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决战汉中

    时间:2021-05-28 12:02: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胡宗南可称得“天子门生”第一人,受到蒋介石的器重,乃至踌躇满志,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抗战时避居西北拥兵称王,内战时则成了急先锋,但他志大才疏,不懂战略,对蒋介石盲目服从、不辨善恶,军事上远不是彭德怀的对手,部队被逐个歼灭,逃到台湾又被弹劾,狼狈不堪……
      
      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望风逃窜。5月18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放弃西安,仓皇逃到汉中。胡宗南深知汉中绝非久留之地。8月11日,一位神秘人物宋希濂远道而来,胡、宋密谋汉中古城,制定出“两军联手、陈兵滇西、背靠缅甸、伺机再举”的战略部署。然而,他们精心策划的这个被称为“汉中决策”的宏伟战略计划最终化为泡影。12月6日,汉中获得解放。
      自古以来,汉中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这里四面群山环抱,沃野广袤,物产富饶,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攻守咸宜。解放战争末期,国共两党都把汉中作为最后较量的重要战场之一。
      
      蒋介石密函胡宗南
      重兵移陈汉中以作死中求生
      
       国民党把汉中作为垂死挣扎的救命稻草。1949年初,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陈兵汉中,构筑秦岭巴山防线,企图阻挡人民解放军前进步伐。1949年1月26日,虽已下野但仍实权在握的蒋介石,从蜗居地浙江奉化溪口镇老家密函胡宗南,令其“比以前更应积极准备,作死中求生之奋斗。今后主力应置于汉中附近……只要吾人能自力自助,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则最后胜利未有不属于我也”。
       胡宗南对汉中并不陌生,曾三次在这里驻防。
       早在1932年任第一集团军第一师师长的胡宗南就进驻汉中,奉命跟踪红四方面军,一年后调防甘肃天水。
       抗日战争期间,胡宗南任西安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管辖陕、甘、宁、青、新、晋、内蒙等省,曾指挥六七十万军队,成为不可一世的“西北王”。担负着“东御日寇、北制‘共军’、外防苏俄、内慑回马(指回族将领马步芳、马鸿逵)”的重任。驻西安期间,据说曾出土一碑,上有“一轮古月照中华”之句。古月者,胡也。胡宗南认为是自己飞黄腾达的祥瑞之兆,得意忘形处,竟将终南山改为“宗南山”,后来遭到蒋介石训斥,才稍有收敛。1944年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移防汉中,任副司令长官的胡宗南二度驻汉。次年,接替离任的陈诚任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移防西安。
       1949年5月17日傍晚7时,面对解放军大军逼近西安的严峻形势,成为惊弓之鸟的胡宗南召集紧急会议,部署南逃。5月18日,胡宗南第三次来到汉中。和前两次受命率部驻防汉中时趾高气扬不同的是,这次兵败秦川,撤退汉中,成为败军之帅,他垂头丧气,一扫当年威风。然而,胡宗南并非等闲之辈,这位蒋军嫡系中的亲信在撤离西安前,邂逅军统头目沈醉,胡宗南对沈醉自信地说:“只要友军不扯后腿,是有办法对付共军的。在国军高级将领中,只有我胡宗南和共产党短兵相接地斗了十来年,从而得出一套对付共产党的办法。只有我胡宗南最了解共产党,在这一点上谁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胡宗南认为,他这次离开西安,将部队转移撤退汉中,是在执行蒋介石“将主力置于汉中附近”的战略计划。然而,却被一些人误解,遭到指责,背上“丧师失地”罪名,受到“撤职留用”处分,十分沮丧。胡宗南到汉中立足未稳,蒋介石又让他取代邓锡侯任陕甘川边区绥靖公署主任一职。胡宗南将绥靖公署设在半边街原汉中行营驻地(今汉园宾馆),他的官邸设在后街(今东大街)古汉台。胡宗南放弃西安,非但不受查处,反而再次受到重用,他决心重整旗鼓,效忠到底,以报蒋介石知遇之恩。
       俗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胡宗南这头国军中的“骆驼”,虽兵败秦川,退守汉中,仍然具有一定实力。胡宗南将其残部6个多军15万余人(一说30万余人,见《胡宗南——天子门生第一人》)部署在通往汉中的交通沿线、关隘要道,设置“秦岭防线”,构筑工事,企图阻止解放军南下,确保汉中不失。将第一军布防于天水至汉中凤县双石铺公路两侧;第三十八军及骑兵二旅驻扎在观音堂至隘口川陕公路沿线;第三十六军部署在留坝江口镇至老佛坪一线,扼守斜谷、骆谷等古道;第五兵团二一四师、七十八师及第九十师为总预备队,部署于凤县至留坝一带;将第二十七军驻扎汉中。让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亲临前线督战,胡宗南坐镇汉中指挥。在胡宗南看来,这三层防线,加上秦岭天险,汉中城可谓固若金汤,他深信“共军”难以逾越秦岭防线。
       面对这道所谓“不可攻破的防线”,西安绥靖公署副参谋长沈策曾得意地对手下军、师长们炫耀:“我军主力由关陇地区撤守秦岭山岳地带,是西北战场在战略上的重大决策。秦岭山岳重叠,坡陡无路,到处可以拒险扼守,居高临下,俯视秦岭以北广阔平原,使敌人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眼前,寸步难行。我军则进可攻,退可守,利用这一天险,整训部队,养精蓄锐。如敌军胆敢继续西进,深入腹地,我军伺机而出,腰击敌人,一举可以收复关中地区。”沈策甚至说:“以秦岭为屏障,可以誉之为中国的‘马其诺防线’”。令胡宗南聊以自慰的是,5月至12月退到汉中以来的半年时间里,这道所谓中国的“马其诺防线”,的确“阻止”了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汉中的步伐。
      
