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英语幽默的语用学管窥] 语用学

    时间:2018-12-29 03:39: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幽默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作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语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讲属于语用范畴,因为它关注的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语言在语境使用中隐藏于语言外表下的“弦外之音”。本文拟从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两个经典语用学视角出发,结合英语幽默实例,对幽默言语进行解读,明晰违背合作原则在幽默产生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阐述关联理论对英语幽默的较强解释力。
      关键词: 英语 幽默 合作原则 关联理论 语用学
      
      引言
      
      幽默是一种具有制笑功能的交际形式,发人深省,使交际双方在笑声中品味人生、增长见识,并为双方创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然而,对英语幽默的解读并非易事,因为它所关注的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隐藏在语言外表下的“弦外之音”。幽默的产生和理解与语用原则有着内在联系,因为语用学研究的正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运用和理解语言的规律。笔者拟根据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两个语用学基本原理,结合英语幽默实例,分析语用原则与幽默的关系,旨在更深刻地理解幽默这一语言现象,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1.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和幽默的产生
      
      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谈话顺利进行,除了有相关的共同知识作为前提外,谈话双方还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H.P.Grice 把人们的交际行为系统地加以归纳,总结的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和方式准则(Manner Maxim)。上述合作原则是使交际顺利和谐进行的首要前提条件,但在特定语境中,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言语快感或某种特殊效果,总会有意无意地违反其中一条或几条准则,往往导致说话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正是造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当人们违反合作原则时,并非是不合作,而是在另一个层次上体现着合作原则,并可能生产着“快乐”。
      1.1量准则的违反与幽默的产生
      量准则指话语提供充分而不冗余的信息。当发话者故意提供过多信息时,会导致幽默的产生。
      例(1)Patient:What do you charge for pulling a tooth?
      Dentist:Fifty dollars.
      Patient: Fifty dollars for a couple of minutes’work?
      Dentist:Well,I could do it slower,if you like.
      例(1)中病人认为牙医仅花几分钟拔牙却收50美元,心里不平衡,但牙医并未正面回答病人问题,而是提供一些完全超出问话者所需的信息――“假如你愿意,我就拔慢点”。牙医“信息过量”的巧妙回答使其反占上风,幽默效果显现无遗。
      1.2质准则的违反与幽默的产生
      质准则指话语内容是真实的。当言语者故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如运用夸张、反语、隐喻等修辞手法时,幽默亦会油然而生。
      例(2)Customer:Waiter,my lobster is without a claw.How is that?
      Waiter:Well,sir,they are so fresh that they fight with each other in the kitchen.
      Customer:Take this one away and bring me one of the winners.
      例(2)中服务员急中生智,风趣地解释了龙虾缺鳌的原因。其回答明显违背了质准则,即说了自知是虚假的话。服务员本以为可以敷衍过去,没想到顾客棋高一招,将计就计(同样违反质准则)要他换一只决斗中取胜的虾。一段简短的对话便出现两次质准则的违反,不但打破僵局,而且让人拍案叫绝。
      1.3关系准则的违反与幽默的产生
      关系准则要求交际双方的话语必须切题,相互关联。如一方“说东”,另一方“道西”,或一方所答非另一方所问,前后脱节,交际势必难以进行,还往往产生滑稽可笑的结果。
      例(3)Mother:Doctor,come at once!Our baby swallowed a fountain pen!
      Doctor:I’ll be right over.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meantime?
      Mother:Using a pencil.
      例(3)中当医生问母亲正在对婴儿采取什么急救措施时,母亲却曲解医生问题,给出毫不相关的答复:在使用铅笔。这种违反常理的回答把交谈中心聚集在焦点之外的自来水笔和铅笔之上,而非出现在危险的孩子身上。正是这种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问答,使整则对话趣味盎然。
      1.4方式准则的违反与幽默的产生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简洁明了,避免晦涩歧义。但在某些情况下,说话者特意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使其话语有一种以上的解释,而幽默也常常随之生成。
      例(4)(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a busy street)
      Lady: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hospital?
      Policeman Officer:Just stand where you are,and you will find how to get to the hospital.
      例(4)中警察并未正面回答女士的问题,其委婉地告诫违反了方式准则的“避免晦涩”词准则,有着言外之意,即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当中甚是危险,再不离开就可能因出事故而被送到医院。幽默效果不言而喻。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幽默是如何产生于因准则的违反而生成的会话含义之中的。交际双方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同时,一方违反某条准则,导致说话人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或听话人的理解不一致,亦或引起听话人最初的心理期待与面对出乎意料结果时的巨大情绪反差,都会使幽默若隐若现于会话当中。但这并不是说,合作原则是解释幽默的“万灵丹”,很多语境中的言语幽默通过准则的违反是无法很好理解的,因此,我们还需引进一种解析幽默的更有效工具――关联理论。
      
