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文本细读_文本细读让小说人物更丰满

    时间:2019-01-27 03:29: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论述了文本细读的含义和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的痼弊,最后以《林教头凤雪山神庙》这篇课文为例进行文本细读。   [关键词]文本细读 小说教学 人物形象 分析方法
      
      1.何为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这是一种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而本文所论的是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它是指对文本仔细阅读,细致地揣摩、研究、体会字字句句传递出的内涵、思想和文本的指向,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的准确、透彻的理解,进而把解读转换为课堂设计,带领学生潜进文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熏陶。
      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详细阅读文本,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王崧舟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及探究能力e
      2.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的痼弊。中学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几乎无一例外地等同于人物性格的分析。而分析人物性格的操作流程往往是这样的:学生匆匆浏览了作品一教师分门别类给人物定性,贴上“性格标签”一教师旁征博引(或是学生按标签在作品中“挖”论据)。如此操作,只能是把一个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摆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对小说人物的理解也就局限或禁锢在教师所给的标签,如此解读人物形象,怎能解读出人物性格的丰满生动?怎能让学生体验到再度创造的愉悦?怎能使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的命运遭际,写人的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笔者以为,要让学生具体感受到人物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首先必须直面文本,让学生进行“原生态阅读”,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亲自”去阅读文本,亲密接触文本,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其次,鼓励学生对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性格的魅力从来都在于其独特性。再次,挖掘性格刻画的多层次性,这是一个一步步向人自身挺进、深化对人的本体和人的实践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
      3.文本细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1 文本简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六课,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在众多的英雄中,林冲在作者笔下占有重要的位置,林冲走向“造反”的独特道路,最有说服力地证实了“逼上粱山”的斗争规律。《水浒传》中叙述描写林冲的故事,共写了五回,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己、乐知天命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断,作者置林冲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典型民族风格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决定性转变,终于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因而这一回是整个故事关键性的环节。
      3.2 文本细读策略。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一大看点就是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人物性格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水浒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交代的每一处小细节对事态发展或反映人物品质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样的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是环境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感悟,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让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那么,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
      3.2.1 关注动作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注重通过情节来描绘人物,心理描写注重言语、动作的纪实,从来不打断隋节的连贯性,习惯于在动态中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通过人物的外部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文中对买酒之前的林冲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背着北风而行。
      林冲非常小心地盖上火盆,取毡笠戴上以挡风雪,小心地带上钥匙,把草厅的门拽上,关好,出到大门,再把两扇草场门反拽,再锁了。
