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什么机制通常会把人套牢 [并非“套牢”人]

    时间:2019-01-20 03:2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作为不同灵魂之间的对话,教育的对象天然具有独特性,即面对的是一个个在生理和心理上纯粹、稚嫩、等待慢慢展开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就是要花更多的心思于外在的规则设计来“套牢”行塑人呢还是要遵循于人自身内部的生长力量来“成就”每一个个体的发展诉求呢?笔者认为,“套牢人”是基于对资源占有的欲望,而“成就人”给予人的能力素养。相应的。“套牢人”的教育是资源驱动型,“成就人”的教育是能力驱动型。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当今教育的真正诉求,寻找人们内心深处原初的丰富与自我,还社会人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套牢人 成就人 资源驱动 能力驱动 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作为一种既存的社会事实,从它自成体系产生的那一刻起,无论是底层的民众还是顶层的要员就对其寄予厚望。教育是什么?教育究竟与人的成长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关系?人成长的好与坏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教育的介入呢?在对个人成长的介入程度上,教育的形式、教育内容与教育的本质这三者之间,谁在成长中的个体身上留下的记忆越多、施与的力量更大了?记忆留下的越多、越深,灵魂受到的触动就越大、越深,教育对人的影响就越大。
      
      一、两种教育逻辑
      
      人的发展有两条路:兽性的路和抗争的路,兽性的路受资源驱动,抗争的路源于能力的驱动。故此,可将教育分为两种类型:“套牢人”的资源驱动型和“成就人”的能力驱动型。兽性的路是任由人性的本能、欲望牵引,顺应自己本能欲求的,内心深处没有丝丝抗争。完全是凭借欲望抢占外在资源的过程。这是“套牢人”的教育逻辑:抗争的路,内心深处时时处处与本能欲求进行着殊死的抗争,凭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理智判断主动管制某些本能的驱动,在经过一段理性与本能的抗争,理性占据上风之后做出行动的指令:这条路是人类基因能够适度管理本能欲求之路:是属于人的生活之道,其构成“成就人”的教育逻辑。
      
      二、“套牢人”――资源驱动型教育
      
      套牢人就是他人设计好了一个套子。个人不是很情愿或是糊里糊涂地被或明或暗的力量往里拽或推。笔者认为“套牢”人就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或个人依据某种外在的需求精心设计一套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并将其要求或规则有意识或无意识中逐渐泛化到更多社会个体的身上的过程和结果,达到对个体从外在可见的身体行为控制到内在私密的心理活动套牢。操持这种理念的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只能算作是一种资源驱动型的外在包装。这种重视外表包装的教育恰恰迎合了社会上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这种教育完全隐去了被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定或是扼杀了个人创造奇迹的可能性。
      
      (一)“套牢人”教育出现的社会原因
      1 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愈加丰裕。诚然,物质财富无与伦比的殷实,消费主义文化空前的旺盛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确实更加快捷、高效,但另一方面,这种物欲膨胀、快感享受的背后是一连串肉体和心灵上的空虚无聊、浮躁恐惧、烦躁痛苦。
      教育也没有能够逃脱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无论是在教育的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对教育本质的解读,都与人的发展轨迹相去甚远。教育从外在可见的形式的塑模到内在灵魂话语的诉说,都被一条龙似的生产出来,进而被消费。这种经过包装之后的教育,成为成人买卖交易的商品,既没有人性自身散发的情感真切也没有就个体差异的丰富性进行产前的思量,这种商品按照一种外在合法化、大众化的、常识化的所谓标准进行流水线、批量化的生产,是高度标准化、高规格同一性的,易于管理和生产。
      把教育看成一种消费,只能算作是一种赚钱谋生的手段,还不能看作是真正的“教育”本质所在。许多事情是无法用消费主义观来解释的,比如爱情,年轻男女就谁给对方的短信多而讨价还价时,爱情的真谛已经被玷污了。教育也一样。
      2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商业文化过度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驱赶下,为了提高业绩追求利益最大化,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严格要求人的身体运作、行为举止、甚至心理活动。在山各类所谓的规章制度编织而成的社会大网之下,每一个人从外在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到内心深处最私密的活动,都被牢牢抓握,一刻不敢懈怠。
      教育是不易的。它的发生与成效具有太多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与迟缓性。面对只求高效、快捷与高回报的社会景象,教育与教育的主体渐渐失去了耐心,变得急躁冒进,喜欢走捷径,学会面对困难绕着走,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取得利益最大化。教育开始跟在社会背后,亦步亦趋。没有自我,走的艰难。
      3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塌陷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到了挑战,其失去话语权的尴尬也反射到校园内:学生关系变质、物质至上、社会信任度下降、社会参与度降低与社会责任感萎缩以及信仰危机和传统道德塌陷已经在校园里到处彰显,且在学生的思想中站稳脚跟。
      面对诸多方方面面的影响,身心尚待完善的年轻一代,面对快节奏的生活脚步,高效率的社会景象,仿真化的校园氛围,身体和灵魂被“套牢”只是早晚的事了。
      
