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论民间舞课堂组合在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民间舞考级一级

    时间:2019-01-11 03:21: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舞蹈。舞蹈类院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中就包括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舞蹈元素。民间舞课在一个舞蹈专业院校的课程中是一门基本训练课,它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较系统的、少而精的教材,配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与控制力,以适应民间舞各种动律的要求,并准确地掌握和体现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
      一、课堂教学有赖于课堂组合
      课堂教学一直都是舞蹈专业教学特别关注的中心,课堂教学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学生成材的可能性。这其中,课堂组合训练就是民族民间舞教学贯穿始终的重要教学手段和训练步骤,也是每个教师组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掌握每个民族特有动律和典型动作的基础上,学生是通过把若干动作组织起来的短小的训练小品(组合)来学会跳舞的。民间舞课堂中选用的训练教材,包括五大民族、八个地区的民间舞。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在教学中不可能对每个民族的舞蹈都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而只能选取其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动律元素进行学习,这就逐渐形成了目前民间舞代表性的教学体系。因此,编排优秀组合进行教学,就成为民间舞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民间舞课堂组合是民间舞教学的逻辑体现
      舞蹈组合就是把不同的动作片段或单一动作组织起来,它是完整教材的最后组成部分。组合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动律鲜明、风格性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起承转合、连接有机、通顺流畅的逻辑规律。[2]组合大致分为:基础性组合、技术性组合、情绪组合、表演性组合、即兴组合。组合作为民间舞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训练步骤,是组织教材的方式之一,在选择和编排组合时,不能只是堆砌动作,而是要根据各民间舞的舞蹈特征和动作连接规律,精选合乎舞蹈动势、合乎音乐逻辑的动作元素,紧紧围绕训练目的来组织课堂组合,还要考虑到这一组合在全部教材中的位置,避免盲目“拼凑”、杂乱无章。比如:以维吾尔族舞蹈为例,其技巧中仅不同形式的转就有几十种,如果将这些都放在基础训练性组合中训练,则既干扰了训练内容,学生也不可能全部完成。根据阶段任务及教学布局的设想,可把这类组合用在大的表演性组合推进之前,作为片段或技巧能力准备的小组合进行训练。这样学生才有能力也有体力去接受。
      三、进行组合教学,有利于学生区分和准确把握各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形式多彩、律动多样。在各民族各地民间舞中都包含着大量的组合成分。像藏族民间的几种舞蹈形式,多以组合出现。如《堆谐》的《松则亚拉》等一个个完整的舞段,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组合,后被舞蹈教育家们加以提炼,引入课堂,作为民间舞教学组合。还有东北秧歌中的梢头五匹马、小看戏、蒙古族的摔跤组合等,这些组合都是在民间原本就有诸如此类的故事情节,它们集中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情,这些民间组合,不论从流动、造型,还是从风格、画面、韵味及表现力诸方面,皆集精华于组合中,是民族感情、民族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心理认同。
      民间舞教材在提炼的过程中,保留、借鉴或者部分保留、借鉴了各族各地的这些组合内容;同时也保留和借鉴了组合这一形式,并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且,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组合这种方式和手段,不仅带给课堂以生动的艺术魅力,而且赋予课堂民间舞以典型性、风格性和代表性的特点。学习这些民间舞组合,能使学生深入而全面地掌握各民间舞传统的表演内容和表现形式,从中更直接地区分和准确把握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
      四、民间舞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规律决定了组合这一重要性
      中国民族众多,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彩,表现范围广泛。其中,“自娱性”是民间舞蹈的重要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产生了无拘无束、变化多端的舞蹈动态。马跃教授认为,单一动作的堆砌是无法形成教材的,还需将一定限度的、分散的单一动作串联和组织起来,形成一种连贯的舞蹈段落,这样可以使学生沿着这些舞蹈组合的顺序、层次进行有规律的反复学习。例如,民间舞课堂教学组合中就有基础性训练组合、技巧性组合、表演性组合等。而各个类型的组合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通过基础性的组合训练,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风格和技术的问题。如花鼓灯兰花中“风摆柳”是它的骨干动作,起步时“风摆柳”反复做后再加上碎步退,经过一些转身等连接动作就构成了短小而有明确训练目的的小组合。通过这一步骤训练能使学生基本把握风格特点,解决技术等问题,为继续深入学习该舞种,为完成较全面的综合性组合奠定基础。在基本身体技能掌握后,就需要依靠推进综合性组合与表演性组合来进一步深化对风格的掌握,这一类组合是节奏、动律等基础训练的延续和运用,它能进一步解决风格和韵律的问题,强调神形的高度统一,以满足舞台表演的需要。
      五、进行组合教学,对学生研究开发能力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帮助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要与民族民间舞种、自身的文化场景与审美风格连为一体,民间舞教学组合的产生,解决那些在单一动作训练上无法解决的问题。虽然,单一动作能使学生较扎实地把握好一个民族舞种最基础的风格和韵律,但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掌握好基本的舞蹈动作、风格和韵律外,还应受到充分的动作连接训练。
      在民间舞教学组合的学习中,学生在不断接触各式各样的连接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动作连接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连接技能。通过这些动作的连接训练,获得组织安排零散动作的“舞蹈语法知识”,正确掌握人体在运动中的规律和逻辑性,从而能自觉、流畅、恰当地运用动作传情达意,完成技术表演与情感表现的完美统一。
      六、组合教学,对民族民间舞教师的教学创新有积极意义
      教学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不断推出新的劳动成果,增加新的内容的创造性劳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现代观念和创造性思维。探寻先进水平的舞蹈教育方法,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是当代舞蹈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民族民间舞蹈与其他舞种不同,其教材跨度为中国56个民族中以藏、蒙、维、朝和汉族秧歌、花鼓为代表的风格迥异的舞蹈。在一个风格教授完成向另一个风格转换时,在不同训练目的的组合类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新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导入组合学习内容时,就可采取不同的形式,使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通常有“设疑提问法”、“背景渲染法”、“事例吸引法”等。什么时候该风趣幽默,什么时候该以理服人;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何自主分配具体动作与组合的教授,都需要教员灵活、创造性地实施。在教学组合的编排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的学生善于运用音像资料等形象化的帮助,有的必须对其进行反复练习,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都将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经年传承下来的舞蹈种类,组合编排既要考虑到传统的制约,又必须根据素材特点、风格特征、节奏要求、性格情调进行创编;既要考虑教材的系统性,又要使教材中的各项要素得以充分展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随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行不同的设计,组合内容、教学方法都要随教学对象的情况进行调整,不断创造更科学更具实际教学意义的教学组合。
      民间舞课堂教学是由若干教学组合组成的。民间舞组合为民间舞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组合作为民间舞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训练步骤,作为组织教材的方式之一,它的目的在于使训练意义更加集中。课堂民间舞组合应该是从大量的民间舞蹈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和训练价值的动作,既有民族地域风格的审美性,又兼具训练的功能性;依动作的性质划分种类,按身体的规律、手脚配合的难易次序,由浅入深地排列,鲜明地突出不同民族舞蹈所具有的个性鲜明的动态语汇,突出其特有的重点动作和难点动作,最终帮助学生掌握该舞种的风格韵味。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3]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马力学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周萍,黄奕华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袁禾著.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方可著.教育原理与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编.文舞相融[C].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潘志涛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0]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民间舞 组合 重要性 课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