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戏剧大师谢里丹成名作《情敌》之评析]谢里丹情敌

    时间:2018-12-24 03:3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谢里丹作为英国的戏剧大师在其短短的五年创作时间里虽仅留下六部作品,但有的作品至今还在上演,令观众回味无穷。谢里丹的成名作《情敌》表现出与同时代作品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1)针砭时弊的主题;2)个性人物;3)创造性的语言。剧作家通过此剧讽刺了当时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对于流行的感伤主义小说中的各种浪漫思想的迷恋,揭示了感伤主义文学的毒害。
      关键词:喜剧 针砭时弊 个性人物 感伤主义
      
      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被认为是十八世纪后半叶英国最有成就的喜剧家。莫伍德(Morwood)和克莱恩(Crane)在《谢里丹研究》(Sheridan Studies)一书的扉页上曾指出,谢里丹乃爱尔兰戏剧史上介于康格里夫和王尔德之间最杰出的代表①。他的作品继承并发扬了本・琼生、康格里夫等开创的英国喜剧传统,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对当时社会风俗诙谐幽默的描写,给不太景气的十八世纪戏剧舞台增添了活力。然而,纵观全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谢里丹戏剧的评述仅仅只有两篇之多,国内学者对这位举足轻重的戏剧大师的研究可谓寥寥无几。本文旨在从主题、人物塑造、语言三个方面探讨谢里丹的戏剧成名作《情人》中所表现出来的剧作家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1.针砭时弊――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就整个英国戏剧史来说,十八世纪的英国剧坛并不突出。十八世纪小说的迅猛发展和所取得得耀眼夺目的成就使戏剧的创作显得黯然失色,相形见绌。但谢里丹一反潮流,在十八世纪后半期把戏剧从感伤主义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复辟时代的机智、雅致又回归到戏剧之中,而戏剧中不纯洁、不道德的因素却不复存在了。作品对当时英国贵族社会恶习的批判竭尽讽刺之能事,因而有“现代的康格里夫”之称,为英语戏剧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谢里丹的创作时代是英国启蒙运动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英国启蒙主义虽然一方面反对封建残余,但另一方面就不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启蒙主义那样具有积极性。谢里丹一贯是站在大工业资产阶级立场来反对统治英国的土地贵族集团和金融贵族的。他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思想,虽然比较进步,但他的世界观决不是革命的。他的作品批判道德的地方多于批判社会政治的地方。首先,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完成于他参加政治活动之前,因而,他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却只有一些间接的反映。而另一个原因在于他创作时严格的审查制度也迫使他避开政治事件,他清楚他在戏剧中的立场不能太革命或冒犯当时中、上流社会圈子的流行品味。他的观众大部分应该是那些富裕并熟悉大都市社会风尚的人。他们的喜好影响了他写作的内容和写作方式。正如John Loftis曾尖锐地指出:“乔治时代喜剧中那些悲情的女主人公或许比较贫穷,但她们之中很少有人是绅士阶层以外的人物。”(Arnold Hare,1980:252)因此,正在改变英国社会制度的工业革命,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方面,无论谢里丹想写与否,都不是他所能批判的素材。所以,谢里丹对英国贵族社会恶习的批判完全体现在他所谓的“轻松的喜剧”中。
      《情敌》是谢里丹的成名作,第一部获得较为成功的喜剧。戏剧情节的发展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主线是通过杰克・阿不所鲁特上尉和莉迪亚・兰桂系小姐的恋爱展开。貌美富有的莉迪亚酷爱阅读当时流行的各种浪漫言情小说和感伤主义的文学作品,并且一心想要模仿这些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宁可嫁领取薪俸的掌旗官贝弗利也不愿嫁年收入3,000英镑的安东尼・阿不所鲁特从男爵的儿子杰克・阿不所鲁特上尉。她一心准备抛弃家庭和他私奔,而钟情于她的杰克也是投其所好,以掌旗官的身份向她求爱,结果很成功。但是当阿不所鲁特上尉的神秘身份被揭穿之后,她竟拒绝和他结婚,因为她觉得他现在太缺乏“诗意”了。但在喜剧的结尾,当卢修斯爵士和爱克斯由于种种误会意欲和阿不所鲁特上尉决斗时,莉迪亚面对这种真正浪漫而又危险的情景深感震惊。她终于放弃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念头,和杰克重归于好。
