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重新审视教师标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表现及作用] 幼儿园手工创意作品

    时间:2019-01-18 03:25: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分析了教师标签的生成特点、表现及作用,澄清了教师标签的双重意义,重新审视了幼儿园中教师标签与因材施教和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标签;表现;审视
      
      评价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仔细审视教师对幼儿作出的种种评价可以发现,某些评价已经演化成一种对幼儿的标定,形成一种教师标签。这种标签不仅会对幼儿产生持久的、重要的影响,也会时刻左右教师的教育行为。
      
      一、何谓教师标签
      
      在教育研究领域,英国社会学家里斯特率先引进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标签理论,扩展了标签理论的解释范围。在里斯特看来,教师出自对学生的期望而产生的某些观念和作出的某些评价,将会成为对学生的一种标定,进而影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观念的发展,导致学生自我实现预言的应验。
      在幼儿园中,幼儿常常处在被标定的地位,被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教师标签有如下特点。
      
      1.教师标签是师幼互动的结果
      标签理论家认为,越轨行为的评判是在规则的建构者和破坏者的互动中由社会建构的。这种互动论思想是标签理论确立的基石。虽然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表现是基于自己对情境的理解作出的,但教师总会按照自己对情境的定义来选择性地认知并解释幼儿的行为。在与幼儿的互动以及对他们的重复认知的过程中,教师形成了对个别幼儿或全班幼儿的某种概念,以此来评价、分类和标示他们,并按照这些评价性的标签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反应。
      
      2.教师标签具有多元性
      教师标签的多元性是基于幼儿发展的多元性产生的。就教育目标而言,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都是教师的关注点,在日常教育情境中,教师会对幼儿个体或群体的学习、品德、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作出某些标签式的评价,表现出教师标签的多元性特征。以评价人数多少而言,教师标签包含群体标签和个体标签;以评价方式而言,教师标签分为正式标签和非正式标签;从评价性质上分,教师标签分为积极的标签和消极的标签:从评价内容上分,教师标签的评定内容涉及学习、品德、个性等方面,或可分为单一标签和综合标签;从评价表现看,教师会作出显性标签或隐性标签;从评价与对象的符合程度看,教师标签可以分为真实的标签和虚假的标签。
      
      3.教师标签具有权威性
      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越轨行为能否被成功地标定为越轨,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有地位重要的人看到这个行为,并且认为这个行为越轨。在幼儿园情境中,教师拥有源于传统、制度和个人的多种教育权威,这种权威不仅是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的重要支撑。如果教师给幼儿贴上某些评价性的标签,这种标签会因为教师自身的角色身份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会得到幼儿、家长和社会的更多认同。
      
      4.教师标签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在不同情境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都有一定的目的,如公开的表扬、严厉的批评等,能够产生即时性的影响。这种评价一旦得到师生的认同,就会成为一种教师标签,可能产生持久的影响作用。教师标签不仅会持久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的行为观念、交往活动乃至自我认识都会受到标签的约束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对教师和幼儿同伴群体造成持久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交往活动会力求符合教师标签所认定的角色特征,幼儿同伴群体也会改变交往策略,迎合教师对某个幼儿作出的标定。这种持久性的影响可以使态度转变为行为,最终演变成幼儿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于是,被标定为好孩子的幼儿,其行为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成功者的特征,而被认为是失败者的幼儿,也会像失败者那样去做。
      
      二、如何标定教师标签
      
      出于不同的需要,教师会运用自身掌握的信息、拥有的权力对幼儿进行不同的标识。
      
      (一)分类表达的教育身份
      认识幼儿是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面对班级幼儿,教师往往会依循一些线索对幼儿作出总体上的分类,这种线索可能是幼儿的档案、幼儿当前的表现,也可能是他人的介绍或教师自己心目中的观念框架。哈格里夫斯等人认为.将幼儿分类是教师熟悉幼儿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育情境中,教师进行分类的依据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幼儿的成绩、能力、表现、社会背景等方面,而且这种分类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教师对幼儿的熟悉程度逐渐加深,教师会随时调整自己的标签分类。
      
      1.成绩
      在教师眼中,成绩是直观的标准,以此对幼儿分类,简单易行;成绩也是客观的,成绩的好坏与幼儿聪明与否、是否努力、平时表现是否良好联系在一起,幼儿的好与不好,均可以用成绩说话。尤其是在考核教师、班级工作时,幼儿的成绩被认定为一项主要指标,所占权重比较大;相对而言。教师的日常表现、班级活动等则成了软指标。因此,教师非常看重成绩这项分类标准,常常以成绩来划分幼儿。
      
      2.能力
      能力是教师标定幼儿的另一项分类指标,有时它被包含在幼儿的学习成绩中加以阐述,有时又独立呈现出来,表明幼儿的不同分类特征。教师注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考察幼儿的能力,幼儿的实际表现是教师进行能力分类的重要依据。
      
