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理念的发展

    时间:2021-06-01 16:0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 政党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民主政治就是政党政治。政党如何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扮演好其角色,有效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是我们党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社会角色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框架,为我们思考党的领导理念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从政党角色及其与其他社会政治主体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和互动的研究中,思考政党的建设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角色 中国共产党 领导理念 发展
      【作者简介】 于洪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全国领导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1-0004-05
      随着政党学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特别重视使用交叉研究方法的优势,注意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政党建设问题。社会角色理论已被许多社会科学运用于学术研究中。比如政府角色,相关的研究已很多。相比之下,政党角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角色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思考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问题具有很多启示,比如,从纵向上来分析党的角色实践与建设状况,从横向上根据目前的现实提出党的角色定位和建设对策。本文试图借助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来思考党的政治领导发展史,其出发点在于服务于当下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为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一、社会角色理论及政党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包括许多概念与范畴,如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行为、角色冲突等。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不仅与他的社会地位或由此决定的身份相关,而且也与他人的期待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这种相关造成了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角色扮演(或称角色承担)是指个人根据角色期待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承担某一社会角色,角色扮演的成功程度取决于个体对所处地位和社会期望的内在解释、传递与选择,取决于行为受社会期望调节的程度和角色扮演技巧与能力,取决于角色扮演的社会环境和情景状况等等。角色的扮演过程通常经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动态的过程。米德认为,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一个角色互动的过程。
      借助于角色理论,我们来思考政党角色问题。政党角色,属于政治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是运用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来研究政党问题。政党是人们为实现获取政权、维护政权、影响政权或争取政治职位等政治目标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角色理论是通过对角色期望的研究来探讨人的行为的规律性,最终达到理解和预见人的行为的目的。用角色理论研究政党问题,有利于明确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规范其角色行为,指导政党自身的建设。这里,政党角色是指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政党角色的内容大致有三个层面:政党的功能、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政党的功能是指政党在本国政治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组织结构是指作为一种政治主体的政党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是党与政府、社团以及公民之间的关系状态。行为模式是指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功能通常采取的行为方式,是政党实现政治目标遵循的行为原则、采取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角色建设的历史回顾
      角色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意识到所应有的角色行为模式,并尽力在行动中表现出与角色相一致的行为。不自觉角色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转换后所应有的角色行为模式,而只是照习惯的方式去做。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把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里把党的角色建设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革命时期的革命角色(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和执政时期的建设角色(1949年建国至今)。
      1.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角色建设历程
      建国前的28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制度。这一时期的角色是革命党,扮演的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领导者的角色。从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看,党对革命党角色的扮演是成功的,角色扮演的成功也带来了革命的成功。
      (1)角色定位适应社会环境的状况。中共一大通过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毫不隐晦地把自己定位为革命党。这种定位体现于以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纲领和决议中,更体现在革命斗争中。从革命党的定位出发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区分”。中共二大又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当然,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曾对具体革命对象和任务进行了调整,如1927年8月汉口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调整为推翻蒋介石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在这些正确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党领导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根据角色需要,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了革命,党必须实现最大限度地壮大革命力量和孤立革命对象的策略,使之服务于革命党的角色实践,正确处理好外部关系,包括革命队伍内的党群关系、与各种可以争取和联合的政治力量的关系以及与革命对象的关系。如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联合和争取国民党共同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党争取和联合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进步人士。统一战线被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揭示的是党的行为方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对党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成为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保障。
      (3)适应角色要求,进行自身组织建设。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又一法宝。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适应了革命党角色实践的要求,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革命的铁的纪律,保证党的行动的统一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从思想上建党,保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为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严把入党关,通过宣传教育,积极、有效地开展思想斗争。为发动和指挥群众,必须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在其中的作用。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组织保证。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的形成是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保持党旺盛生命力的有力武器。

    推荐访问:视野 中国共产党领导 角色 理念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