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湖南花鼓戏在当代的发展小议] 最好听的湖南花鼓戏

    时间:2019-01-28 03:16: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湖南花鼓戏是湖南民间戏的一条支流,是较有影响的地方戏。当代少有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因而其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 发展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民间小戏的部称,是由民间歌舞的花鼓、花灯发展而来,各地的花鼓戏都来自民间,经过长期复杂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和戏曲流派,湖南花鼓戏就是湖南民间小戏中有代表性的艺术种类之一,它流行于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安仁、永兴、郴县、茶陵等地。
      
      一、当代湖南花鼓戏发展中的不良因素
      
      1.西方影响
      八十年代以来,当时中国人口的60%,眼睛盯着电视荧幕,而当时的电视节目中,亦有大量外国电视连续剧之类的舶来品,接下来,录像、卡拉OK、互联网等新的娱乐形式或传播形式又遍地开花。对于像湖南花鼓戏这种地方戏曲,当务之急不是改革而是保存,现在像湖南花鼓戏这种地方小戏的情形已不容乐观。首先,剧种数量逐渐减少,同时,传统剧目后继无人。这种地方戏曲,演员是它的载体,演出是它的灵魂。即使是录像等现代化手段也无法完全代替演员来保存活的传统,而薪火相传的活传统一旦中断,其损失将永远无法弥补和挽回,也会像北方杂剧一样,从舞台上消失。可见西方的影响使湖南花鼓戏这类戏曲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甚至影响它的舞台生涯。
      2.地方方言的制约
      湖南花鼓戏是地方小戏,它的唱词均由湖南地区的方言来演唱,这才能体现其韵律,这也是它为何流行于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安仁、郴县等地的原因。这些地方的方言极为接近能够轻易听懂且朗朗上口,到别的地方或其他城市,其他的国家,就会造成语言不通,韵律不对,听不懂、不好唱、绕口等现象,那么对它的兴趣也就会降低,甚至完全放弃,这就阻碍了湖南花鼓戏的发展。
      
      二、湖南花鼓戏在当代发展中的有利因素
      
      1.植根于人民群众
      地方戏曲能否繁荣昌盛,是不是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从根本上要看它是否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湖南花鼓戏作为地方戏,本身就从农民群众中发起,先植根于农村,深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后来发展到城市,成为市民喜爱的艺术。以是否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标准可知,湖南花鼓戏是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就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的。
      2.曲调、唱腔表现形式接近民歌
      湖南花鼓戏音乐高亢豪放,旋律跳荡,音域宽广,具有独特风格,曲调分为“川子调”“呐子牌子”“小调”三类。“川子调”是湖南花鼓戏音乐中的基本腔调,戏曲化的程序较高,表现力强;“呐子牌子”即“锣鼓牌子”是湖南花鼓戏音乐中的主要声腔形式,用唢呐,锣鼓伴奏,活泼欢快,能表现热烈欢迎的情绪;“小调”是由民歌小调演化而来,曲调丰富,有的是早期剧目的传统曲调,有的则成为戏中的插曲,现增加二胡、三弦、扬琴、笛子,使花鼓戏音乐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3.音乐语言的地方性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的一条支流,属地方小戏,它流行于衡阳、衡山、衡东、常宁、耒阳等多山岳地区。因而曲调多高昂,粗犷音的跳进甚大,曲调热情奔放而激动人心,加之唱调由当地方言来演唱,使其朗朗上口,更加通俗易懂,曲调特点与地方的环境一样,从而使花鼓戏得以广而传之,得到更多地方人民的喜爱。再加上丰富的器乐传伴奏,使它更具地方特色,因而使得湖南花鼓戏能够在地方上长久处于不败之地,甚至得到更好的发展。
      4.人物、情节、技巧的完善
      为了表现姿态万千的生活内容,改造并丰富旧有模式,改造中适当扬弃一些没有表现力的,相形见绌的部分。而创造性的运用则包括继续运用比生活夸张,美化的原则提炼、设计新的生活动作的问题。
      情节是提高花鼓戏可观的一个重要元素,湖南花鼓戏早期的故事情节讲的均是简单的生活。现在,发展到有多层面的素材,这些素材中还带有娱乐性质,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没有吸收力。通过人物、情节、技艺的完善使湖南花鼓戏有了更高的可观性,以及更高的艺术性,使其能够在当今社会乃至以后都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得以更好的向前发展。
      
      三、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及前景
      
      1.剧团及班社的发展
      湖南花鼓戏植根于农村,长期流传,后来发展到城市,成为市民喜爱的艺术,但当今的花鼓戏演出(包括专业剧团、职业剧团、草台班)仍以农村为主。农村的草台班社众多,他们除农忙(春插、双抢)务农外,其余时间利用较多的机会如庙会、祝寿、新居落成、结婚等到各地流行演出,有的职业剧团长年累月在外地剧院打票演出。同时,市、县城市的“堂士郎”班社猛增演唱花鼓调或片段,茶楼说书等相继盛行。特点是:专业团体,职业剧团,草台班子三者并存,并增加了一项以前没有的“堂士郎”班社,这是当今社会的特点。
      2.上演剧目的发展
      为将花鼓植入城市获得观众。早期,随着剧目丰富,湖南花鼓戏所表现的内容也从简单的生活转向更复杂的层面,并借鉴与之临近的大戏剧种,将小戏《崔氏吵架》吸取部分弹腔内容改编成大戏《拾包案》。将弹腔大本戏《珍珠塔》改编成《杨春龙打渔鼓》效果不佳。直到1951年,周杨同志来湖南,发掘出来了创作剧目《刘海砍樵》,湖南花鼓戏最终得到城市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的鼓励及认可。从此,创作剧目成为上演剧目的亮点。
      3.乐队的发展
      湖南花鼓戏属于地方戏曲。戏曲音乐是由声腔和器乐两个部分组成,声乐为主,器乐为辅,但给予观众第一印象凭听觉的还是乐队音响。主奏乐器能反映一个剧种风格的最终体现,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戏曲乐队的乐器配置,人员编制都有所增加。虽然当今草台班社的乐队仍只有五至六个人,职业团七至八人,专业剧团与职业剧团差不多,但参加创作剧目的演员、乐队人员,武场4人,文场10人(电声乐、管乐除外)。
      4.科技产品的推动
      现在,湖南花鼓戏仍然继续着由各种剧团衣班社到各地城市农村的剧院或搭台演出,但除了这种演出形式外,电视机、VCD、录音机、录像、DVD、磁带、碟片(VCD、DVD)使得湖南花鼓戏的传播手段也多了,还可以买磁带、碟片,通过VCD、DVD,音乐播放机来观赏。这样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听到、看到花鼓戏。不但扩大了观众群,还促进了艺术的传播以及电子产品销量,同时推动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渔.《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2.龙华.《湖南戏曲史稿》.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3.龙华.《湖南戏曲史稿》.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4.龙华.《湖南戏曲史稿》.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5.《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6.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贾古.《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

    推荐访问:花鼓戏 小议 湖南 当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