情。

     3.理解第三小节。

     自读,指读第三小节,联系前文体会“无形桥”与其他的桥有什么异同? 三.课堂小结 一名学生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

     针对这三个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读并谈结合身边的实际说说桥在给 人方便的同时,是怎样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的。

     抓住重点词语“碧波粼粼”“回旋别致” “巍峨雄伟”“浩然坦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板书 设计

     桥之思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练习 课时

     教学 目的 1. 通过谚语、古诗词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中知、读中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2. 阅读自读材料《柚子树下》和《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让学生体味收获的愉悦,同时也体味到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 宣布目标 二. 目标教学 (一)读一读,谚语。

     1.试读一节骈句、一则谚语和一首古诗。

     2.指名读,说一说诗词大意, 以及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3.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谚语或诗词。

     (二)自读短文。

     1.自读《柚子树下》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交流。读懂了课文哪些内容。

     请同学们想象当“我”把红木盆划到柚子树下时,会和柚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2.自读《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讨论:文中描写的什么季节?老农站在田边,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有感情得读一读,说说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老农的心境是怎样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查字典, 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学生读,并回答问题。

     3.比一比,谁读得好,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1.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并交流:“我” 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柚根子一起去水塘里 划盆采菱的。“我”有怎样的收获。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的说。

     2.学生轻生读诗。

     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全班交流, 汇报自己的想法。

      板书 设计 语文天地 《柚子树下》 〈 一 个 老 农 , 在 田 边 走着。。。。。。〉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 目的 1. 在口语表达的基础上,以“收获”为话题,展开联想,写一篇习作。

     2. 学会按一定顺序,清楚地叙述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 导入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靠自己的努力一定有许多收获,曾经给自己带来成功、喜悦、自信。。。。。。

     能把你的这些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分享吗?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你收获时的愉悦心情!今天我们以此为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

     二. 明确要求 1.——熟了 2 我收获了—— 或把自己置身于图画之中,想象农民通过一年辛勤的劳动,终于盼来大丰收的喜悦,写一篇习作。

     (一)

     想一想。

     指导学生观察图时应注意一定的顺序。

     (二)

     说一说。

     学生自主选题,构思选材,想一想先写什么,在写什么。

     (三)写一写。

     学生在完整构思的基础上,完成习作。

      教师巡视辅导。

     三.课堂小结 学生认真听。

     学生听要求。

     1.学生想象图中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会想什么,说什么。展开想象。

     2.小组内交流你想怎样写,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3.学生独立把自己的构思写出来。

      板书 设计 语文天地

     1 . —— 熟了

      2 。我收获了 ——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练习 课时

     教学 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在读中感悟并练习背诵。

     2. 阅读“开卷有益”中的《北京的桥》和《看桥人》两篇短文,积累有关桥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桥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的兴趣。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 宣布目标 二. 教学目标 (一)读一读。

     1.自主朗读全诗,要求读通、读准。

     2.指名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短文。

     1. 学习短文《北京的桥》。

     (1)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播放录音)

     (2)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这篇短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从这篇短文中你了解到了北京的桥有哪些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学习短文《看桥人》。

     (1)自由读短文《看桥人》。

     (2)指名读短文,并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 (3)谈一谈,老刘头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读,也可同桌间互读,检查是否读得流利。

     2。学生读,体会诗句大意。

     (1)听歌,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同桌间互读评议。

     (3)同学讨论交流。

     (1)学生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学生读,并归纳。

     (3)学生自由谈。

      板书 设计 语文天地 《北京的桥》

     《看桥人》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 目的 1. 结合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写一篇关于桥的习作。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 导入 人类发明了桥,使道路更 加通畅。这些桥,各有各的造型,各有各的作用。或许家乡等着我们去建桥呢。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桥的习作。

     二. 探索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以此为话题,拓展思路,充分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一)广泛交流。

     指名读各自的文章,教师随机点评。

     (二)重点评议。

     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三)

     修改习作。

     (四)佳作展示。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互相评议。

     3. 独立成文。

     围绕不同的意思写,采用不同形式写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学生对于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1. 运用学过的修改方法,结合老师的批发意见,自己认真修改。