      第二条线索则围绕着福克兰德和朱莉娅小姐的恋爱纠纷进行,情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妒忌多疑的福克兰德三番五次猜疑他那安详贤淑的恋人朱莉娅。他一贯地怀疑朱莉娅是否对他忠实,一再考验她,折磨她,直到朱莉娅最后忍无可忍和他决裂。但最后福克兰德悔过自新,朱莉娅也终于原谅了他,在杰克他们的决斗被取消后,和他言归于好。
      《情敌》在舞台上经久不衰的魅力首先应该归功于它的主题。尽管在一开始也有评论家普遍认为,《情敌》剧情的矛盾冲突和结尾不太合乎情理,剧本结构松散且有点偏题,但谢里丹在剧本中深刻地讽刺了时下流行的感伤主义。“情敌”在这儿并非指那些追求者之间的情事,而是指老一辈人的愚蠢和年轻人的荒唐之间的敌对。
      谢里丹通过两对恋人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对于流行的感伤主义小说中的各种浪漫思想的迷恋,揭示了感伤主义文学的毒害。在剧中主要人物是“奇异思想”的拥护者,他们设想浪漫情事,并把自己置身于其中。莉迪亚对感伤主义文学中女主人公的刻意模仿使得杰克只好绞尽脑汁用她自己的想象引就她就范。尤其从他们各自的旁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莉迪亚(旁白)他的话真叫人动心!――他过清贫的生活一定风度迷人!
      杰克啊!我的心肝,那时我们的日子将会多么美好!爱将是我们的主神,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将像修士一般虔诚地敬奉它,摒弃一切世俗的浮华。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围绕着我们的爱情。――我们将为我们的苦难而感到骄傲,我们将尽情享受失去财富后的轻松。逆境的阴影将把我们纯净的爱情火焰衬托倍加明亮!苍天作证,我将毫不吝惜地抛弃一切财产,只为能把我的莉迪亚揽在怀里,能说整个世界对我都是冷酷的,唯有――噢,来吧――(拥抱她)(旁白)她如果能经得住我这番话的诱惑那真是活见鬼了。
      莉迪亚(旁白)现在我就是跟他私奔到极地去也愿意!不过我受到的迫害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危急关头。(第三幕第三场)
      莉迪亚刻意地扮演某种角色,而杰克刻意地迎合莉迪亚的感伤情怀。只不过杰克很清楚他的每一句话会对莉迪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贝弗利这个人物的塑造恰恰讽刺了莉迪亚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她的想象中她绝不是包办婚姻中“史密斯菲尔德市场的交易品”,却走向另一极端,渴望苦难中的爱情、一个浪漫的私奔和在阿卡狄亚拥有不切实际的伊甸园。
      就如马拉普洛太太所言,莉迪亚的浪漫主义是传染性的。而她的上尉情人也承认:难道我不是在谈恋爱么?不但是,而且还很浪漫呢。难道我也到处随身携带着乱七八糟的一大堆怀疑啊、忧虑啊、希望啊、心愿啊以及乡下姑娘脑子里的那一套肤浅的无聊的念头么?(第二幕第一场)像莉迪亚一样,上尉视责任和服从为隐藏情感和自立性的假象而已。当他发现他的计划开始出现问题时,他责怪他情人的多愁善感和浪漫:莉迪亚的浪漫思想很重,非常之重,当然也非常荒唐。(第五幕第二场)感伤主义,“新潮”的代名词,是谢里丹讽刺的对象――莉迪亚计划的“多情的誓言”(Sentimental swearing)或者“浪漫的私奔”(sentimental elopement),以及她认为的“史密斯菲尔德市场的交易”(Smithfield bargain)一样的婚婚观也同样的让人觉得荒唐。
      与现实的杰克和浪漫的莉迪亚相比,另一对主角中忧郁和“敏感(sensibility)”(“感性之人”(the man of feeling))的福克兰德却是剧中那一时代典型,是二十、二十一世纪的人所无法接受和理解的。虽然福克兰德逼真的语言和情感在戏剧中被夸大了,但是不难发现这是剧作家所观察到或亲历的对这极其敏感和自我折磨的年轻一代的最好评判。
      在剧中即使是相对比较实际的朱莉娅也把她的情人福克兰德描述得像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英雄:他没有沾染上那些纨绔子弟谈恋爱的习气,因此在情人面前该献的那些小殷勤,他是不太注意的。可是,就是因为他不懂的爱情的滥调,所以他的感情是热烈的、真诚的,而且因为他一心一意都在爱情上,所以他也希望他的情人一言一动都跟他一致。(第一幕第二场)
      相比莉迪亚的幼稚可笑,福克兰德荒诞的猜疑之心更让人觉得他过度的情感几乎窒息了他的爱情。受尽福克兰德情绪无常变幻折磨的朱莉娅在剧本结尾的一段话可谓道出了剧作家的创作本意:
      希望之神给我们画出了一幅未来幸福的可爱的图画,我们不要让她用她的画笔画上一些过于鲜艳得不能经久的颜色。当真正配享受幸福得两颗心把它们用清雅、无害的花朵编就一只不谢的花冠;但是莽撞的热情却要把耀眼的玫瑰强加在花冠上,那一到玫瑰叶落的时候,它的刺就要伤害那两颗心了!(第五幕第三场)
      
