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试论浙商在省外的发展特性]试求下列系统的幅频特性

    时间:2019-05-05 03:15: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浙商在海外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全民皆商的发展特征,同时还体现了精英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阐述了浙商在省外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结合不同区域社会、文化特征,分析了浙商在中国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的发展历程,并归纳了浙商在海外发展的特性。
      【关键词】 浙商 省外 特性
      一、浙商在省外发展的阶段
      浙商在省外的发展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至1991年),改革开放以前,尽管当时受计划经济的体制影响,外出创业的浙商还不多,但由于浙江人多地少,为了生存,加上长期外出经商创业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浙江人,尤其是农民,如温州的弹棉郎、义乌的“敲糖帮”等地域性商人群体,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继续跨区域流动。20世纪60年代末,温州等地的一些乡村就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外出跑买卖和做手艺。
      浙商在省外发展的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0年前后),由于地区发展之间的竞争,促使这一阶段的浙商在省外各地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到处有成群结队的浙商,有浙商办的企业和市场,到处有温州街、义乌城、浙江村。1994年,北京“浙江村”的人口达到了59.12万。同时,浙商还大力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温州商人,也有不少青田商人,他们大多是海外做生意或开饭店。浙商也有在国外投资和办企业的,如万向集团于1994年就开办了美国分公司,并先后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七个国家成立18家分子公司。
      浙商在省外发展的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至今),这个阶段浙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并在高基点上持续发展。据2009年由浙江省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和《浙商》杂志社共同调研后发布的“浙商中国投资分布图”描述,截至2009年末,有超过400万浙商在省外发展,浙商在各地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其规模相当于2005年浙江全省的GDP。浙商在全国勾画出了这样的投资版图:北上,“振兴东北”计划出台前后,浙商开始成批闯关东,在东北三省约有40万浙江人。西进,资源丰富的西部已经成为浙商创业的乐土,截至2008年,浙商与中西部省区签订了555个合作项目,总投资263亿元。新疆、云南都有超过15万人的浙江商人。南下,香港、澳门共有40多万浙商,连地理面积不大的海南省也有10万以上的浙商大军。东移,浙商最为青睐的创业地是上海,抢占上海放眼国际是大多数浙商的谋略。目前在沪的浙商已超过30万人。抢占华中,武汉自古商贸发达,亦成为浙商强摊之地,尤其是房地产商,在武汉的浙商已接近20万人。
      二、浙商在省外发展的特性分析
      1、东部浙商发展特性
      中国东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是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经济区,浙商在中国东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与中国最具有国际化城市、经济中心结合的前沿性和高端性的特性。以上海和江苏为例,改革开放后,浙商在上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浙商开始大批进入上海发展的阶段,当时浙商主要以联营合作、租赁摊位或开设省内商品窗口为主进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和江苏的地理区位优势开始显现,20世纪90年代后,浙商开始以更大规模,以更高层级进入上海和江苏发展。浙商在上海成功地将当时浙江一些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上海的区位优势相结合,以专业市场为突破口,建立了涉及汽摩配件、五金、服装、鞋业、皮革等大量专业市场,并在这个基础上,大量浙江企业从浙江区域优势产业、关联产业以及块状集群发展模式出发,在上海建立了浙商集聚的产业中心,并利用上海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和企业总部。目前在上海发展的浙商总量占在外发展浙商总量的第一位,充分说明了上海在浙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南部浙商发展特性
      浙商在以广东、海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南方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经商创业的特点,即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拓展发展规模的特性。浙商在广东、海南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广东以优越的地域条件和优惠的政策导向,吸引了少量迫于生计的浙江人从事修鞋、弹棉花、鸡毛换糖等小商小贩活动,同时他们开始经营服装等生意,但总体处于各自为战、互不相干的无组织状态。而在海南发展的浙江人,主要看中海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特性和相对丰富资源,且白手起家各自为战,主要散布在海口、三亚等地。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成批浙商南下到广东和海南发展。浙商将专业市场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带到了广东、海南,通过移植本土的区域产业、相互协作,形成聚集效应。广东的眼镜专卖店、皮鞋专卖店,有六成以上是浙江人经营。而浙商在海南的发展也开始进入海南经济的主流,在房地产、旅游和医药等行业浙商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这个阶段的浙商从更高的层次出发,采用以产业精耕细作和延伸为主的发展模式。截至2009年,浙商在广东和海南的皮革、服装、鞋业、电器、珠宝、金属材料、机械制造、医药、酒店、种植和养殖业等20多个行业中都占有重要份额。
      3、西部浙商发展的特性