      (二)“套牢人”教育的主要表现
      教育“套牢”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学校的形象由神圣变得低俗;教师的形象由赞誉变得质疑;教育方法出社会放心变得让人担忧。过去,学校被认为是教育的代言人,教师职业曾被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学方法更是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学校在人们心目中成为金钱第一、惟利是图的场域;教师被老百姓骂作捞取钱财的“眼镜蛇”,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下降迫使家长更多的关注其道德素质。而不是只看拥有知识的多少;为了帮助学生能够争夺到更多的资源、利益,各级各类学校设定孩子的目标就是重点小学,然后是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学校不停地用题海战术和数不完的各种考试来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生如何成为一个表里不一,华而不实的人,如何去利用一切手段和关系去挤兑对手,哪怕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在所不惜。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砌了高楼大厦,但是学校的形象并没有变得高大,反而变得低矮了;教师的学历似乎高很多,但却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下降;学校教学方式似乎更现代化了,但学生似乎变得更加没有自我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学校的教师,以及整个学校的教育氛围,身体和精神都被外在的欲求紧紧套牢。本来是陷阱,一旦被套牢,都心甘情愿得使劲往里钻。这种教育其后果就是培养一批胸无大志、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教育如果让它继续下去,只能是离我们人类自身最初的追求越来越远,离人类本身越来越远。
      
      三、杜威“成就人”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教育“成就人”的构建逻辑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性”思想完整的表述是“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并不是真正认为教 育没有任何目的。杜威痛恨的是:学生在社会某种外在资源的,诱惑下,盲目地被本能的欲求牵着鼻子走,没有任何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进行自我判断是非得失的意识与能力,结果身体与精神都被外在太多华而不实的诱惑紧紧“套牢”,陷入无休止的资源争夺战中的教育外在目的论。在杜威眼中,任何根据成人的欲求来预先设计一系列步骤的教育目的说完全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并最终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破坏殆尽的罪魁祸首。任何一个个体的出生都是一项杰作,任何个体的存在都有着太多的可能性,教育过程以外各种目的性的存在最终会将个体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抹杀,社会得以改变的各种可能性也被抹杀在萌芽状态中。
      
      (二)杜威“成就人”的教育内容
      “设计”一词比较诡异,因为这个词多少有种预先设定圈套,等人往里跳的含义。但是,本文还是要用“设计”一词来阐述杜威教育思想中“成就人”的教育理念。因为,笔者认为杜威“成就人”的教育理念恰恰是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来实践与传统教育相冲突的教育活动的。当然,杜威笔下的课程设计是与他“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的教育目的观相映衬的。正如大自然是坦然、伟大的设计师一样,杜威课程设计的坦然与伟大之处在于他从儿童的兴趣、个性和当下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为着儿童真正的自由和人性的完满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人性化的课程。
      1 杜威课程设计的特点
      大自然的坦然与伟大就在于它的设计是一种深思远虑的设计,是一种既着眼于眼前,又面向未来的考虑。“套牢人”的教育也是一种设计,不足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只考虑当下,看不到个人未来生存需要的当下设计。换句话说,“套牢人”的教育就是一种利用眼前的、当下的、可利用到的资源来限定、鞭策当下受教育者,尽早忘记、丢弃自己的个性和自身具有的各种创造性的可能性。尽早走上预先已经设计好的套路,达到具有完全同一性的、自我的喜怒哀乐都被套牢,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脾气、个性。只会温顺服从的、所谓的符合“规格”的人。这种教育理念虽然有利于个体社会化。习得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的生存手段,但它对个体存在的意义、个体特殊的幸福以及生活的能力培养不做考虑,因而是一种只见“人民”不见“人”的教育。
      与“套牢人”的教育相比。社成“成就人”的教育恰似大自然的设计那样,虽然不无疏漏之处,但却非常的自然,可谓是一种深思熟虑、预测、展望人的一生之存在需要的考虑。这一“设计”背后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即每个个体发自体内的强大生命力。
      2 杜威课程设计的内容
      (1)教学方法的设计变“坐中学”为“做中学”
      在杜威看来,教学不应当是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他认为“从工具箱中取出锯子不是制造工具。从别人口中听了知识也非真正获得知识”,“因为学生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静静讲解和记诵课本,全然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单凭教师灌输去吸取与生活无干的教条,绝谈不到掌握知识,其结果是抑制学生的活力和滞塞学生的创造才能。”
      (2)课程内容由单一变多样
      杜威指出,课程与教材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能力。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学生的直接经验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儿童作为课程教材的出发点。以儿童获取活动经验为基础组织课程。学校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展现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开阔眼界,从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向那个方向发展。因而,课程的内容就不应该只是拘泥于书本上前人的发现,而应该更加关注儿童在当下的生活中能够学到什么。
      (31知识获得由纯思辨转向注重学生“体验”
      杜威关于“教育”有一个外延极其广泛的定义:教育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这种重组增加了经验的意义;并且使人更加强了驾驭后来经验的能力。因而在教育实施中,要从学生兴趣和特点出发,教学应从学生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
      杜威的教育理念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完美结合了起来,既没有忽略个体的成长,也没有忘记社会的需要。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其课程设计的生动性、独特性真正是为着成就人的目的而做的。循着这条路,儿童一步步向前迈进,便一步步获得进步,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这样的教育,使儿童真正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成就”每一个个体,摆脱被“套牢”的命运。
      “成就人”的教育提供的是一种激发自我潜能的能力,单凭这种能力,个人就可以拥有无穷的力量与自信,在充满诱惑与冲突的概念世界中,充分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或力量。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智慧,让自己的思想变得鲜活但不乏严谨,行为悠闲但不乏有序。

    推荐访问:套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