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围堰施工技术在滨海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0-03-30 07:41: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方通过介绍了围堰施工技术在丙洲水道及官浔溪入海段整治工程B3标段的应用,通过优化该工程的海上围堰的施工工艺实例,提高了围堰稳定性及防渗效果,且节约工期,施工安全方便。�
      关键词:海上砂围堰;防渗;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厦门建设的迅猛发展,围海造路工程及滨海整治市政工程的增多,海上砂围堰被广泛采用。本工程由于现况地质条件与设计勘察时的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使原设计的施工工艺在现况地质条件下施工难度极大,且施工期长,不利后面工序的展开。在保证围堰设计断面不变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工期。�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挡潮闸处于靠海侧滩涂位置,受潮水影响。为使挡潮闸在干地面上施工,在挡潮闸周边修筑一条“U”型结构围堰,上、下游围堰端头与南堤相接,形成一个不透水封闭干地面场地。该围堰为砂围堰,两侧采用袋装砂防护。在堰体迎水面铺二布一膜土工膜。�
      1.2 水文�
      厦门高潮位为黄海标高3.70m,历年最高潮位为4.75m;低潮位为黄海标高-2.50m,历年最低潮位-4.08m,平均高潮位1.58m,平均低潮位-1.73m。�
      1.3 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貌单元为近岸滩涂地貌,主要由海湾潮滩和潮沟构成,潮滩多为平缓的泥滩、沙泥滩。场地及附近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本工程施工范围内淤泥厚0.8~4.2m。灰黑色,饱和,流塑状,主要由粘粒组成,含中粗砂含量10~30%及少量有机质组成,压缩模量Es=1.6Mpa,渗透系数K=6.56*10��-7�cm/s。本淤泥层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等特点。�
      2 围堰设计方案�
      1)根据对工程所在地现场勘察,调阅有关资料,可知工程所处海域百年一遇天文大潮时水位高程�4.75米。围堰设计按20年一遇潮水位�4.43米设计,增加安全超高后,确定围堰堰顶高程为�5.40米。�
      2)围堰堰顶宽度设计5.0M,堰体背水面坡比1:2.5,迎水面坡比1:2,�-1.0高程以下坡比为1:3。迎水面在�2.50米高程和�-1.0高程各设一条3.0M宽度的马道平台增加堰体稳定性。。�
      3)结构:该围堰主要由吹填砂袋形成迎水及背水,吹填砂形成堰体中部,两布一膜土复合土工膜迎水面防渗,模袋混凝土及堰顶迎水面侧防浪墙组成。�
      设计围堰断面图见下图�
      3 原设计施工工艺与优化施工工艺对比�
      1)原设计施工工艺框图�
      2)优化施工工艺框图�
      3)优化围堰断面�
      3.4 优化施工工艺优点�
      由于环东海域整治工程的实施,以及围堰附近航道的开挖,已把原有淤泥和砂层抽走,深度经现场粗测约10m,该片海域淤泥已不再是沉积多年相对稳定的淤泥体,属于流动性很大的浮淤。现有地质条件与原地勘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现有航道段内的淤泥塑性强,流动性大,随潮水涨退不断流动。如在此状态下直接进行抽淤作业,基槽尚未形成,周边浮泥随着潮水的涨落又将填满基槽,流态浮泥将无法清除干净。因此,根据围堰轴线周边地质情况的勘察,针对大量存在的浮泥,决定采用戗堤进占挤淤,后实施防渗体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减少了围堰施工的难度及施工工序,提高了围堰施工的效率,缩短围堰施工工期。 �
      在围堰戗堤进占过程中,利用逐步形成堰体推力和进占时填料的下泻冲力,把堰体基础面的淤泥挤开。淤泥挤至围堰两侧约50m。由于淤泥渗水率小,挤至两侧的淤泥即可作为围堰堰脚的防渗体,也是围堰两侧护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围堰侧向滑移。采用该方法增强了围堰防渗效果及围堰堰体的稳定性。�
