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西塞罗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

    时间:2019-01-01 03:28: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2000多年前的西塞罗是西方史上最早的翻译家之一,而奈达是当代首屈一指的翻译理论人物。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界影响深远,然而古代翻译家西塞罗的翻译理论中却已提出了“功能对等”。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和西塞罗翻译理论的分析入手,通过实例分析西塞罗翻译理论中体现出的“功能对等”因素。
      关键词: 西塞罗翻译理论功能对等
      
      一、引言
      
      翻译活动虽然是个体的行为,但翻译是一门社会性的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学、人类学等息息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存在辩证关系,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而翻译理论又反过来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实践活动具有科学性和社会性,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交流活动的频繁,翻译实践活动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翻译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相对于西塞罗时期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总结,当今翻译理论相对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作为一名多产的翻译家,西塞罗的翻译理论中必定存在着对现代翻译有益的因素。
      
      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相对于西塞罗的“古董翻译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是一个在翻译界相对“时髦”的理论。奈达处于一个翻译理论兴盛的年代,奈达自身的翻译理论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纵观奈达的翻译思想,我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主要发展阶段,即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中期翻译科学说与翻译交际说阶段,以及后来的社会符号学阶段”。[1]“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最具代表性的理论,通过这个理论奈达倡导译者应该把重心转移到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上面。
      
      三、“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
      
      传统理论认为,翻译的成功取决于源语言与目的语在词汇上和语法上的“对等一致”。奈达翻译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翻译交际说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并且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使读者看了译文就能够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运而生。
      “功能对等理论最为广泛,理想的定义应为“原文读者读原文所取得的心理反应和译文读者读译文的心理反应相同”。(A maximal,ideal definition could be stated as“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2]
      
      四、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
      
      所谓动态对等的翻译,具体来说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言信息”[3]。“动态对等”被奈达定义为“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4]但是,这个术语总是为人们所误解,认为只要翻译有了一定的影响,便是实现了“动态对等”。之后,奈达启用了“功能对等”这一术语,一方面因为误解,另一方面“功能对等”显然更注重翻译的功能性。归纳总结,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要求以下几点。
      1.达意。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任何翻译理论所必然提到的。
      2.传神。
      为了实现“最切近”的翻译,实现“动态上的对等”。
      3.通顺自然。
      奈达把重心移到了目的语读者,而让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的译文当然首先要通顺自然。
      4.读者反应相似。
      这是奈达“功能对等”的精髓,也是“翻译即是为了交际”理论一说的要求。
      5.在上述要求之上,尽可能地实现“形式对等”。
      奈达强调首先在内容上要对等,在大多数强况下,形式让位于内容,为了保存内容必须改变形式。
      
      五、西塞罗的翻译理论
      
      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哲学家和修辞学家,同时也是翻译家。西塞罗对翻译理论的阐释,主要见于《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论善与恶之定义》。这两部并不是论述翻译的专著,而是其中某个章节有所涉及。谭载喜综合两部著作中的有关论述,归纳出西塞罗的翻译理论大致有以下一些要点:
      1.译者在翻译中应像演说家那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以吸引和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
      2.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字死译,翻译应保留的是词语最内层的东西(genus omne vimque),即意思。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
      3.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
      4.声音与意思自然相联,或者说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而由于修辞手段以这种词与词义的自然联系为基础,因此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这就说明,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5]
      