      2.个性人物塑造――戏剧魅力之所存
      
      谢里丹剧本的另一个魅力在于他创造了一些有着鲜明个性的人物。在《情敌》一剧中人物塑造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汤姆・莫尔(Tom Moore),谢里丹的传记作家和第一个对他进行系统研究的评论家写道:“《情敌》中的人物……并非现实世界中的常见人物。谢里丹不是着眼于塑造一些艺术家笔下人们生活中最自然和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夸张地赋予大部分人物奇思怪想和荒唐之事。正是这些人物的奇思怪想和荒唐之事给剧情本身勾画了一个非常不相称的节点。”(Arnold Hare,1980:259)莫尔进一步指出《情敌》一剧的本质乃一出人物喜剧而非情节喜剧。
      谢里丹喜剧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剧作家把一些原形人物再塑造,再创造,使其充满了活力、热情和新鲜感。除了之前提到的主副线索中的两对情人外,他还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安东尼爵士,一个专横、爱发脾气、自以为是的贵族家长;马拉普洛太太,一个过了时的资产阶级妇女;卢修斯,一个专喜夸耀自己荣耀且好斗的爱尔兰破落爵士;爱克思,一个乡下呆子,纨绔子弟和自夸自大的军人。在这些喜剧人物中(与杰克和朱莉娅这两位正面人物相比而言),莉迪亚和福克兰德最具原创性。这两个人物都过着无聊沉闷的生活,有着无数年轻主人公所拥有的美貌帅气和纯真。但是在谢里丹的笔下他们成了喜剧人物。剧作家过度夸张了他们的品质以致让人物个性走向另一极端。在莉迪亚身上,极度的浪漫走向了荒唐;而福克兰德,扭曲的爱情走向了病态。
      即使是普通的一个仆人,也刻画得与王尔德、伍德豪斯笔下的人物与众不同。他赋予一个冒失的仆人滥用的语言,令观众耳目一新。也正是这样的艺术创新让谢里丹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剧中最出名的喜剧人物当数马拉普洛太太了。她是一个可笑的、妄自尊大的资产阶级妇女。这从她的名字“马拉普洛”(Malaprop)就可知晓。Malaprop一词原意指“用词不当”、“假作斯文”,借以表示她的粗俗无知。现在英语中malapropism“滑稽的用词不当(因发音相似而错用)”(词和释义来自剑桥国际英语词典(重排校订本),2004年10月第一版)一词就是从谢里丹此剧开始。马拉普洛太太的可笑在于她的双重自负。首先,她上了年纪却自以为年轻漂亮足以再次坠入一场浪漫的情事。她爱上了卢修斯,用富有诗意的假名“狄莉亚”和他通信恋爱。剧作家通过这一对令人作呕的老情人的恋爱通信也同时揭露浪漫思想和感伤主义可笑的另一面。再者,她自以为是一位女学者,却愚蠢又虚荣,滥用大词、用错词,成为观众的笑料。马拉普洛太太的第一重自负由于别人对她的看法而击溃;而她的第二重自负却被她自己的话语而击溃。
      马拉普洛太太这个人物通过谢里丹极具想象力的创造在此类人物的塑造中立于不败之地。谢里丹把该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如一孩童手中的玩具,抛到空中再接住,然后又捻又挫,挫了又捻。但是,该人物让观众极尽娱乐之事:不管是她安慰卢修斯她对他的爱,还是当她想到广场上自杀、杀亲、冒充都展开时,她感叹利迪亚好比大比郡的顽石一样,最终马拉普洛太太只是一个自我愚弄的傻瓜。
      