      4 施工方法�
      4.1 戗堤进占挤淤�
      由于戗堤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取材便利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围堰在短时间内贯通,形成有利的施工通道,从而加快工程进度。在保证按设计图断面施工的前提下,先施工围堰戗堤,利用戗堤进占挤淤。戗堤成型后,进行反开挖,两侧边坡充填砂袋施工及土工膜施工。�
      采用戗堤进占的方法,先施工围堰堰体中部的吹填砂部份,采用15T自卸汽车上下游同时进占的端进法填筑施工,即分别从上、下游由左岸往右岸方向进占。进占戗堤高程3.0米,此高程进占完成后堰堤在3.0米的高程约有15M的宽度,该宽度可以满足围堰继续施工的交通要求。�
      4.2 充填砂袋防护�
      戗堤进占施工完成后,进行围堰堰体充填砂袋施工。由于先行进占戗堤的围堰中部砂断面超过设计堰芯断面。在充填砂袋过程中,采用反开挖,进行堰芯断面修整,并利用堰芯超断面砂作为充填砂袋的用料。不足部分外运进场使用。�
      4.3 土工膜铺设�
      围堰防渗主要靠围堰迎水面土工膜进行防渗,因此土工膜铺设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布幅与布幅之间搭接严密,采用搭接50cm,并在搭接处用手提缝纫机穿涤纶线包缝。水下铺设采用土工膜铺设船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铺设,搭接宽度≥1M,铺设平整,两端拉直拉平,不出现皱折现象。并立即对铺设好的土工膜面用砂袋压住,搭接处砂袋满铺。当天铺设的土工膜当天必须用砂袋全部加压保护完成。�
      4.4 膜袋砼护坡�
      土工膜铺设完后,在土工膜上进行膜袋砼施工。膜袋砼为在铺设好的膜袋里灌注砼,在围堰坡面形成一个刚性整体。即保护了土工布不受紫外线辐射,延长使用寿命,又使围堰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围堰的抗冲刷能力,且膜袋砼增强了围堰的防渗效果。�
      4.5 围堰拆除�
      围堰拆除的顺序为先内后外,从中间往两头,自上而下分层端退法(后退式)开挖拆除。围堰拆除的同时,外海侧采用绞吸船把填筑围堰时挤出的淤泥,抽至指定的弃泥点。�
      4.6 基坑排水�
      针对本工程基坑面积大施工期较短而且集中的特点,基坑排水采用排水沟与集水井相接合的方法。沿围堰内坡角设置排水沟,并每隔100m设一集水井集中水流后,通过抽水泵抽出基坑。 �
      5 施工安全监测�
      5.1 施工监测的目的和必要性�
      在围堰填筑施工过程中,挤淤及压载对原状地表淤泥或土层施工外力,导致淤泥层或土层的应力重分布,有可能引起围堰的变形或沉降,在围堰断面形成前,以上原因可能导致少许不稳定状况的存在。因此,在围堰施工以及主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确保围堰及围堰内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5.2 监控量测项目设计�
      根据以往类似围堰施工安全监控测量数据来看,围堰前三周的沉降量较大,特别是前两周,如果在此期间遇大潮,水位变化较大时,沉降量不稳定。一般需要4~6 周后才趋向稳定。根据以往对围堰施工监控经验,采取以下观测项目来对围堰进行监控。�
      
       说明:(1)堤头附近的情况:当堤头附近范围内出现裂缝,缝宽逐渐增大时,表明堤头有失稳定现象;如果堤头部位高程在逐渐下降,说明堤头发生“沉陷”,出现这些现象时立即停止施工,待沉陷稳定后再进行施工或改变推填方式。�
      (2)填筑过程中,随围堰进展情况依次设点,及时监测已填好段。�
      (3)填筑过程中,注意保护好监测点。监测点设在不易被破坏处,并浇筑砼保护。�
      
      1)在整个围堰的施工过程中,将按上表所列的各监测项目分别进行监测。�
      2)围堰成型后,基坑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现场监控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加密观测并及时上报,监测结果要作详细规范记录和处理。�
      3)加强监控测量工作的管理,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
      4)监测量测的数据处理�
      �
      ①量测成果整理�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个量测断面内每一个量测项目,均进行以下资料整理:�
      a.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
      b.位移值随时间的变化图。�
      c.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
      ②数据处理�
      每次量测后均应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围堰的稳定性。�
      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围堰结构的状态,预测未来动态,以便提前采取工程措施,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6 优化后围堰可靠性�
      1)戗堤进占施工过程中,受每天涨潮退潮的影响,潮水位以下堰体部分形成稳定的自然坡,坡比约1∶10,戗堤断面大于堰芯填砂断面,增加了围堰的稳定性。�
      2)由于围堰坡度缓,堰底变宽,增大渗径,且两侧有挤出的不透水淤泥防护,不会出现管涌现象。�
      3)在戗堤进占施工过程中,每天两次潮起潮落,对堰体起着非常好的稳定、加固作用,使堰体达到动态稳定状态。�
      4)在戗堤进占施工过程中,15T自卸汽车和装载机,不断在堰体上行驶,对堰体产生碾压作用,使堰体逐渐达到整体密实状态,增大堰体抗滑性能。�
      5)在戗堤进占施工过程中,淤泥被挤至两侧。由于淤泥渗水率小,挤至两侧的淤泥即可作为围堰堰脚的防渗体,也是围堰两侧护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围堰侧向滑移。�
      6)戗堤施工完成后,在背水面和迎水面进行防护。在背水面和迎水面进行充填砂袋防护。且迎水面铺设二布一膜土工膜防渗,并沿外坡脚铺设30m,并加盖砂袋保护,增强抗渗性能。土工膜铺上加设一层30cm厚膜袋砼。戗堤的防护措施,提高了围堰的整体性,增强了围堰的抗滑性能。�
      7)为验证戗堤挤淤施工是否达到把淤泥挤出的目的,使围堰不坐落在不稳定的淤泥层上,围堰填筑一段后,我司在围堰上游及下游两处进行钻芯取样,�
      上游处取芯深度为10.38m,顶面标高2.5m,下游处取芯深度为12.14m,顶标高2.4m。从钻探过程中发现,该两个钻孔填砂的质量较好,锤击进程中无发现异常情况,填砂中淤泥量较少或未见,表明该两钻孔填砂施工已基本将原有的淤泥层挤压出去,挤淤效果较好。�
      围堰合拢后,在围堰龙口位置内外侧堰体再次分别钻芯取样,查看挤淤效果。�
      内侧取芯深度为13.50m,顶面标高4.28m,外侧取芯深度为15m,顶标高4.28m,从钻探过程中发现,该二个钻孔填砂的质量较好,锤击进程中无发现异常情况,填砂中淤泥量较少或未见,表明该三钻孔填砂施工已基本将原有的淤泥层挤压出去,挤淤效果较好。�
      以此判断,戗堤挤淤基本达到挤出淤泥的目的,使围堰坐落在淤泥层下的自然密实砂基上。�
      7 结语�
      通过对丙洲水道及官浔溪入海段整治工程B3标段海上围堰施工实例,对设计施工工艺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减少了围堰施工的难度及施工工序,提高了围堰施工的效率,缩短围堰施工工期1.5个月。�
      2)按照围堰的安全监测要求对围堰进行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围堰合拢稳定后累计最大沉降56mm,最大位移26mm。二个月后沉降及位移达到稳定状态。�
      3)围堰防渗效果�
      围堰基坑初期在围堰防渗土工布铺设前,水量较大,在每个集水井安排一台水泵抽水。后期在土工布及膜袋砼施工完后,只在下游测安排两台水泵即可满足排水要求。�
      本工程通过对围堰设计施工工艺的优化,合理确定了施工工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确保技术先行,从技术安全上保证了围堰实施的安全,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及指导作用。

    推荐访问:滨海 围堰 市政工程 围堰施工技术在滨海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技术 市政工程技术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