      毛泽东电示彭德怀
      暂不解放汉中稳住国民党军
      
       然而,胡宗南哪里知道,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没有乘胜南进,夺取战略要地汉中,使其能有喘息的机会,并非“秦岭防线”起了作用,而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高瞻远瞩,所作出的利用汉中拖住胡宗南、稳住国民党中央政府阵脚的重大战略部署的结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跨过长江天堑,解放了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迁往广州。面对时局,国民党内有人主张将首都迁渝,重温重庆陪都梦;有人则提议迁都台湾,从长计议。当国府要员意见分歧、举棋不定之时,毛泽东运筹帷幄,做出人民解放军暂不解放汉中、向西南推进,以汉中拖住胡宗南部,促使国民党政府迁渝计划实施。命令人民解放军执行大迂回、大包围、切断国民党军后路,待桂、黔、滇西南边境三省解放后,关起国门,将国民党军歼灭的战略决策。
       6月26日,毛泽东指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为使伪政府放心往重庆,而不往台湾(现有一种主张迁台,但不占优势)。及使胡匪不致早日入川起见,你们暂时拟不宜去占汉中,让汉中在胡匪手中几个月似较有利”。
       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1949年7月第一野战军取得“扶眉战役”胜利及关中解放以后,仅留六十军及六十二军在秦岭以北修整待命,主力部队挥师西进,执行解放西北任务。8月26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兰州;9月6日人民解放军夺取西宁;9月24日人民解放军占领银川;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至此,第一野战军在短短一个月内相继解放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祖国西北全部回到人民怀抱。
       胡宗南来到汉中的几个月,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虽然汉中一带没有战事,相对平静,但他心态却不平静。这个反共老手深知,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后,挥师东进南下,突破秦岭防线,攻克汉中,那是迟早的事。何去何从,实无妙方,瞻前思后,不寒而栗。
      
      胡宗南、宋希濂密谋古汉台
      联手移师滇西以图伺机再举
      
       1949年8月9日,胡宗南在黄埔军校的同窗好友,当年同僚、时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离开湖北恩施飞到重庆。11日由重庆直飞汉中,两位高级将领密谋汉中古城,制定出一个“移师滇西,保存实力,背靠缅甸,伺机再举”的“汉中决策”。这个战略决策如同一针强心剂,让胡宗南为之振奋,在绝境中看到了一线希望。

    推荐访问:汉中 决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