      3.鲜活的语言――戏剧的灵魂
      
      剧作家个性人物的塑造主要借助于创造性的语言。这些人物的对话鲜活,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周翰在他的中译本《情敌》的前言中指出:“谢里丹丰富了英国文学语言,今天英语中有些成语就是他创造性地使用全民语言的成果。”可见谢里丹戏剧在十八世纪后半叶给整个戏坛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拉普洛太太的语言和对白是此剧最大的亮点之一。她经常爱用大词,而且用词不当,却还非常自负。这样张冠李戴的笑话让整部戏剧充满笑声。如她在和安东尼爵士谈论关于年轻女性该接受怎样的教育而大放厥词时把把“prodigy”说成“progeny”,把“contiguous”说成“contagious”,把“orthography”说成“orthodoxy” (第一幕第二场)等等。在第四幕第二场她赞美阿不所鲁特上尉的一段话足见马拉普洛太太作为一个“linguistic pretender”(Morwood James,1995:155)的功力。
      再说,他是多么有教养啊,多么爽快,多么会奉承啊!他总是那么有话说,说得又是那么好听!他的语言学是多么合乎语法!他的态度又是那样高贵!我一看见他,我就想到哈姆雷特在戏里说的话:他有“阿波罗的卷发,约伯的前额!眼睛像三月天一样随意吓唬人!他的崇高的地位就像哈利・迈邱利,刚刚――”好像是什么“在高山上――接吻”等等。总而言之,这个寓言给我极深的印象。
      马拉普洛太太意欲引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中的话来赞美阿不所鲁特上尉。事实上,原文的本意却是这样的:“诗神的卷发,天帝的前额,像战神一样的威风凛凛的眼睛,像降落在高吻苍穹的山颠上的神使迈邱利一样矫健的姿态。”
      更有甚者,她把希腊神话中守地狱大门的三头犬(Cerberus)误以为是人:是呀,您没有又耍什么把戏吧?您不是什么塞伯露斯吧――一个人同时是三个人――是吗?这样的错误不胜枚举,让人贻笑大方。马拉普洛太太这个人物的刻画从多方面为谢里丹的这部作品增添了喜剧色彩,同时也折射出谢里丹这位戏剧大师的语言观。谢里丹一直认同Locke②的观点,即言为心声。他借词汇误用揭示世人滥用语言的现象,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警惕这种现象的泛滥。而《情敌》这部戏剧的语言借马拉普洛太太之口反映了一个充彻了愚昧、傲慢、迷惑、欺骗和变幻无常的世界。这也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而在福克兰德这个人物上,谢里丹把这个病态的情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第三幕第二场,福克兰德指责朱莉娅不和他一起的时光居然过得如此快乐,把朱莉娅气哭离去后的一段长长的独白可见一斑:
      哭了!等一等,朱莉娅,就等一会儿,――门闩上了!……――真该死!我这么对待她真是畜生都不如!不过,且慢――啊――她走过来了:――女人的决心这么容易动摇!――这么几句软话就能让她们回心转意――不对,哎呀,――她没过来。――唉,朱莉娅――我亲爱的――告诉我尼原谅我了――过来告诉我――嗯,这也有点太使性子了:――慢着!她过来了――我知道她会的――干什么都不坚定!她走开肯定是个小伎俩――我才不会让她看出我伤心呢――我要装得若无其事――(哼小曲,静听)――不――见鬼!她没过来――我想她也没打算过来。――这不是坚定,这是固执!
      福克兰德反复无常的情绪变化让此剧的感伤情怀更具讽刺效果,同时也可见剧作家谢里丹在叙述福克兰德和朱丽亚之间暴风骤雨般的爱情时戏剧表现手法。
      另一个有趣又值得一提是这部戏剧中谢里丹刻画的一个小人物――爱吹牛的爱克思的语言。他天性愚笨,诅咒城里的生活却又偏要赶时髦。下面的话可见他的庸俗:“落、滑、荡。第一个发明八人舞的人真该死!这玩意儿我看对我们乡下绅士来说,跟代数一样的难。勉强着,我也还算跳得不错的呢。什么他妈的叮里当啷的!我从来就看不起什么“捉对儿”啦,“里回旋”啦,“左右走”啦,这种东西在乡下我敢跟随便哪个军官儿比着跳!可是这些个外国来的野蛮的“日尔曼舞”喽、“八人舞”喽,我可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第三幕第四场)
      他在各方面都想竭力模仿城市资产阶级,连说话中的诅咒语也想标新立异。但他生来懦弱,却还想充当英雄,不问青红皂白被卢修斯所激鼓起勇气和别人去决斗,仅仅是为了他莫须有的“荣誉”。而临阵又想逃脱,“我的勇气肯定地正在溜走哪!正在溜哪!我觉得它好像正从我的手心里一点儿一点儿逃出去呢!”(第五幕第三场)最后他觉得“完全没有理由必须要决斗;……我宁可不提这事了。”这个“好斗的伯布”,自称“一个星期杀死一条人命”的“至死不屈的猛兽”实乃“胆小鬼”而已。
      谢里丹在《情敌》一剧中的语言表现力不仅显示了他第一本主要剧作的戏剧表现手法,而且也为他今后的戏剧创作奠定了基调。谢里丹用扭曲的文字展现了马拉普洛太太和爱克思这两个人物的个性语言,彰显了谢里丹的语言观。而且,也正是《情敌》的语言使此剧在英国剧院的演出中拥有了崇高的声望。
      《情敌》此剧虽只是谢里丹的成名作,与他的代表作《造谣学校》相比却也毫不逊色。他的这部作品无论在当时的社会和戏剧舞台上还是在现在都有其意义,为十八世纪的戏剧舞台增添了华丽的一笔。
      