      六、西塞罗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
      
      西塞罗对翻译理论所作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解说员”与“演说家”式翻译,即“直译”与“意译”,对后世的翻译研究影响至深,西方翻译史也正是继西塞罗之后一线连接起来。下面以现代翻译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审视古代的翻译家西塞罗的翻译理论,探索古代“古董理论”是否能够体现出现代“时髦理论”的要求。
      1.理论分析。
      首先,译者需要像演说家,译者需要使用符合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译者既然像演说家一样,“演说”就应是通顺自然的,而要求“符合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自然可以使“读者反应相似”。
      其次,主张意译,并且认为翻译应该保留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数量”,与奈达的主张不谋而合,主张首先实现“内容对等”,然后才是“形式对等”,形式让位于内容。
      再次,翻译是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即要语言通顺自然,而“任何翻译狄摩西尼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则最起码地要求了“达意”和“传神”。
      最后,各种语言修辞手段上有相通之处,风格对等应该可以实现。以目的语的修辞手段代替相应的源语言的修辞手段,将有利于翻译的“传神”和“读者的相似反应”这两个目的的达成。
      2.实例分析。
      例一:对林肯的“葛底斯堡讲话”一文的汉译: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e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e field,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nation might live.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译文一: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译文二:今天,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集会,是为了把战场的一角奉献给那些为捍卫国家生存而在这里英勇牺牲的烈士,作为他们的永久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的,是义不容辞的。[6]
      首先,原文本身摘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总统林肯的一段讲话,译文理所当然应采用“演说家”式的翻译。从这点上看,译文一和译文二都是用了汉语中比较正规的语言,但是译文一将最后一句话中的“fitting and proper”译为“恰当”,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汉语演说家的措辞,此外,译文一并没有用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译文不通顺自然。译文二用通顺自然的汉语形成了一篇汉语演讲稿,使得中国读者很有可能产生与美国读者相同的反应。而中国读者在读译文一的时候,会感觉非常生硬,语句不通顺,与源语言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译文一明显是逐字直译的结果,明显是按照原文的“数量”而不是“重量”进行翻译,原文总共有三句话,而译文一同样有三句话;原文两次出现“we”,而译文中也两次都翻译成了“我们”,只是实现了所谓的“形式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思想同样是要求形式要让位于内容。译文二便是很好地处理了内容和形式的冲突,使形式让位于内容,采用“意译”,摒弃并不适合目的语(汉语)的源语言(英语)的形式,从内容上让目的语读者产生了与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感受。
      最后,如果译者是个对林肯总统一无所知的人,那就无从谈起对于林肯总统演讲的等效翻译,无法体验林肯发言中的内涵,无法完成目的语言的“传神”。翻译也是文学创造,需要用汉语再创造一篇内涵相同的演讲稿,因此译者必须是一个“林肯式的人物”,精确来讲,应该是彻底读懂林肯发言内容的人。译文二完美地用汉语再现了林肯的演讲稿。
      例二:Cordell Hull.In the age of print observed that a lie goes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before truth has time to get its trousers on.
      译文:考岱尔・赫尔在印刷品时代曾经指出,真相还来不及穿裤子,谎言已经走遍了半个世界。[7]
      例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译文:Long,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
      Long,long is it laden with care.
      I look into my mirror bright;
      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 so white?
      许渊冲译[8]
      西塞罗强调各种语言修辞方法有相通之处,例二英语中的修辞方法“personification”被等效代换为了汉语的“拟人”。如果在翻译译文中用不相应的修辞方法,直接表达出“谎言传播远比真相快”的意思,则在“功能对等”要求的“传神”,“相似读者反应”方面有很大欠缺。例三中,汉语中的修辞方法“夸张”和“隐喻”对等代换为了“hyperbole”和“metaphor”,译文实现了“风格对等”,不仅“达意”“传神”,而且译文读者在获得类似于源语言读者相似的感受同时,还看到了外来色彩。
      
      七、对西塞罗翻译理论的再认识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解析西塞罗的翻译理论,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就问世的翻译理论,已经充分体现出了当今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因素。西塞罗翻译理论的四个特点可以进一步解读为:译者要实现译文对于原文的“传神”;使用通顺自然的目的语言表达,使目的读者获得与源语言读者相似的反应;“内容对等”高于“形式对等”;翻译在满足“达意”、“传神”、“读者反应相似”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风格对等。
      西塞罗翻译理论似乎包含了所有“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因素,但是二者之间不可能完全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并不完全提倡译者必须像演说家一样去翻译,该理论的核心在于“读者的反应相似”,因此,当源语言作者并非演说家一般的人物时候,本着要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相似的目标,译者当然不能采用演说家式的翻译。目前国内外讨论翻译的文章普遍误把奈达的“功能对等”与“意译”划上等号,但是“功能对等”在强调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尽可能相似的同时,又不排斥翻译的外来色彩,并由此来扩大对翻译中可译性的理解,所以“功能对等”与西塞罗的理论还是有所不同的。
      
      八、结语
      
      作为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之一的西塞罗,在2000多年前为世界翻译史书写了壮丽的一笔。尽管与当代翻译理论相比,仍然有缺陷和不足之处,但是西塞罗翻译理论却也体现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中的一些因素,因此跨越时空对西塞罗的翻译理论进行细致研究,对于当今的翻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1999.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Eugene A.Nida and Charles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4]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Lea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64.
      [5]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8.
      [6]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8]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9]王炫霖,卓新贤.奈达理论的翻译标准及对翻译的解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5).

    推荐访问:对等 翻译 西塞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