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美报业现代化的同途殊归_中美报业现代化

    时间:2020-08-12 07:20: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史量才和普利策有着相似的办报理念、操作和管理方式,带领各自的报业走向了辉煌,但是《世界报》成为了美国报业现代化的领航者,《申报》却在中国报业现代化中昙花一现。本文认为中美社会环境以及报业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美报业不同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史量才 普利策 报业 现代化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自报业史上的辉煌。但是《世界报》引领了美国报业现代化的启航,《申报》却只是中国报业现代化昙花一现的印记。拿史量才与普利策做比较,分析中美报业现代化的同途殊归的现象与原因,将有助于当代中国报业的发展。
      一、中美报业现代化的同途
      从新闻理念、新闻业务、经营策略、人才管理、报业集团化五个方面分析,史量才与普利策使用了相似的报业发展战略,创造了两国报业史上的辉煌。
      (一)共同秉持社会改良的新闻理念
      史量才与普利策都秉持了社会改良的新闻理念,希望利用新闻来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
      有学者研究认为,社会改良者是史量才自我认定的第一身份。①史量才秉持“用之读者”和“纯以社会服务为职志”的办报理念,先后创办了《妇女园地》《申报医药周刊》《卫生》《教育》《科学》等副刊和增刊,增加报纸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后来,《申报》培养新闻人才,创办申报职工业余学校、申报妇女补习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等,都有着服务社会的性质。
      普利策追求的职业理想在于为大众服务。1883年5月11日,第一期《世界报》刊登了普利策执笔的宣言:“本报致力于人民的事业而非有权有势者的钱袋,并将揭露一切欺骗行为,与社会上所有的坏人坏事和弊端做斗争,坚定诚挚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战斗。”他呼吁改良社会弊端,改善穷苦人的生活现状,严正声明对贪官污吏和富人们的奢侈浪费、偷逃税款的行为深恶痛绝,其系列曝光报道一度将美国掏粪运动推向高潮。
      (二)不断发展创新新闻业务
      史量才与普利策都改进了新闻业务手段,强调新闻的客观真实;硬件方面,都注重印刷技术的采用,兴建报业大楼,为报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史量才主张报纸新闻要短而精;主张写新闻要客观,报道要忠实,反对有闻必录。史量才接手《申报》后,不断更新印刷设备,最快速度达到每小时可印4.8万份报纸。1918年,史量才用70万两白银建起高5层、拥有百余间房的报馆大楼,大大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热情。
      普利策严格要求新闻报道要“精确、精确、再精确”,对于虚报数字的记者、编辑,报社予以严厉的斥责与罚款。普利策开创了很多新闻业务:在版面设计上,他开创了横贯整版的大标题的方法,并首次使用报眼;他在《世界报》倡导套色增刊;他还率先使用木刻图画。普利策也斥巨资修盖了报业大楼,提升了办报的硬件条件。
      (三)重视发行及报纸的经营策略
      史量才与普利策都十分注重报纸的广告经营,大力促进报纸的发行。
      《申报》创立了专门的广告科,开辟了广告设计、广告图样绘制等广告业务,并根据广告版面确定广告费,这些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在发行方面,他在报馆内设立了专门的发行推广科。1935年,其15.59万份发行量的鼎盛时期,除上海56050份外,江苏34950份,浙江14300份,安徽12400份……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偏远的华北地区绥远、察哈尔也各有70-80份,西藏16份,可见《申报》为开拓外埠发行花费了不少功夫。②
      普利策为了推广发行,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因此人们也将他称之为“推销员”。首先,他采用低价竞争的手段占领市场,《世界报》长期采用2分钱一份的售价。其次,利用“黄色新闻”来吸引读者,促进报纸的销售。普利策认为,“有人情味的和危言耸听的消息是扩大销售量所必需的手段。”最后,他利用策划报道来扩大报纸的社会影响,开创了新闻策划的先河。例如1889年精心策划的女记者科克兰环球旅行的系列报道。
      (四)吸引人才知人善任的人才管理
      史量才与普利策都知人善任,利用各种方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从根本上让报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从而成就了各自报业的辉煌。
      人才引进方面,史量才任用陈景韩、张竹平分别管理报社的编辑和经营。陈景韩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编辑经验;张竹平接受过国外高等教育,拥有先进的报业管理理念,对陈、张二人的重用奠定了《申报》成为近代大报的基础。另外,史量才重金聘请当时国内一流的记者撰写新闻通讯,例如著名的黄远生、邵飘萍等。另外,史量才还效法西方报纸公开招考新闻从业人员,使一些人才能通过考试进入《申报》。他实行的特殊的薪金制度,调动了职员工作的积极性,这些在当时都是很实用的策略。
      《世界报》成功的基石首先来自于普利策老部下中有经验的报人和报业竞争对手的人才加盟,这些人包括《邮讯报》的编辑主任柯克里尔等。然后,在人才管理方面,普利策特别善于利用奖励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除了经常给工作出色的报人发奖金之外,每周组织对报纸内容进行比赛评选的活动,对优胜者予以奖金鼓励。
      (五)扩张规模多元经营的产业战略
      在报业成长嗷嗷待哺之时,史量才与普利策已经在各自报纸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开始扩刊、增刊,实行产业化扩张和企业化运作,初步实现了报业集团化。
      《申报》出版了《星期增刊》《汽车增刊》《图画增刊》等,细分并占领了多个受众市场,还成立了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业余补习学校等,另外还出版《申报丛书》《中华民国新地图》等图书,创办《申报年鉴》等,形成了系统化的多元组合品牌产品,提升了报纸的整体竞争力。史量才与人合办中南银行并同时经营其他实业,为《申报》的集团化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后盾。到1938年《申报》仅有形资产达150万元,形成了具相当规模的企业化大报。③
      普利策接手时的《世界报》每份8版,售价2美分,发行量为1500份。1892年,其早晚二报共计34.7万份,超过纽约其它报纸发行量的总和。在80年代中叶,《世界报》的广告收入也相当惊人,其丰厚利润,空前未有。④《世界报》在1983―1987年间打破了美国的每一项出版纪录,以极大的成功证明了一种“新式的新闻事业”的出现。普利策不仅成就了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还斥资建立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美报业现代化的殊归
