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德昂族农业生产的变迁

    时间:2021-03-25 04:03: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德昂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德昂族传统和当代的农业生产概况以及相对应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反映德昂族农业生产的变迁,对这种变迁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以为后来研究德昂族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德昂族;农业生产;变迁
      德昂族是我国人口最少也是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现有人口 2.0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等地,与傣族、景颇族等民族交错而居。农业生产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过程。德昂族聚居地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坝,土质优良,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
      1 传统的农业生产
      1.1 传统农业生产的概况
      德昂族的聚居地大都集中在海拔700米~1500米的半山坡上,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所以长期以来他们拥有的耕地面积并不多。德昂族的主要耕地大都是当地族人通过铁锄和铁犁在山地上开垦出来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一些旱地作物,如玉米、早谷、豆类、薯类,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种旱谷、植水稻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油然而生。
      山地农耕是传统德昂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的特殊地势使耕地分为固定耕地和轮歇耕地两种。固定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多分布在较为平坦的地区,适宜种植玉米等旱地作物,但很多地方也会在固定耕地上进行轮换种植,即今年种植玉米,明年则要改成种植饭豆等,以增强土地肥力。轮歇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一块地通常是在进行生产三年后休耕轮歇,即第一年种植苏子等油料作物,第二年种植早谷,第三年种植甜荞、苏子等,到第四年就开始休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耕,休耕时间通常是15~20年,等这块地杂草丛生时,将再次耕种。
      1.2 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
      1.2.1 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使得德昂族的粮食作物仅能自给自足。除此之外,大部分族人缺乏商业意识,很少会将自家生产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交易,以换取自己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
      1.2.2 粗放型的农业生产
      作为滇西南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火烧轮耕是其最主要的耕作方式。每到腊月当地居民就把灌木树砍倒、晒干,到第二年3月,再把树枝杂草放火烧掉,充作灰肥,犁一次田之后便可播种。然而这样的耕地大部分都分布在25度坡地上,失去了森林这个天然的蓄水池,灌溉就更加得不到保障,使农业耕作困难;科学技术指导的缺乏,使当地农作物的产出率低下。尽管种植面积比较多,但生产出的粮食也仅能保证自家的口粮。
      1.2.3 单一的农作物生产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薄弱的基础设施,使德昂族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更别提引进其他民族的新品种和生产技术;再加上传统社会意识的局限性,造就了德昂族的村民安于现状的生活状态。因此,当地传统的粮食作物只是单一的水稻和包谷等。
      2 当代的农业生产
      2.1 当代农业生产的概况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德昂族与外界的交往日渐频繁,通过兴修水利、科学种田等技术地学习,使当地的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德昂族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方式来代替刀耕火种,如在抛弃了刀耕火种的一部分土地上,发展畜牧业、林业等生产。与此同时,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被不断引入德昂族的农业生产中,如挖沟开田、使用农药、改良品种等。除了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澳洲坚果、咖啡、油菜等。在科学技术普及的活动过程中,德昂族逐渐掌握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速生高产密植种茶以及施用化肥、农药除草等科技知识,顺利实现了增产增收。
      2.2 当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2.2.1 规模式的农业生产
      新农村建设方针的不断推进,一些增收的项目初具规模,发展后劲十足。机械化设备地使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新品种的引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病虫害地科学防治,粮食的生产总量不断增加。现在的德昂族呈现着“家有余量,经济增收”的现象。
      2.2.2 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
      近年来,德昂族借鉴了广东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这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结合当地的地形和住房特色,行成了“猪—沼—果”发展模式。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更是解决了当地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政府各种培训班地举办使沼气的管理、使用技术逐渐让当地村民掌握,不仅防止了乱砍滥伐,提高了沼气综合效益,还促进了养猪业的迅猛发展。
      2.2.3 多样化的农业生产
      在国家“十一五”计划期间,德昂族族人在巩固甘蔗、生猪养殖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本乡实际,大力发展“六棵树一棵草”等生物特色产业,共种植竹子21800亩、咖啡7800亩、澳洲坚果4800亩、油茶800亩、核桃540万亩、石斛50亩。使全乡基本达到人均3亩经济林果、3亩甘蔗、1亩茶叶、1.5头猪的发展目标。[2]
      3 农业生产变迁的思考
      3.1 农业生产变迁的原因
      3.1.1 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性
      3.1.1.1 传统社会意识的影响
      德昂族族人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浓厚,使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也安于现状、不敢创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使其生产率低下,粮食产量仅能满足自家的生存需要,更别提有多余的粮食拿出去交易;“等、靠、要”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很少有人愿意改变自己的一些生产方式或方法来试图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3.1.1.2 生产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
      尽管德昂族雨热同期,但身处石灰岩地区的德昂族,山空洞多,蓄水困难,因此农业生产自然也是靠天吃饭。山区的地理位置,使得一些基础设施跟不上。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就是通过其境的仅19公里的滇缅公路。电力、水利设施就更加落后了,大多数农户家里都没有通电,仍然采取最原始的照明工具。这样的基础设施致使德昂族的农业生产只能采取最原始的人工操作,生产力低下也是在所难免的。

    推荐访问:德昂族 农业生产 变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