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1-06-15 16:02: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分析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分析成因并提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40-02
      法律意识是人们从心底对法律的认同和接纳,在我国全面开展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提升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一维。本文试分析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分析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办法和对策。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第一,在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必然要求。从某个方面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提高,其中很大因素也是法律意识,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综合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积极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根基,要求学校必须时常加强法制教育,以达到整体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学生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合格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在法制建设上的长远战略和方针。从本质上来说,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核心是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教会大学生主动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依法治国新时代下的依法办事和遵纪守法接班人。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当前,许多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律知识薄弱
      在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所接受到的法律教育仅仅来自课堂。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停留在“不犯罪不学法”的认知程度,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深入钻研的少之又少。其实,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法律基本常识,对于其将来的就业、婚姻、家庭和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法制观念淡薄
      现在一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动不动就语言上恶意中伤他人、轻视别人、对于他人的权益表示冷漠、在网络中造谣传谣,甚至从身体上伤害他人,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受了侵害只能默默忍受。最严重的就是目中无法无天,侵害了别人的利益,触犯了法律。
      (三)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升到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的高度,表现为大学生从心底认同我们的法律价值,有了法律信仰,大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遵纪守法。当然,影响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社会对金钱和财富的负面价值观在不断地动摇大学生的法律信念,最终导致大学生对法制社会提出质疑并且失去信心。
      三、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自我发展是他们关注的最重要的主题。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太多矛盾的选择,因此,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过早接触竞争激烈、现实冰冷的社会使得大学生犹如困在笼中的野兽,他们渴望释放压力,过自由无约束的生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们身体上正在快速成长,而心理上又未完全成熟。这种身心成长不对等,使他们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和情感,对待一些事情更多的是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来看待,以自我为中心,不想接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和约束。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处在一个教育文化系统的集体环境中,在课堂上经常能够接触和了解来自前沿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态,这对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打开视野是有利的。同时,信息化社会的各种真假信息又在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大学生对一些是非难辨、真善美丑、对与错的认识上不够坚定,容易受到他人利用和不良诱导,最终触犯了法律。
      (三)大学生法律教育薄弱
      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但对待法律主动学习不强。青年大学生的旺盛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学习的能力很强,但是对于法律知识的需要和渴望不是很主动。所以说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意识,但是他们对法律本身就显得兴趣不够浓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主要的法律知识来源是通过自己主动汲取,这个现状如实反映了大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不强,主要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个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法治教育教与学的尴尬。
      理性的法律理念不足。大学生喜欢用道德标准和生活经验来判断法律现象中的是与非、对与错。他们的法律认知是感性的,而这一特点又与他们自身对法律的非理性诉求存在一定矛盾。有时候他们明知违法却仍为之,说明他们的法律意识只停留在感性的认知阶段,没有形成守法护法的法律理念。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也从某种角度折射出大学生法律认知与法律行为的矛盾、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反差,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对法律没有足够的理性认知。这就是大学法制教育缺失的一种必然结果。
      (四)教育教学方法不恰当
      许多高校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3个部分。但是,法律课程属于一门应用性学科,跟其他应用性学科一样,法律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怎样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是当今高校法律教育教学共同面临的难题。实际上,现在高校的法律教育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教与学,很少有实践上的结合,法制教育手段缺乏,教育方式方法老套,难以很好地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我们的法律法规,并且有完善的保障运行机制,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应该立法为民,执法为公,确保法律执行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们正处在热血方刚的年代,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期待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关注国家法制建设进程。

    推荐访问:法律意识 培养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