      3.表现
      关注幼儿的平时表现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工作。教师会根据幼儿平时的表现来评价不同类型的幼儿,如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认真听讲,在游戏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
      
      4.社会背景
      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构成了幼儿社会背景的主要内容。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这一因素对幼儿学业成绩的重要影响作用。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归类时也会用到这一因素,教师往往认为幼儿表现好是与家长重视教育、指导得法分不开的,而幼儿表现不好也与家长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有很大关系。
      
      5.动态调整
      教师对幼儿的分类标定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在刚开始接触幼儿时,教师会根据他人的介绍、幼儿的档案和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来判别幼儿。随着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深入,教师不断观察幼儿,逐渐定型或改变以前的看法,符合以前看法的幼儿就会被定型标签,不符合以前看法的幼儿则会被纳入再分类的过程,直到教师形成对幼儿稳定一致的看法。
      
      (二)规范造就的不同个体
      幼儿园是个制度化的场所,到处充满着各种“精雕细琢”的规章制度。幼儿从进入园门开始就受一双双“权力的眼睛”的监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发相应的评判和裁定。于是,规范幻化成幼儿园中的一种结构性力量,规制着每个幼儿的发展,并着力使幼儿成为“驯顺的人”。从某种角度而言,与其说教育培养了人,不如说规范形塑了不同的个体――守纪者、破坏者、听话者……
      
      1.规范与权力的结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幼儿园中,教师掌握着规范的制订、执行和解读,拥有了这些权力,也就拥有了对幼儿的标定权。当把幼儿的言行放到规范的框架内进行解读时,教师就可以“有理有据”地宣称某某幼儿是个“好孩子”,应该得小红花;某某幼儿表现不好,不能得小红花。规范充当了一种后盾,为教师的行为标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2.精细化规范分解了整体的人
      精细化规范不是把幼儿当作不可分割的整体看,而是“零敲碎打”地将幼儿分别处理。在精细化规范的监视下,幼儿的一举一动都会“暴露无遗”,教师会据此将幼儿“对号入座”。
      
      3.序列化规范对个体活动进行编码
      序列化规范以时间为单位,对幼儿的日常活动进行严密编码。从进入园门到走出园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幼儿必须按规定的作息时间完成各项规定的任务。这种序列化规范不仅给管理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师对幼儿的标定提供了权力支撑。
      
      (三)座位标示的等级差别
      座位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原本是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一种物质条件。但是,当一个个独立的座位聚集于活动室时,座位则演化出许多社会意义,或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控制工具,或变成标示等级的符号。于是,如何编排座位成了教师颇费心思的工作,教师总是设法让座位资源的社会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1.前排座位与后排座位
      前排座位的最大优势是离教师近。离教师近。便于跟教师交流,这是一种“优惠待遇”,因此能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人必须是有资格坐这个位置的人,而有没有这个资格的评判标准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于是,前排座位的优势就演化成一种符号标识,“优势群体”也就在这种座位标识中得到确认。然而,在制度化的活动室中,前排座位也会成为一种“监督”工具,坐在前排座位的幼儿既要接受教师的直接关注,又会暴露在后面幼儿的“众目睽睽”之下,于是,那些“纪律破坏者”也能“理所当然”地坐到前排座位。
      与前排座位相比,后排座位具有先天性的缺陷,距离教师太远,所以教师也不会让自己喜欢的幼儿坐在后排座位。
      教师掌握了对前排座位与后排座位意义的解读权,就会根据需要作出灵活选择,通过公开的座位标识达到控制课堂与化解矛盾的目的。
      
      2.“金三角”规律
      从师幼交往的空间距离和教师的视觉习惯来看,活动室第一排左右两端与最后一排中轴线位置形成的三角形区域是师幼互动的理想区域,被称为“金三角”。这一区域的座位也就成为教学中的“黄金座位”。“金三角”是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活动区,这里的幼儿能与教师有效地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无意中通过眼神、表情、举止等将自己对幼儿的关注传递给幼儿。使幼儿既处在教师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又能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幼儿的自我约束意愿,符合“投入少(课堂控制少)、效率高(教学效果好)”的原则。只有学习好、表现好或者身份特殊的幼儿才能获此殊荣,坐入“金三角”。
      
      3.特殊专座
      教师常常在活动室中或前或后的位置安排特殊专座,用来惩罚犯错误的幼儿。教师觉得某个幼儿违反纪律而又无心过问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让他坐到这一位置上,于是,特殊专座也就成了一种标识身份的符号,让人觉得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幼儿都是“犯错者”,容易在班级幼儿中形成“隔离”“孤独”的心理效果。
      
