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

    时间:2019-02-06 03:29: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因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本文尝试从语文教学设计作为切入口,从教学设计“预设”的内涵及意义;教学设计“预设”的现状与成因;教学设计“预设”的方向和重点等三大方面,探析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中关于“预设”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预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95-01
      
      新课程要求基础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的极大挑战。
      一、预设核心问题
      首先,我们提出的“核心问题”, 是指关注动态生成与解决问题的课堂核心问题。为这样的课堂做教学设计,必须抛弃那些烦人的、繁琐的、浅层次的问答,把教材内容作为整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个或几个能统领整个课堂内容的核心问题,并将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聚焦在这个辐射范围广的核心问题上。这样的课堂才能远离令人乏味的问答,腾出更多的时间成就师生间知识认知、情感道德、平等交流的生成与发展。
       另外,要使设计的问题合理,就要深入文本,探究教材,预设问题,抓住关键点进行突破。设计核心问题时要注意两点:①防止“粗处理”,问题设计范围过广,那样就不可能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造成课堂过分混乱,阻碍有效生成;②防止“精处理”,问题设计太细,那样会导致学生疲于细枝末节的回答,结果妨碍了有效的生成。
      二、预设学习阻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重点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情感和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不拘一格”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预想详尽的学情,设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困境,推测出学生或许会产生的学习结果,然后才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自然地应对不时出现的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做到未雨绸缎,使课堂中教师的指引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
      (一)预设认知阻力。学生在新的知识认知内容面前感到困难,无法调用已有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在课堂的知识认知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从而造成在学习中的被动,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自然也影响着现场教学资源的生成。
      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估计,预想学生可能会产生怎样的认知困境,进而预备相应的引导措施,提供更多更直观的链接资料。
      (二)预设情感阻力。有时,由于学生对文本理解不深,或体验不够丰富,又或者缺乏与此项知识认知相符的生活积累,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能产生道德情感囿于原有状态,出现情感被困的现象,此时便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案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学情,预想学生会不会出现情感的困乏。造成情感困乏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此设计好对应的举措,使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能更顺利地激发情感。
      三、预设变化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生成”决定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会出现一些与预设并非完全一致的现场生成的学情。假如我们用封闭、硬性的教学设计去套用,显然会将“课堂生成”扼制在萌芽状态。由此可见,倡导“生成”的课堂,其预设必然是弹性的、灵动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都应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充裕的变更余地。
      (一)教学目标可以随机升降。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缩。它预设着课堂结束后,学生在知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收获和成效。但是课堂教学目标也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碰到现场课堂教学资源生成时,预设时的学习状态、教学环境等都会发生改变。此刻教师就需要随着学习条件的变化,教学情境的更动,弹性、灵活地处理预设时的道德目标。或删补或升降,使之现场生成更切合学生真实学情的目标内容。
      (二)课堂主题可以适时更换。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通常是凭借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主观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交流的道德主题。然而在真实课堂中,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教学信息,这些即时出现的信息,或许就会变更了我们的课堂主题。于是有必要在预设方案时,就能灵动、弹性地安排,预设可能出现的课堂那个主题,并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更换腾出充裕的空间。
      四、预设生成交点
      虽然“课堂生成”追求的是师生在认知、情感、体验等方面平等而开放的互动交流,但它并非就是远离文本或学习内容的任意生成,也不是让教学陷入无谓争辩、纠缠不清的局面。有效的生成,必须是以特定的文本素材为基本,选准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然后展开出色的师生交流、碰撞、生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时,应该选择准确的生成点,以保证课堂生成的扎实、有效。
      和谐的课堂,始于教学预设,成于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中,预设为生成提供重要保证;当动态的生成出现时,教师又能相应进行预设,使预设和生成不断地优化组合,而教师亦随着学生在科学的预设和动态生成中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德俊、王格奇.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5)
      [4]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3).

    推荐访问: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