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甘当红烛照来人

    时间:2021-06-18 00:04: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莫道离休万事休,理想还在暮年留。革命传统育后代,笔耕盛世谱春秋。”这是马国昌写的自勉诗。
      著名军旅作家马国昌曾任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宣传部部长、老战士报告团副团长,湖北省、武汉市作协副主席,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顾问等职。
      2001年12月3日省延研会的会长会议上,讨论增聘几位名誉会长和顾问,与会者听了介绍马国昌的事迹后,一致同意聘请他为顾问,并确定笔者代表本会送聘书上门。
      尽管天寒地冻,一进马家的门,就觉得晚霞似火,余热生辉,心里热乎乎的。马老十分热情,亲切接待。他家的陈设与众不同,既像图书室,又像荣誉陈列室。一排排长长的书柜放满了各种书籍和他的专著。桌、椅、床头柜也堆放着许多讲稿、资料、记录本、日记本和感谢信、表扬信。特别是楼上的书房和卧室,四壁金光闪闪,炫光夺目,悬挂着许多锦旗、牌匾(只是数百件中的部分)。马老十分健谈,笔者非常爱听。他谈到抗日烽火中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回忆那军旅作家生涯的精采片断;谈起离休后,马不停蹄到处作报告的生动故事,马老越谈越兴奋,笔者愈听愈受教育。
      ——马国昌是一名人民公仆。他来自贫苦家庭,解放前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童年时,目睹老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砍刀下惨死。听说日本鬼子要杀进村的消息。年仅13岁的马国昌在母亲支持下,投奔了八路军,在延安“抗大”入党,参加过地道战、地雷战和百团大战,是久经战火考验的老战士。
      马国昌曾用笔名“马驰野”。解放前,这匹骏马驰骋于硝烟战火中;新中国成立后,他则驰骋于文坛上,驰骋于革命传统教育的讲台。
      上世纪50年代初,他的中篇小说《延安求学记》,先后再版多次,更有洋洋洒洒的大部头作品《战地摇篮曲》《为了灿烂的明天》等先后问世的文学创作150多万字。马国昌的信仰是忠于党、爱国家、爱人民,甘当红烛照来人。
      省延研会聘请马国昌为顾问第二年的一个春天,孝感市政法委来车接马国昌作报告,省延研会派笔者陪同。这天市委大礼堂坐得满满的,连走廊也站满了人,市政法系统几大家领导都到了,朝气蓬勃的年轻干警列队入场,整齐有序听报告,许多人在做笔记。马国昌把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朴素感情融进了传播党的思想理论新征程。他作以“爱国家、爱人民”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报告,强调弘扬延安精神,打牢根基,与时俱进。他穿插自己在延安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个个故事,还联系了政法方面工作的某些实际,十分生动精采,会场响起了多次长时间的掌声。与会的领导和许多干警说,马老的报告心贴群众,朴实,感染力强,令人信服,很受教育。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努力抒写辉煌的人生篇章。
      戎马一生离休后来到空军武汉上马庄干休所的马国昌与老红军张绪一道倡议,于1986年11月成立了空军武汉基地老战士报告团,马国昌被推举为副团长。从此,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报告团工作中,他是报告团的名人,作报告的次数最多。马老说,我接触的多是青年人,要关爱年轻人,珍惜年轻人,争做连亲人。给他们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应是“清凉水”“保健水”“甘甜水”。教育者先受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马老发扬当年《延安求学记》中在“抗大”窑洞学马列的刻苦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天不亮就起床,冷水浇头,是他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他写的读书笔记有200多万字。他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他利用兼任各种社会职务的有利条件,经常深入基层部队、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大中小学,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他每次作报告之前,总要详细了解听众的职业特点,思想动态等情况。一场场感人肺腑的报告,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来自四面八方的真情感谢信、汇报信、邀请信等共计15800多封。
      马老离休后,68个单位聘请他为教授、顾问。凡是请他作报告,总是有求必应,有请必到,长年马不停蹄地奔波,不讲条件,不要报酬。写了不同主题的讲稿就有130余种,上百万字,义务作报告138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这一连串的统计数字体现了马老的高尚精神和丰富的实践,凝聚着马老这位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心血。