      作者在此不厌其烦地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意欲何为?细读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看出来,林冲是在陪着小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很残破、很寒冷,但是林冲仍然很爱护,仍然舍不得。我们好好品味这几个动作,将火炭盖了,为什么要将火炭盖了呢?怕火烧着了,把大军草料场烧了,他很担心这个世界再出意外,他只求这个世界平安,不要再出什么意外了,他已经怕了。然后,林冲拿了钥匙,这个动作耐人寻味,钥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物件,身挂钥匙,意味着有一扇门为你而开,意味着有归宿。此处作者专门两次写到钥匙,拿了钥匙,带了钥匙,表明什么?表明林冲还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一扇门他可以打开,哪怕打开这一扇门之后这里面是破破烂烂,但是总有一扇门为他打开,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栖身、让他安歇,他握住了钥匙就好像握住了自己的命运,握住了他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契约。有这个钥匙,表明还未遭世界的抛弃,所以他特别珍重这个钥匙,把门给锁上,表明他细心地呵护这个世界。门里面也就是一堆破烂啊,但是他就愿意抱残守缺,愿意安于现状,这就是林冲此时的心态,也是他性格转变前的最好写照。
      3.2.2 于无疑处存疑。“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文本中有些细节,初读觉得并无障碍,但细细品读,却可以读出疑问。
      林冲在打酒过程中遇到了一所冷冷清清风雪弥漫的古庙,文中写道: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从故事发展的情节上看,这是作者埋下的伏笔,既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又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张本。初读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细究起来,则不禁令人生疑。虽然山神庙是重要的场所,但作者未对其环境作描绘,反而“安出一笔”――“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此句点出了林冲性格的一大特征,真是“妙绝奇绝”。对山神的恭敬表现林冲是一个存有恭敬之心的人,这一点他不同于《水浒传》中的其他英雄。他有恭敬之心,林冲知道世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恭敬和尊敬。正是这一点使他与《水浒传》中的其他人物截然不同,其他的水浒人物毫无恭敬之心,在他们的眼里好像什么都可以践踏,什么都可以打碎,什么都可以凌辱,没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即使是书中较为完美的人物鲁智深也是这般,他在佛殿的后面撒屎撒尿,酒醉后用木棒将佛像打翻。武松血溅鸳鸯楼杀了十五人,其中包括小孩、马夫、丫鬟、仆人,毫无对生命的敬畏与怜悯。林冲在《水浒传》英雄里绝对是一个另类,是一个难得的有恭敬之心的人。如不细读这一情节,我们很难能深层次地把握林冲的性格。
      3.2.3 善于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的好坏在比较中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 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更是细读文本、品昧语言的一条简捷的通道。
      林冲独自一人在山神庙里面饮酒,他身边共拥有六样物件:花枪、酒葫芦、絮被、毡笠子、白布衫、钥匙(房子已倒,钥匙已无用处)。林冲此时此刻所拥有的这些,就是他全部的家产了,全部的家当了。但就是这样,就是这些破破烂烂,他还愿意守,全无英雄豪杰的洒脱。这再一次验证了林冲的本质―__“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庸人气息的英雄;或者反过来说,他是一个具有大英雄素质的庸人。问题就看命运把他往哪一方面摆,如果命运给他一个平安的生活,他注定终身是一个庸人;如果命运给他很多的磨难,那他有可能变成大英雄。”(鲍鹏山语)林冲“逼上梁山”既是社会外力逼迫的结果,又具有内在的性格依据,他是如何摆脱命运的裹挟,完成性格发展的全过程,且看他在山神庙杀掉三个恶人后的表现:
      ……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我们不妨拿此处的描写与前文提到的六样物件作比较,此处写了自布衫、毡笠子、葫芦、被子、枪,未写钥匙。写与不写间,别有深意。
      被子与葫芦都不要了,为什么?它们象征着安寝和享受,有被子可以安寝,有葫芦有酒就可以自我麻醉,现在林冲已了无牵挂,身外之物当可弃如草芥,他此刻身如飘蓬、心如死灰,他曾经那么小心翼翼,曾经那么委曲求全,最后得来的还不是灰飞烟灭吗?
      枪是要的,枪是冲突,枪是绝杀。安寝与享受不要了,冲突与绝杀留下来了。林冲从此以后和这个世界再也不可能和平共处了,从此以后他的花枪上挑的就不再是酒葫芦,而是人头了。
      自布衫、毡笠子是林冲进入山神庙时解下来、放下来的,现在重新穿上、戴上。它们与被子和酒葫芦形成对比,被子和酒葫芦代表停歇与安逸,毡笠子和白布衫代表着出门去,出行。此情形颇似汉乐府民歌《东门行》所描述的情景,“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几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已经无法养活自己一家老小,惟有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林冲此时也同样是提着一条花枪,往东去了,做强盗。
      文中特别注明,林冲把葫芦中的冷酒都吃尽了。“冷”不单是饮酒的感受,也是心理感觉,世界是冷的,林冲此时的心也是冷的,把这个吃尽了,酒葫芦一扔,人世间就是这样的寒凉,根本找不到温暖。
      此处为何不写钥匙?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钥匙了,要在这个世界开一扇门,靠的不是钥匙,靠的是花枪,这就是强盗的哲学。这个世界对于林冲来说,不是关上了门,而是根本就没有了门,既然无门,何需钥匙?林冲要在这一个世界之外重新找一片天地,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属于他的门。所谓“水浒”,就是一片属于那些走投无路之人的天地,在王权所到的地方,都没有他们的活路与安身立命之处,惟有在此,他们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所以钥匙这一道具与林冲的命运发展和《水浒传》的主旨有着莫大的关系。
      于细微处见精神,从捕捉动作描写、于无疑处存疑、善用比较三个角度解读林冲这一典型形象,还原了其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在对文本的细致研读中,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文本的人文内涵。

    推荐访问:细读 丰满 文本 人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