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德国教授研究中国人际关系对经济的影响: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时间:2020-07-09 07:22: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最近的20年间,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获得了令人惊讶的重视,尤其是增长理论在分析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作用的同时,也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这些资本积累的不同被认为决定了各国经济增长表现的差异。世界银行对社会资本的分析尤其重视。社会资本在经济分析中的确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这个概念的使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资本似乎是一种隐喻,一些诸如信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被类似物质资本一样加总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
      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Herrmann-Pillath教授将社会资本分析的三种路径(人文研究的路径,社会心理学的路径,认知科学的路径)运用到中国的具体例子上来。以中国的“关系”为例,当我们讲“Network”和讲“Guanxi”,这之间仅仅是一种中性的翻译,还是体现了“关系”的某种独特之处?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在对待“关系”的态度上,个人是一个主动的,活跃的个体,西方笼统意义上认为中国人是集体主义并不完全恰当。这种绝对的划分:中国是集体主义而美国是个人主义,并且把社会网络在中国社会中的中心作用当作中国人集体主义的证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通过“关系学”的教育,中国人实际上是在主动地创造和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而不是被动地被限定在这个网络之中。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观念中不是只有集体,不是听凭外在集团的驱使行动,而是强调个人的主体行为,去利用外在关系。这同样是费孝通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社会网络具有特殊的结构,即差序格局,这种格局使得中国和世界其他文化有显著的不同。
      有项研究比较了中国公司和西方公司中雇员的行为。中国公司的雇员在工作中和私下里都有相当的交往,而美国公司则奉行新教徒文化,也就是工作和私人关系截然分开,尽量不在工作外有私人交往,这一点很难被中国雇员所理解。在文化研究当中常常把关系分成三类,私密关系,中立关系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混合关系和情感的关系。有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和其他社会间的文化差异存在于第三种关系,即混合关系当中。另一个关于情绪的研究涉及了“羞耻”这个概念,与欧洲的各种语言相比,中文中对“羞耻”的表达方式丰富得多,例如具有丰富含义的“面子”这个词。在对中国社会网络的研究当中,“面子”是认知结构的协调者。
      在认知科学中有个概念叫“场依赖”(fielddependence),有标准的心理学实验来检验场依赖的强度。如著名的“棒与框”实验,把一个棒放在不规则的框下,测试人们是否认为它是直的。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少做出该棒是直的判断,说明中国人更多依赖于背景来判断一件事物的性质。另一个实验是关于分类的,现在有猴子、熊猫、香蕉三种东西,西方人倾向于把猴子和熊猫放在一组里,因为他们在分类学上相近,而中国人则会说猴子吃香蕉,它们有关系所以放在一组里。因此中国人更强调关系。第三个实验是关于合作和公共品提供的,实验显示,中国被试者会在公共品提供游戏中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合作行为,而美国被试者则倾向于搭便车。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这涉及到一个非常经典的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划分,即东方倾向于整体性思维,而西方倾向于分析性思维,但究竟是认知结构决定了社会行为还是社会行为决定了认知结构,这目前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如果将社会网络做为社会资本的主要部分,那么应该把社会资本做为一个中层的理论概念。如果这一点成立,则不可以把社会资本当做一个普适的要素去探讨其对增长的影响,因为其中存在着本土性阐释的问题。社会资本是基于一些本土性因素的,如情感,道德,关系,等等,这些因素很难一般化,同时社会资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甚至不能进行有效的加总。但与此同时,中国的例子说明它是一个有用的理论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关于个人对社会关系的所有和利用的本土性观念。

    推荐访问:德国 中国 人际关系 德国教授研究中国人际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德国教授的生活水平 与德国教授一起工作的时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