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交流平台有哪些_交流平台

    时间:2019-05-05 03:24: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感 悟·  大学不是造富机器  大学是教学和研究并不断向社会输送“各学科、各领域的杰出人才”的地方,而不是“生产大款”的地方。如今,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两所大学,竟以培养了多少“亿万富豪”、稳居“造富冠军”榜首为荣耀,令人唏嘘——这还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吗?难怪钱学森会有“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老师,直言“四十岁赚不到四千万别说是我学生”。可以想象,这样的老师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杰出人才”!他们在纯洁的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赚钱第一”的理念,学子们踏出校门后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那些唯利是图、贪赃枉法的风气与这样的教育难道没有关系吗?
      无论多么知名的大学,都不可能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大师”或“大款”,而且让“赚钱第一”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肯定出不了大师,即便出了几个大款,这些大款可能也只剩下钱了。
      (读2012年6月[中]《大学“生产”大师而非大款》)
      马 骏(重庆)
      凡事不能偏颇
      我忍不住赞一句:杂志中的插图很精彩!与杂文相映成趣,其实它们本身就是一篇篇杂文。例如,第三十五页插图《失衡》形象生动,而且简洁,能让我们瞬间领悟:唯有双脚健康的人才能行走稳健,凡事皆如此。插图中描绘的显然是“跛脚”之辈:“财富之脚”粗壮且先行;“道德之脚”细小且拄拐。更有趣的是,“拐杖”仍旧是由金钱来充当的。试想,用金钱“续貂”,怎能比得过“原装”?现实中存在不少类似的现象,人们太迷信金钱的力量,以为它能主宰和“扶正”一切,孰不知,一旦它介入,一切反而呈畸形发展的势态,令人步履蹒跚。
      (读2012年6月[中]《飞机运西红柿》插图)
      盛赛红(江西)
      仇富源于嫌贫
      有句话说得很到位:“恨官源于欺民,仇富源于嫌贫。”大款征婚公然要求“纯洁之身”等诸多条件,层层选拔,自然让人想起封建社会皇家选妃子。而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居然再现这种封建残余,实在让人感觉不舒服。大款征婚不仅仅是在炫富,更是对广大妇女情感的侮辱,是对整个社会制度和公平的践踏。难道有了钱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吗?再说,那些钱真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吗?还是“耍奸取巧、违法乱纪”而获的呢?如此嚣张,真是“想不被仇视都是件困难的事”。
      (读2012年6月[中]《广州大款征婚与脸书老板简婚》)
      静水流深(黑龙江)
      母亲的责任
      在功利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让孩子成为天才、神童,已是不少父母的教育目标。于是,他们(或请人)包办了孩子的一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分优越的条件,使孩子变得脆弱、懒惰、不知感恩、缺乏责任感……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料理。那么,又如何承载祖国民族的大任?杜鲁门当选总统时,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他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这位母亲的“成才观”值得深思!
      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一个母亲的责任。然纵观当下,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又能否真正做到给孩子自由,不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功利目的去要求孩子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呢?或许我们有心这样做,可当面对其他孩子的所谓“优秀表现”时,我们便忘了自己的初衷,给孩子“施压”。现实生活中,父母也有很多无奈。
      (读2012年6月[中]《现在的女人怎样做母亲》)
      陆成文(辽宁)
      ·面 谭·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曾于2010年8月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称通过对亚洲地区的调查发现,三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中有20%的人都要面对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照顾,而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越来越不容易的生存问题。本期封面《人到中年》即对此现象进行了生动鲜活的阐释,而且此图还反映了更实际的社会问题——孩子优先:画面中,中年夫妇满头大汗地推着车子前进,而车棚里的小孩悠闲地看书,两位老人则被安排在了车顶,且老年妇女还在打吊瓶,老年男人则一脸愁苦。除此之外,车上还有锅碗瓢盆和蔬菜。此图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将中年人的生活状况表现得活灵活现且真实。可以说,这样一幅生动形象的封面即是一篇很好的杂文,希望贵刊今后多选用此类有生活气息、有感染力的封面。祝贵刊越办越好!
      徐国明(吉林)
      ·短信平台·
      读了这篇短文,想到类似的“指南”、“大全”、“全攻略”等经验介绍,其主题策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讨好企业老板或单位领导而进行的。这客观上反映了当前我们社会的用人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领导为中心,领导高兴了就重用你,领导不满意你就得靠边站,而不是着重考虑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如丰厚的知识储备、过硬的技术本领、良好的创新能力、优秀的品德修养以及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等。这样也就给应聘者一个误导,把更多精力都用在了“关系”上,这也是我们难有创新人才和创新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读2012年6月[中]《应聘指南》)
      晓 清(黑龙江)

    推荐访问:交流平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