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童心母爱”学校文化理念的生长、明晰与发展

    时间:2021-07-10 00:0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童心母爱”生动地标示着斯霞教育人格的精神特质,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发展的“血脉”和“命脉”,是学校集历史积淀与现实思考于一身的教育理想和办学主张。南师附小人历经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在始终如一地坚守“爱的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其做出了新的诠释:“童心母爱”有着最纯真的教育本质,最传统的文化表达,最温暖的职业使命,继而通过“童心母爱”育人模式的整体架构,整合学校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将“童心母爱”理念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童心母爱”;学校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11-03
      【作者简介】余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0)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师附小”)建校于1902年。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传承着“爱的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童心母爱”学校文化。
      一、理念的明晰:特质与内涵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需要用爱倾听每个儿童心底的声音,用爱去感染每一个儿童。南师附小“童心母爱”的内涵呈现出以下三点特质:
      一是南师附小的“童心母爱”有着最纯真的教育本质——不仅是一种质朴自然的情感,还是一种统领着人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行为。“童心”是指儿童纯真善良的情感,也指成人纯真的心理,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是对儿童的移情之心,对儿童形成同情和理解,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儿童的思维方式来思维,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童心”是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之心,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母爱”是指基于自然母爱,又超乎于自然母爱的一种爱,是具有鲜明教师专业特质的爱。近年来,通过“江苏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的成立以及“斯爱论坛”等系列活动,学校对“童心母爱”进行了多学科、多维度、广视野的诠释。
      二是南师附小的“童心母爱”有着最传统的文化表达——不仅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实践,还充分诠释了东方文化背景下我们对爱的理解。南师附小由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清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是国内接受西方教育思想最早的一批实验学校之一。在引入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并进行本土化实践的同时,学校也格外关注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爱”的表达。我们关注到“童心”和“母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珍视的词汇。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明代的李贽、“公安三袁”都曾深入阐述过“童心”的思想。从五四运动开始,冰心、丰子恺等作家对“童心”进行了热烈的讴歌。当代,也有很多学者呼吁教育要回归“童心”,实现孟子所倡导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崇奉“天地君亲师”,也有“亲其师,信其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斯霞“童心母爱”就是在父母长辈亲情之爱基础上了解儿童、保护儿童、全心全意为了儿童发展的教育之爱,也是师爱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精神氛围成就了斯霞这样优秀的教育家,“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成。
      三是南师附小的“童心母爱”有着最温暖的职业使命——不仅是儿童情感需求最可依助的教育资源,还是教师职业生命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斯霞老师曾说,“我知道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除了要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外,还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需要母亲般的温暖和爱抚,他们需要欢乐的环境,轻松活泼的气氛,他们应该得到和谐的协调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儿童情感需求强烈,其身心健全发展最需要、最迫切、最不可贻误时机的教育资源是情感,最需要被关注和呵护的是他们的情绪状况和情感发育品质。“童心母爱”源于心灵,源于天赋和职场中的不断磨砺,它让教育教学达到一种天职的图景,拥有发现与创造的喜悦快乐。这是教师专业品质的核心要素和教师职业专业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具有道德的性质。它引导教师时时刻刻替儿童着想,按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而恰当地应对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外显行为,从而建立起与儿童间相互依存、共度教育时光的信任关系。“童心母爱”既保障了教师专业化的道德方向,也提高了教学效能和内在品质,让教师拥有幸福的教育生命。
      二、理念的发展:实践与表达
      为更好地在实验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南师附小始终坚持“实验与爱同行”。从20世纪20年代的“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实验”到20世纪50年代的“学制改革”和“随课文识字教学法”;从20世纪80年代的“听读欣赏”实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到20世纪90年代的“数学思维方法”等早期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十一五”期间对学校课程整体架构到“十二五”期间学校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生长课堂”的教学方式变革……可以说,南师附小人在坚守爱的教育哲学基础上,从未停止过研究与实验。
      “十三五”期间,学校基于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着力点,以课程开发与实施为路径,培育有爱心,会生活;有童心,会游戏;有慧心,会学习的儿童。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发展“童心”,培育爱心的过程。
      (一)优化课程评价:提升教师对课程发展的认识
      1.从“1.0版”到“2.0版”的华丽蜕变——“阅读银行”见证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阅读银行”是南师附小的校本阅读课程平台,学生在阅读推荐的书籍后可以通过网上答题来检测阅读的效果,并能够得到相应的积分。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发现“在线答题”多以封闭式、结论式的客观题型呈现,虽然较好地解决了个体评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等阅读思维能力的训练远远不够。如何对这单一的课程评价进行优化,教师团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讨,由此催生了2.0版的“閱读银行”——以“阅读地图”形式呈现阅读推荐书目,以主观性、个性化阅读任务为主设计“阅读研究任务单”,同时将“积分奖励”发展为“爱心豆收集”,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阅读素养提升。比如,阅读完《白雪公主》,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完成“阅读研究任务单”上的“动笔画一画”,画自己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开口说一说”,上传一段录音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用脑辩一辩”,邀请小伙伴一起辩论“白雪公主为什么总上当”的话题等。教师会选择优秀作业推荐,供学生互学点赞赢取更多的“爱心豆”。

    推荐访问:明晰 童心 母爱 生长 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