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探究式学习在“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中的应用】

    时间:2018-12-30 03:26: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探究式学习有着许多顺应现代教学要求的优势。首先,进行探究式学习能有效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进行探究式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从事研究所必需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探究式学习”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教师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沪教版教材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无机物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全书的重点。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而无机物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使学生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关系到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
      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对“酸、碱、盐”一章的教学而言,可打破现有教材的先后顺序,针对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如下四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接触性阶段,又可视为入门阶段。由于“酸、碱、盐”一章主要是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和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且颜色状态不一,因而在入门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学进度宜求快。可以给学生准备三酸、四碱、八盐、三种金属、两种氧化物和指示剂,用两个课时让学生真实地“摸”到实验,并认识物质的化学式(标签用化学式书写),感知固体物质的颜色、溶解性及其对应水溶液的颜色,从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对化学药品的亲近感,让他们会认并敢于接触化学药品,为下一步实施“探究式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基础知识的铺垫。
      第二阶段:直观感知阶段。“酸、碱、盐”一章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种重要的酸推导出酸的通性,通过两种重要的碱推导出碱的通性,通过三种重要的盐推导出盐的通性。然后总结出无机物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可以培养探求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可以轻松地掌握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
      第三阶段: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探究式学习,学生会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并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及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例如:当探讨酸的通性时,教师可设计为:
      在以上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化,不仅能很好地理解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而且能学会探索化学知识的一般方法,这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阶段:应用和创造阶段。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化的实践,即对物质进行鉴别和除杂。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探寻一些物质的制备方法等。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学习了这一章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请利用给你的药品,自行设计并进行操作实验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请注明为哪一种级别反应(其中,直接利用药品反应的为A级;利用一种制得的药品反应的为B级;利用两种制得的药品反应的为C级)。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人能够做出并写出A、B、C级的反应各8个,如多做则多给分。学生紧张地操作着、记录着。结果令人吃惊,他们两两合作,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有些学生竟操作了三四十个实验,书写了近六十个化学方程式,制备了大量他们原先没见过或没用过的物质。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完全符合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既能教给学生有关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使他们学会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探究式学习是课改中一项全新的尝试,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用就有效的,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逐步的。探究学习的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问题,教师不能认为探究学习就是查资料、做调查、做实验、填报告。流于表面的探究过程是低效的。此外,探究式学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教师不能为了探究而让学生探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酸碱 探究 章节 学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