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国为什么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

    时间:2021-06-28 00:00: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摘要】促进国际社会平等发展、共同发展理应成为人们构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目标,而由西方发达国家所创建的战后国际秩序却始终偏离上述目标,因此,追求平等发展、公正开放的国际新秩序一直成为发展中国家长久以来的呼声。当前中国正在以共同体这一新观念取代西方国家长期坚守的自由秩序观,引领发展中国家进行一场国际新秩序运动,并通过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这一“和平”方式,促进国际秩序向服务于平等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转变。
      【关键词】国际秩序 不确定性 公共产品 共同体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04.005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社会、特别是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传统国际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加强金融监管①、要求平等的发展权、要求建立开放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等诉求一直没有停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方面积极主张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而不是挑战、颠覆现有国际秩序,②另一方面代表发展中国家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③,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积极推进地区合作,通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来努力推进国际秩序向平等发展和公正开放的方向变革,以此回应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传统国际秩序的呼声。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背后的根由是什么?什么是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未来中国将通过怎样的方式继续推进国际秩序的变革?以上是本文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为什么不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
      尽管人们对国际秩序没有设定统一的定义,但一般来看,国际秩序是指指导、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通常表现为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等),当然也包括使国际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通常体现为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以及相关国家都认可的组织形式)④。秩序是出于满足人类社会一定目的而建立的,旨在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或价值。由于国际社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对各国来说始终表现为一种不确定性,不仅对各国的安全具有一种不确定性,也对各国发展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如何将这种外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内在的确定性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但是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且有权威的超国家主权的政府,国际秩序构建的路径只能通过国家间正式与非正式的安排,将外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内在的确定性。英国学者赫德利·布尔指出,国际秩序实际上是一国为实现自身的社會基本、主要或普遍的目标,包括维持国际体系和国家社会本身的生存、维护国家的独立或外部主权、维护和平等而与他国形成的约定俗成或制定的特殊的行为准则。⑤当然,国际秩序构建的过程也主要是如何将各国的目标进行协调,使各国可以从国际社会获得安全感、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以及在国际社会范围内实现自身的理念等价值目标。
      人类国际社会秩序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将外部不确定性内化为内部的确定性过程中,主要依靠战争手段来实现。自工业文明出现直到二战结束,国际秩序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署首先为现代国家的创立提供了前提,自此人类社会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型政体形态,也拉开了现代国际秩序创建的序幕。⑥但是现代国家的出现仅仅是国际秩序创建的开始,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却经历了漫长的磨合期。可以说,最初的国际秩序,即国与国之间的相处规则和约定俗成是“打”出来的,当时各国为争夺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等利益,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爆发了几次大的“霸主”争夺战,如工业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包括百年英西战争、英法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等,当然这期间也包含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战争,例如鸦片战争等,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将工业文明的内部对抗推向了最高点。应该说,依靠战争攫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本身就表明人类尚没有摆脱旧的农业文明的痕迹,同时也表明工业文明尚没有走向成熟。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创伤使得人类将追求安全这一目标放在了第一位。
      追求和平成为二战之后工业国的主要利益诉求,而事实也证明和平环境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远胜于战争,也因此和平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本质属性。二战之后,无论是工业国,还是刚刚独立步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家都在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人类社会基本上能够解决众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并且创造出了农业文明所没有达到的经济成就。二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建立首先为各国发展创造了确定性的环境,至少各国可以放下随时被侵略的疑虑,专注于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消除了各国特别是弱国被战争剥夺发展机会的可能性,前述所说的战争实际上是一种强国对弱国的经济利益无偿侵占,而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战争这一直接对弱国利益侵占的风险;第三,限制了各国通过战争手段解决经济利益冲突的路径,各国为争夺国际经济发展空间必定存在诸多的分歧和矛盾,但是二战之后各国达成的基本“协议”是放弃通过武力解决经济分歧和矛盾这一传统手段,转而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协商或谈判、多边合作机制等来解决。
      现有的国际秩序为中国提供了三大利益,决定了中国不会成为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颠覆者。
      第一,现有的国际秩序极大地减少了中国发展的外部不确定性,确保中国发展一直处于和平的环境中,特别是战争给中国发展造成停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使得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能够得到一步步推进。放眼未来,中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世界和平环境将对中国发展变得更为重要。二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确立,不仅将中国,同时也将各国外部的不安全降到最低点,极大地降低了各国发展经济的成本。这种保障的来源在于:一是核武器的出现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点,由此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核武器所带来的超大破坏性导致由战争带来的收益远低于成本的付出,没有一方是赢家成为铁律,即使敌对双方也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这从根本上消除了各国通过发动世界级战争这种极端的对抗形式来获得利益的风险,除个别地区外,可以说,现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少有的整体上处于和平状态的时期。二是民主和平论、霸权和平论、贸易和平论等从各个角度揭示了国际秩序带给各国的确定性利益,也增大了战争发起国的成本。贸易和平论、民主和平论甚至霸权和平论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工业体系占主导地位之后的国家限于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彼此之间建立的深厚的经济联系,人们从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远远超过战争带来的好处,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福利国家建设使得战争成为一种负净收益的行为,这与二战前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二战前,人们之所以发动战争,主要是因为人们预期战争能给战胜国直接带来的净收益。三是国际组织的出现也在制约或避免世界级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为各国之间直接动用战争手段解决利益冲突提供了缓冲地带。一方面国际组织成为敌对双方斡旋的场所,谈判桌起到缓和战争爆发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扶贫等,尽可能消减战争爆发的社会根源。二战后,大量的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出现且功能也在日益增强,甚至出现带有超主权国家的组织,整体上使得国际和平环境得以长久地延续下去。

    推荐访问:中国 秩序 现有 挑战 国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