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英汉复合词构词理据对比研究 编辑是复合词的什么构词类型

    时间:2019-02-02 03:32: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 ,英语是线形拼音文字。如同汉语造字构词具有理据一样 ,英语造字构词也具有自己的理据。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复合词的理据性进行对比,总结出英汉复合词各自的构词理据的异同。
      关键词: 英汉复合词 构词理据 相同点 不同点
      
      一、引言
      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词性的独立词按照一定排列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词的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徐秀兰,2003:70)。语言中的理据则是索绪尔最早谈到的,用他的术语来说就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理据,是可论证的(文旭,2000:90)。
      二、英汉复合词的构词理据的相同点
      英汉复合词的构词都具有各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现在就它们的相同点即它们的语法性和语义性展开讨论。
      (一)语法性
      英汉复合词理据的语法性可分为六种:并列、偏正、主从、动宾、主谓和同位。并列是指两个组成成分直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其理据特点就是组成成分的语素义的直接叠加。例如:bitter(苦)和sweet(甜)。偏正指两个组成成分之间是偏正关系,第一个成分是“偏”,修饰、限定第二个成分。例如:birdcage,bird是鸟笼的意思,鸟修饰笼子。所谓的主从关系中的“主”充当意义中心,“从”则指起修饰作用的那个成分,主从关系的复合词却是倒置的。例如:blowlamp――lamp that can blow(喷灯)。动宾指两个组成成分之间是动宾关系。如英语中的hair cut(理发)。主谓关系组合的复合词顾名思义就是两个组成成分之间是主谓关系,能形成一个主谓句,例如:headache――The head aches(头痛)。同位关系组合的复合词指两个组成成分之间是同位关系,能扩展成一个判断句。例如girlfriend――The friend is a girl。
      通过对上述六类复合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复合词的理据都具有语法性。
      (二)语义性
      语义理据指一种心理联想,指词义的引申和比喻。隐喻是语义理据的一个重要源泉。隐喻方面英汉语都有很大的相同性,一般有拟人化隐喻、动物隐喻、从具体到抽象隐喻和通感隐喻四种常见的隐喻。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通过拟人手法构成的词语,如英语中有footnote(脚注)等,汉语有“山腰”等。动物隐喻是把常见的动物名词赋予新的隐喻性意义。英汉语言中用动物作隐喻构成词语的例子很多,如:talk horse(吹牛),“如鱼得水”,等等。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构词方式,如:痛苦,由触觉转移至味觉;热闹,由触觉转移至听觉;“清香”从视觉转移到味觉,等等。
      三、英汉复合词构词理据的不同点
      (一)英语复合词的对象性
      英语复合词构词除了具有语法性语义特征,还有对象性这个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形式上的标记性和词性的确定性;语义结构的唯一性、确定性;与对象性所要求的确定性、唯一性相对应的固定语法结构的线性、不可逆性。
      (二)汉语复合词的意象性
      意象性是动机性理据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动机性编码原则在词汇层面的表现,指人们在造词时通常按照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而选取事物的某一个一般特征作为造词理据。意象性又可细分为会意和修辞。
      1.会意理据
      会意原则体现在复合词上指两个组成成分是一种整体的凝结,二者互为语境、相互指涉、相互渗透,整体意义大于部分。下面就运用会意原则所揭示的凝结、跳跃、矛盾、重叠、省略、含混等特点对汉语的会意理据复合词进行分析。凝结指两个组成成分,即“意”和“象”,两者凝结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画面。如“白刃”。跳跃性指复合词整体,由于受到语境、社会经验、人的主观思维等的制约,以及要表达的内容发生了跳跃,具有言此意彼性,如“扮戏”等。矛盾性汉语复合词的两个组成成分之间具有意义上的不合逻辑的矛盾关系,“白夜”就是这一矛盾的产物。重叠性指通过两个组成成分的重叠,造成一种视觉上、感觉上、听觉上的共鸣,如“斑斑”、“凉丝丝”等。省略性指复合词的两个组成成分之间省略掉了很多提示性信息,因此需要配合语境、背景知识将它们补充出来。如“败笔”等。含混性指复合词的两个组成成分能引起多种或者模糊的意象联想。如“白热”、“拜客”等。
      2.修辞理据
      同样是对客观现象的迂回再现,除了会意原则,比喻引申、夸张、委婉等修辞手段所引起的相似性联想也是隐性理据常用的表达手法,我们把借助修辞手段形成的理据称为修辞理据。从符号学的角度讲就是指语词符号的能指与其所指之间具有一种相似性,所指意义主要是通过对能指符号整体的比喻联想获得,通常能引起视觉、感觉上的共鸣。例如:“把柄”的表面义是“可以把住的柄”,同“把手”的意思相近。但它的引申义用得更多,通常用来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或攻击的过失或者错误等”。
      四、结语
      英汉复合词的理据有同有异,而且异大于同,但两者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这在英汉新词上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曹勇.英汉词汇理据性差异及其构词体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48-150.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2,104,182.
      [3]徐秀兰.从英语构词看英语词的理据性.中州大学学报,2003:70.
      [4]王艾录.汉语理据辞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F3.
      [5]文旭.论语言符号的拟象性.语言与符号学在中国的进展.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0-96.
      [6]Jerome 1,.Packard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F31-35,14-16.

    推荐访问:复合词 构词 英汉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