      令人遗憾的是,在相似的理念、操作、管理方式下,普利策成为西方报业现代化的“领路人”,西方沿着其现代化的报业历程一直走到了今天,而史量才却只成为中国报业现代化的“探路者”,中国报业的进程随后却没有进入现代化的轨道。本文认为,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美报业现代化的殊归。
      (一)社会环境不同
      尽管所处时代相近,但是中美两国的社会环境却迥然不同。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来说,美国的社会环境都发展得更加成熟,更有可能孕育现代化报业的产生,而中国社会的混沌局面只能将现代化报业的希望扼杀在摇篮中。
      1、政治环境。史量才经营《申报》的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极为不稳定。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国,随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时期,然后日本入侵中国,后期中国又经历了国共两党内战。复杂的时期中,中国报业可说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史量才尽全力保持着《申报》的独立性,但还是免不了遭受党派的倾轧。例如国民党政府多次干涉《申报》发展,阻碍史量才收购《新闻报》,并对《申报》实行禁运。而19世纪,美国已经经历了内战,重现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比较彻底地完成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改革,国内政治局势已经稳定。此时的美国报纸的数量由1880年的850种上升到1900年的1967种,报业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
      2、经济环境。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战争的到来,经济的发展很快被国家民族生存的重大历史任务代替,史量才的办报理念也由“广告第一、新闻第二、言论第三”变成“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⑤。报纸成为 “新闻救国”的工具,偏离了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规律。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进入城市社会,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为报纸的发行,做好了硬件准备;另一方面,大量农业生产者进入城市的工厂,成为报纸的受众;最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促进了报业的发展。
      3、文化环境。当时中国的报纸读者大多都是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普通民众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并没有成为报纸的主要阅读群体,这也是制约中国现代报业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1940年上海市民中受高等教育者有2.14%,受中等教育者有11.10%,初等教育者有27.57%。⑥而同期的美国,早在1918年全国48个州就全部实行义务教育制,初等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⑦
      (二)行业环境不同
      史量才时期与普利策时期的报业发展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中国现代报业萌芽的动力是由外而内的,是借由西方的报业发展手段,促进了中国报业短暂的发展,而西方报业的现代化是报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条件的成熟的互动中产生的。
      史量才办报时期,许多中国报刊都是由西方人创办的。在西方报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扩张下,报界出现了一些民族报业资本家和报业经营管理专家。中国的报纸创办者们包括史量才在内,在硬件设施、采编印发以及报业管理方面吸收了西方的现代性。最终,报刊的发展被卷入历史的大潮,成为了中华民族救国运动的工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报业发展历史。
      而在美国,从1870年至1900年,全美报纸数目增加了3倍,报纸订户从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0%上升到26%。⑧此时美国报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已经显现,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分有晨报、晚报、周刊等,很多都具有稳定的读者群和较大的影响力。从上文分析来看,尽管史量才与普利策在很多方面采取了类似的手段,但是相比较而言,普利策是更加专注新闻职业发展的,他被认为是19世纪70-80年代“新式的新闻事业”的创始人,而史量才在学者们的探讨中,更多是“史家办报”的角色⑨。“黄色新闻”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如大量采用图片、多行标题、大字号,新闻写作多样化,增加新闻特写等,也成为现代化报业明显标志。
      综上所述,史量才与普利策不愧为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但是由于中美社会环境和报业环境的差异,中国还没能与美国一起进入报业现代化发展的轨道。我们可以从中美报业现代化的发展史中,学习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朱春阳,《关于史量才与<申报>三个问题之思考与追问》[J].《国际新闻界》,2008(9):86-91
      ②汤耀国,《近代民营报纸的发行策略》[N].《中华新闻报》,2006-6-28
      ③张蕴和,《办报果罪孽耶》[J].《申报月刊》,第3卷,第12期
      ④[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M],苏金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299-303
      ⑤李文绚:《报章血痕》[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13
      ⑥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35
      ⑦潘长利,《教育改革与美国近代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3)
      ⑧郑超然 等,《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32
      ⑨董天策、谢影月,《“史家办报”思想探究》[J].《新闻大学》,2006(2):21-24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中美 报业 现代化 中美报业现代化的同途殊归 同途殊归 同途殊归的意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