      三、重新审视教师标签
      通过分析教师标签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标签的巨大力量。教师标签会成为幼儿的重要身份标识,时刻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教师标签的重新审视,意在使人们摆脱教育中“日常现象”的束缚,理解教师标签的意义与价值,厘清教师标签与因材施教和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标签的双重意义
      1.不应否定的积极作用
      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教师标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教育评价的某些功能,有时是正向功能,有时是负向功能。教师标签的正向功能是指作为评价方式的教师标签对幼儿的引导、发展作用。
      不可否认,当教师标签被幼儿自我认同之后,幼儿就会带着这种身份去塑造自己的言行。被标定为成功者的幼儿会越来越成功,被标定为失败者的幼儿则会愈加感到失败。积极的、肯定性的标签能让教师充满希望,能激励幼儿走向成功,而消极的、否定性的标签则会让教师失去信心,使幼儿失去进取心。教育是促进幼儿走向成功的活动,积极的标签可以作为对幼儿进行成功教育的手段,用来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即使某些积极标签对幼儿来说可能名不符实,教师也可以通过它们来增强幼儿的信心,激发幼儿的潜能,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积极的标签,可以引导幼儿走向成功,这一点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
      
      2.不能忽视的消极影响
      教师标签的消极影响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否定性、消极性的标定之中。积极标签可以激励幼儿奋进,取得成功,而消极标签则可能使幼儿失去信心。在幼儿园里,被贴上消极标签的幼儿可能会与其他具有相似行为或相似遭遇的同伴一起被迫进入或者自然进入“越轨者”的行列。
      教师应该避免给幼儿戴上消极标签这副沉重的“枷锁”。然而,消极标签在教育实践中很难避免。所以,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那些被贴上消极标签的幼儿摘除标签,即“去标签化”,让幼儿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去标签化”对幼儿来说与不被标定同样重要,但是这一重要措施往往被教师忽视。“摘掉标签的可能性总是少于贴上标签的可能性,而且在许多时候社会并不情愿为他们摘下标签。”于是,许多幼儿始终处于“被隔离状态”,这种消极的“标签”一直伴随着他们。对被标定者而言,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
      
      (二)教师标签与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的优良教育传统,现代教学理论也把它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提倡因材施教,从理论上讲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却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现代教育以集体教学为基础,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教师同时面对二十几名幼儿,要在有限的教育活动时间里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
      把教师标签与因材施教联系起来分析,目的是要搞清楚教师基于不同标定对幼儿施以不同的教学是不是因材施教。要明确这一点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因材施教中因的是什么材?因材施教中施的又是什么教?教师标签标出的是什么?以标签为基础分配给幼儿的不同待遇又是什么待遇?
      关于因材施教中的“材”,有学者认为是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李秉德);也有的认为是幼儿的思维、兴趣、爱好、方法、禀赋等方面的特点(李如密);还有的学者概括了中外学者的观点,将“材”分为幼儿的能力、动机、性别和特殊需要等(高文)。虽然各人的表述不同,但他们都承认“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应该指向幼儿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中的“教”是什么呢?从实践层面来描述,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幼儿,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布置特殊作业,提供必要的材料,满足其发展需要;对表现差的幼儿,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可以说,因材施教的“教”是为不同幼儿提供不同的待遇,其目的是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那么,教师标签标出的是什么呢?里斯特认为,标定的来源是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也就是说,教师标签标出来的是教师的期望。虽然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会受到幼儿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但教师标签并不仅仅反映这些特征,相反,教师标签更多时候反映的是虚假信息.或者说是教师自己心目中的刻板观念。伴随着不同标定而出现在课堂中的差别对待,与因材施教中采取不同教育措施是不一样的。基于教师标签实施的差别对待为表现好的幼儿提供的是发展的机会,而对表现差的幼儿往往实施控制和抑制,并不像因材施教那样为不同幼儿提供不同的发展条件。
      
      (三)教师标签与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而教师标签则是影响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谈到教师标签,就不能回避教育机会均等这个问题。
      从教育机会均等角度来看,教师标签不仅影响幼儿对教育内容的获得,也制约着师幼互动的对象选择、内容分配和关系建构。凯帝在研究中发现,当教师以头脑中某些未经检验的假设为依据把幼儿标定为不同能力水平时,教师对课堂知识的处理也会产生差别。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的不同标定会导致师幼互动过程呈现“因人而异”的现象。教师通常更喜欢同自己寄予较高期待的“优生”交往,而与“差生”的交往并非“心甘情愿”;教师与“优生”互动时的言行往往更符合教育的要求,而与“差生”之间的互动则常常会出现“非教育性”言行。Good(2002)对此作了详细的考察,结果表明,教师对“优等生”和“较差学生”的不同对待策略是教育过程中机会不均等的重要体现。
      作为教育资源的教学内容和师幼互动,在教育活动中被不公平,地分配给不同的幼儿,这必然影响教育结果的均等。享受较多教育资源的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将强化教师对表现好的幼儿的标签认同。相反,享受较少资源的幼儿会失去本该属于他们的发展机会,难以获得进步,这样的表现似乎更符合教师对表现差的幼儿的标定。如此轮回,教育将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考虑,不管是积极标签,还是消极标签,教师都应该慎重对待,谨慎使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重新审视 幼儿园 表现 作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