      注释:
      ①谢里丹出生于爱尔兰,于八岁随父移居英国。他的创作主要在英国,因而一般归入英国的戏剧。但随着爱尔兰文学日益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把他归入爱尔兰作家之列。
      ②约翰・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早年入威斯敏斯特学院和牛津大学学习,后在牛津大学任教,研究医学和哲学。1688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经验论,否认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认为心灵本是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但认为经验有两种:对外物作用的感觉和对内心作用的反省。提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和普遍观念形成的理论。社会政治思想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为根据,反对“君权神授”,提出分权说。宗教观上,他反对宗教狂热,主张宗教宽容,提出政教分离的原则。著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等。
      
      参考文献:
      [1]Arnold Hare,British Writers[M]. Vol. 3 Pages 252-271,British Council,Copyright 1980.
      [2]Moore Thomas,Memoirs of the Life of the Rt. Hon.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M]. V1:(Hardcover) Greenwood Press Reprint,1969.
      [3]Morwood James,Crane David,Sheridan Studi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4]Morwood James,The Life and Works of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M]. 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 Press,1985.
      [5]Price C. The Letters of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3 volume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6]Price Cecil,The Dramatic Works of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M]. Volume I,Oxford,1973.
      [7]Rhodes R. Crompton,The Plays and Poems of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28.
      [8]Wiesenthal Christine,Represent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the Major Comedies of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M]. Vol. 25,No. 3. Spring,1992.
      [9]陈恕.爱尔兰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0]陈恕.爱尔兰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1]刘意青.英国18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2]周翰.情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基金项目:浙江教育厅一般课题 (20070827)

    推荐访问:成名作 情敌 评析 戏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