      要想红旗飘万代,必须教育培养好下一代。这是马老和报告团同志们的共同心声。有人问,成立报告团的初衷是什么?他们谈了观点和想法:年轻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培养好下一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年轻的一代朝气蓬勃,天天向上。但也有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点,人生观出现了扭曲,法律意识淡薄,未成年人犯罪屡有发生。我们是战争的幸存者,又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有许多亲身体会,要想红旗飘万代,必须教育培养下一代,为千秋大业奠基,这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也是老同志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今日遍地鲜花,是因曾有先烈浇灌。老战士用一次又一次伤痛的回忆,唤起后辈对今日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多少年来,许多地方的中小学都在聆听老战士报告后,举行了“我和老战士比童年”的征文活动。大学校园内“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向老战士学习”的讨论热潮持续不断。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说,听马老的报告使我们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让延安精神代代传,对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空军雷达学院领导说,我院近些年数千名毕业学员能够自觉去边疆和艰苦地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延安精神,马老功不可没。
      马老利用传统节日到监狱、劳教所作报告,与失足青少年认亲结对帮教,与之谈心,问生活、问健康、问困难,鼓励积极改造,早日开始新生活。收到他们写来思想汇报和决心书达3000多封。湖北省少年犯罪管教所政委说,马老的报告对少年犯震动很大,他们讨论时,好多人表决心,要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有个少年犯小张写了4000字的悔过书。从此,马老通过一封封书信去浇灌小张心灵荒芜的土地。又是一年春草绿。小张真的变了。他在少管所两次立功,受到提前释放的奖励。
      “老马已和黄昏近,不用扬鞭自奋蹄。”“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就决不离开这时代的列车。”马老还说,我离休以后不能等着见马克思,所以写了这几句话。我是1983年离休的,我觉得我的第二个春天来了。马老的工作热情不断高涨,而他的健康状况却在走下坡路,身体每况愈下,受到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腿关节骨质增生等病的折磨,而他总是打起精神强支撑。医生多次劝他抓紧住院治疗,可他坚持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一次,他在武汉教育学院作报告时,突然发病,双腿不停地打颤,额头上直冒虚汗。学院领导见状想中断报告会扶他下去,但马老硬是强忍病痛,讲了两小时,报告会一结束,他便昏倒在坐椅上。
      这些年来,冲锋在思想战线上的马老忘了自我。他带着武汉市“学生夏令营”的小朋友到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进行锻炼,在烈日下一晒就是一个星期;领着武汉市小记者团的“记者”到三峡工地现场采访,在凛冽的寒风中一转就是十天;骑着骆驼前往宁夏银南地区为青年职员传经送宝,在沙漠中一走就是半个月……
      年事已高的马老犹如红烛,一节一节地燃烧着生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湖北省原省长蒋祝平说:“老战士的报告对我们湖北省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全省领导干部都要像他们那样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要认真学习他们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可贵精神。”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曾指示,要求全军学习宣传马国昌“与时俱进和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
      马国昌是一个为理想、为信仰、为人民而战斗的老延安。他精神上高洁如松,物质上淡泊如水的品格,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他光荣出席全军老干部工作先进表彰会,受到江泽民等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荣获“全军先进离休干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贡献个人”“全国铸魂金杯奖”及“武汉市十佳文明市民”“湖北省延安精神进校园先进个人”等荣誉。马国昌所在的报告团曾两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马国昌同志是河北省安平县人,出生于1925年2月。2010年8月25日8时50分在武昌因病医治无效去逝。他坚持全身心扑在教育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享年85岁。他用忠诚写了一曲壮丽的时代凯歌。

    推荐访问:甘当 红烛 来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