      2.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和幽默的产生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 & Wilson在Grice的关系准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在此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期待被理解的言语与我们对其所作的假设相互作用出一种语境效果。在相同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且“推理过程付出的努力越少,关联性越强”。因此,人们总是试图寻求一种能用最小努力获得最大认知效果的语境。英语幽默是一种关联性的话语,但它的关联不是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最小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的最大关联(greatest relevance),而是付出有效努力获得足够充分的语境效果的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幽默话语的制造和生成就是利用人们认知的最大关联本能,巧妙地释放认知迷雾,诱导人们先按照习惯性心理唤起最大关联的认知假设或期待,再出其不意地推翻最大关联,造成思维错愕的停顿或和谐“期待”的失衡,进而要求听者进一步付出认知努力,启动新的语境假设(包括对说话人的明示刺激信息的再反应及对其交际意图的再识别),最后从失重“落空”达到新的和谐平衡,取得最佳关联。
      因此,英语幽默通常由“铺垫”(常表现为导致最大关联生成的语境假设)和“妙句”(常表现为导致最佳关联形成的意义落差)两部分组成,而“制笑”的关键恰恰来自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意义反差”。这种从平稳期待的渴望到期望扑空的错愕再到走出迷雾的惊喜,正是英语幽默理解中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的美感特质。
      2.1从关联理论看听话人如何故意曲解发话人而产生幽默
      按照关联理论,发话者总是期待听者与之有着共同的认知假设,并能通过其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推断发话人的意图。但是,在现实交际中,听者若故意曲解说话人,用荒唐、不切实际的思维有意误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就会产生关联之间的意义反差,导致幽默生成。
      例(5)Wife:Our neighbor Mr.White always kisses his wife when he goes out.Could you do that like him?
      Husband:Of course,but I am not familiar with her yet!
      例(5)中妻子是根据自己对丈夫的认知语境来假设生成话语的,即丈夫外出时不会吻别妻子,希望丈夫答应以后这么做,这是付出最小努力的最大关联。但妻子并未得到期待的回应,即没有证实自己的认知语境。丈夫明明知道妻子的真实言语意图,却以“让他吻邻居妻子”之令人捧腹的语境曲解回避问题。轻松调侃的回复避免了惹怒妻子,而这种话语表面的不相关却收到一种特殊的语境效果――幽默效果。妻子在付出有效努力(推翻旧假设)后取得了并非最大却足够充分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丈夫不正面回答,可能是不愿那样做)。
      2.2从关联理论看幽默的发出与接受
      在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发话者出于不同的交际意图,会能动地选用从最直接到最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之间的任何等级的言语来传递最佳相关的假定和期待。有时发话者为创造某一特殊交际效果(如幽默),便会打破常规,选择独具创意的言语策略,故意在表达形式中引入不相关信息,使其交际行为在受话者看来间离了表达形式与当前语境的相关性,从而使听者在瞬间的突兀和不和谐中“接收”到发话者发出的幽默信息。而听者欲使这种“接收”转变为“接受”,必须首先意识到不相关性仅停留在话语的语义表征层面,发话者根本的话语意图仍在遵守着最佳关联原则。因此,受话者仍可以关联原则为认知导向,在可供选择的可及性强度不等的语境信息中逐步锁定与当前语境最佳相关的话语意图,继而顿悟出突兀感中蕴藏着的幽默信息,实现Minsky和Coulson 所说的“语义跃迁”(semantic leap),即从一种理解方式(最大关联)突然过渡到另一种理解方式(最佳关联),使交际双方最终完成幽默话语发出和接受的双向交流过程。如:
      例(6)Three mothers were talking about their sons.One said her John would become an engineer because he disassembled all the toys she had bought to him. Another considered her son to be a future lawyer for he argued with other children all day long. “Then my Harold is destined to be a doctor,”concluded the third, “when I call him,he never comes.”
      此例中第三位母亲的推断似乎不及前两位母亲合乎逻辑,缺乏关联性。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话语的关联性在于将工程师、律师和医生的职业特点相比对:医生的不尽职守就像工程师善于摆弄机器及律师能言善辩一样。听者只要将新信息“母亲叫Harold时,他从不搭理她”和已知信息“病人需要医生时,医生从不即时行诊”建立起最佳关联,就能推出幽默发出者“抱怨医生不称职”的语境含义。比起直接批评,这种独具创新的间接表达使话语更耐人寻味,趣味十足,更能增强话语的语势,从而在听者身上产生更为强烈的影响。幽默发出者和欣赏者会觉得他们在产生或欣赏幽默时额外付出的努力以意外的语境效果――轻松愉悦,得到了报偿。
      
      结语
      
      幽默言语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体现,作为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与语用学密切关联。合作原则的违背会导致英语幽默的产生,而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英语幽默的含蓄和不和谐淡化了信息表面的关联性,增加了听者的处理负担。然而,正是这“寻”出来的味道才会带来恍然大悟的快感和智趣,才有一种从心理期待的突然扑空到情感郁积的骤然释放的独特体验。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和欣赏英语幽默,只要根据语境正确意会发话人的交际意图,就都可殊途同归,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而这也正是英语幽默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Attardo,S.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M].New York:Mouton de Grnyter,1994.
      [2]Nash,W.P.Language of Humor[M].London:Longman,1985.
      [3]Sperber&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4]杜塞.笑话与幽默[C].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义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
      [7]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4).
      [8]南佐民.会话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解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
      [9]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张伯香.英语幽默赏析[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11]张帆.英语幽默精粹[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推荐访问:管窥 英语 幽默 语用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