      西部是中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浙商在中国西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与资源产业充分融合的发展特性。浙商在西部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浙江人白手起家从手工作坊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当时浙商从事的还是手工业、木匠、弹棉花、开发廊等,但凭借自己的草根性和闯劲,以当地需求为市场,艰苦创业,使得浙商的资本原始积累得以完成。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完成了资本积累的浙商开始大量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浙商开始在以四川、山西为代表的西部投资办厂、开店,进军服装、家具、煤炭开采、低压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时,浙商开办的大型服装专业市场开始在西部省市出现,并和服装厂配合,构成浙江本土盛行的“前店后厂”的模式,逐渐出现“买浙江卖西部”的经营模式。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对口帮扶政策后,大量的浙商从更高层次进入中国西部,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资源投资和水电资源开发等浙江紧缺的资源性行业。   4、北部浙商发展的特性
      浙商在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中国北部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浙商与北部传统重工业地区发展相融合的特性,也体现了政治文化性和规模化特性。浙商在北部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在北京开始创业的浙商主要是温州人,大部分从事“三把刀”—剪刀、剃刀、刨刀,之后少数有能力的浙商发现了北京存在服装、布料等商机,并使得大批进入北京创业的浙商开始聚集,从事相似的行业,从而形成了非常有名的“浙江村”。由于浙江省人民政府早在1982年就设立了天津办事处,其职责之一就是协调、发展浙津两地的经济协作,因此在天津创业的浙商,一开始起点就比较高。第二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是浙商在这两个地区发展的新阶段。在北京,早期主要以发展服装产业为主的浙商,纷纷注册企业,创建品牌,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建立专业服装市场,利用举办服装节等形式的活动,开始搭建首都时装风向标雏形。同时,在原来浙江村发展起来的浙商开始在北京的房地产、文化、高科技和商贸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并充分利用北京优势,辐射全国和世界。在天津,由于一开始进入的起点就比较高,21世纪后,在天津的浙商创造了天津地标式的商业建筑——“天一MALL”,开发建设了“天津现代城”和“天津凤凰商贸广场”,并打造了国内第一的“应大”品牌。
      5、中部浙商发展的特性
      中国中部特别是以河南为主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浙商在中国中部的发展充分体现在利用自身在轻工业和日用品市场经营上的优势,创建品牌商贸平台的发展特性。浙商在中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80年代)。这一阶段浙商的发展最早主要是自发、分散的“小货郎”方式。以浙商在武汉的发展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汉正街商贸平台的建立,精明的浙商开始第一批进入汉正街,卖皮鞋、纽扣、服装等,做起商贸流通,并开始积累资金。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这个时期的浙商以“蚂蚁军团”的形式进入中部,销售以小商品为主的众多产品,并从“小货郎”、小作坊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是浙商开始融入中部社会、经济环境和进行商业创新,形成主流的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部发展,浙商开始从更高层次上进入中部发展。以湖北为例,截至2009年,浙商在湖北的投资总额达到800多亿,占湖北吸纳投资总量的35%。浙商人数在30多万人以上,涉及行业约20个,在服装纺织、印刷材料、通讯器材、建筑房产、餐饮娱乐等行业有着重要地位。
      三、浙商在海外发展的特性分析
      浙商在海外的发展的特性,主要是指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的发展特性。浙江是中国主要的侨乡之一,改革开放后,浙江的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据统计数据显示,1988年浙江省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31.5万,分布在9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从事一些餐馆、服装制造等产业,以个人自主的发展为主要特征,发展规模也较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这20年来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浙江人开始通过投亲靠友、出国留学、投资和专业移民等形式,发挥“大众自主”的特性,在海外发展的人数以年均5万的速度递增,分布的国家也累计增加到129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分布比较多的欧洲、北美、港澳地区外,浙江籍侨胞的足迹已经延伸至喜马拉雅山腹地尼泊尔、南美中部巴拉圭和非洲内陆卢旺达等国家,从原来“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侨胞”变为现在“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侨胞”。
      在海外发展的浙商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主动融入当地的社会与经济中,并与当地各级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寻得一个好的环境,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国内商人或其他华侨商人在当地发展的联络人的作用。还有部分事业取得成功的海外浙江华侨、华人,获得了太平绅士、女王勋章等荣誉称号,一些华侨华人还担任议员、市长、部长、将军等职务,直接参与了居住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
      【参考文献】
      [1] 吕福新等:浙商的崛起与挑战—改革开放30年[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 潘家玮主编: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在外投资创业基本情况调研文集[M].研究出版社,2005.
      [3] 张维迎等: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M].世纪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张琼芳)

    推荐访问:省外 试论 浙商 特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