     2. 同桌交换检查。

     学生互相观摩后,评出几篇优秀的习作。

      板书 设计

     习作

     课后反思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练习 课时

     教学 目的 1. 引导学生积累佳词妙句,积累、比较近义词。

     2. 学习成语、格言,引导学生学习和成语有关的小故事。

     3. 阅读“开卷有益”中的自读课文〈大龙邮票〉和〈邮票是怎样诞生的〉使学生了解邮票发展的历史。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 宣布目标 二. 目标教学 (一)读一读。

     1.自读成语。

     2.讨论成语的意思。

     3.指名说成语的含义。

     4.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与之相类似的成语。

     5.学生之间交流与这些成语有关的小故事,并说说:这些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二)阅读短文。

     1. 自读〈大龙邮票〉。

     (1)默读短文,扫清字词的障碍。

     (2)思考:从短文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大龙邮票的信息。

     2. 自读短文〈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1)在读的基础上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思考:邮票是什么时间、在哪里诞生的?原因是怎样的? (3)练习复述课文。

     三.课堂小节 1.学生自己读,并注意读音。

     2.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并说说这些成语的共同点是什么。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交流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 学生各抒己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2)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汇报。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所读懂的。

     (2)自己找出思考问题的答案,汇报。

      板书 设计 语文天地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 目的 1. 谈自己有关集邮的经历,引导学生说出难忘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 过 程 一. 导入 小小的一枚邮票中蕴含 了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无限的乐趣。同学们,你们在集邮的过程中,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 二. 写作练习 1.组内同学交流,互听互评。

     2.指名说一说,师生共同加以点评。

     3.写作提示:记叙一件事情或说明一件事物时,应当真实,不要胡编乱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动笔写作。

     5.展示作品。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把自己的经历互相说一说,并给予评价。

     2.其他同学认真听。

     4.学生独立完成作品。

      板书 设计

     习作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收获 ??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两篇阅读课文。《拾穗》一课是对世界名画《拾穗》的欣赏。表达了 作者对 19 世纪法国农妇的辛劳的理解和同情。《落花生》一文,叙述了作者一家人自己种花生,又自家享用劳动成果的过程,感悟到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道理。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

     ?? 教学目标 ?? 1、初步体会 “收获”的愉悦,同时也体味到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的生活哲理 ??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

     ?? 重点难点 ??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益,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

     ?? 教学策略 ??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单元课时安排:8 课时 单元备课人:李霞

     第 第 5 单元:桥 ??

     ?? 教材分析 ?? 桥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工建筑。桥的功能,桥的发展历史,桥的建筑风格,以及围绕桥引发的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单元的学习,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这种最常见的建筑中去发现、领悟对人生奠基有价值的思想素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本单元以“桥”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飞夺泸定桥》记述了红军为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使人感受到红军的英勇无畏。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

     ??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 2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 3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 4 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 5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

     ?? 重点难点 ??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语文天地”通过多种形式注重词汇的积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

     ?? 教学策略 ?? 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与人交流、在动手实践中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大胆习作。

     单元课时安排:8 课时 单元备课人:张金东 第六单元 方寸之地 ??

     ?? 教材分析 ?? 邮票是时代的一扇窗口,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知一个时代的脉搏。本单元课文风格各异,反映出许多人爱好集邮或喜欢邮票是因为小小的邮票里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无限的乐趣。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不起眼的小小的邮票的诞生历史和功能作用有所了解,而且通过对邮票内容的理解。

     ?? 体验一种新的求知方法。

     ?? 学习 21 个生字,会灵活运用。

     ?? 在词句的积累中,注意辨析近义词 ??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扩大知识视野和丰富文化底蕴。

     ??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

     ?? 重点难点 ??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不起眼的小小的邮票的诞生历史和功能作用有所了解,而且通过对邮票内容的理解。

     ??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扩大知识视野和丰富文化底蕴。

     ?? 进行成语积累,并能用形容词的动词进行正确的搭配。

     ??

     ?? 教学策略 ?? 结合语言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锻炼自己表现得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8 课时 单元备课人:吴明远

    推荐访问:例文 优选 教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